发信人: fusiyuan (investment environment/climate), 信区: DC
标 题: 欢迎有志于“建设领域信息化”的同学加盟!!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Sep 24 11:59:11 2003), 转信
欢迎有志于建设领域信息化的同学加盟!
一 基本情况
马智亮;工学博士,清华大学副教授;土木工程系计算机应用研究室主任
联系办法:mazl@tsinghua.edu.cn; 62773543(o);13501119952(m)
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1992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工学部土木工学科获博士学位
1993年返回清华大学任教,从事计算机应用研究
曾经或正在负责20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以及
横向合作项目;曾作为负责人领导完成数十项与国外专业软件公司合作的商品化软件开
发项目。
近年来在活跃在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领域。2001年出版专著《实现建设领域信息化之路
》,是该领域的第一本专著,引起了很大反响。多次应邀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
告。
共有著作和编著4部,包括SCI、EI检索论文在内的各种论文70余篇。
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获得省市级“优秀教师”称号一次。
二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 建设领域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 工程项目的多参建方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
* 城市基础设施的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 虚拟技术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手持设备在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基于GIS的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系统的研究
*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标准研究
*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再利用研究
三 正在研究中的主要项目
*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课题“城市数字化工程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的一级子题
“中国建设领域信息化需求分析与优先发展领域”2002.5-2005.4
*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课题“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的一级子题“建
筑业企业信息化总体框架” 2002.5-2005.4
* 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基于GIS的投资项目可行性
分析系统的研制”2002.4-2005.3
* 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基于万维网的施工项目管
理信息标准研究” 2002.4-2005.3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数字城市道路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2001.5-2003.5
* 国家建设部项目“基于因特网的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研究”2001.6-2002.12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985基金项目“基于万维网和掌上电脑的施工现场信息终端系统研
究”2001.3-2002.12
四 现任学术兼职
* 建设部科技委建筑多媒体信息技术专委会,常务委员,2002.07–今
* 建设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工程项目”专家组,成员,2001.11–
今
* 建设部“建筑业信息化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报告起草专家组,召集人、成员,2003.
1–今
* 建设部“建设信息平台数据通用标准”编制委员会核心专家组,召集人、成员,2002.
06–今
* 建设部“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标准”编制委员会核心专家组,成员,2002.06–今
* 中建一局集团技术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1998.01–今
* CIB(国际建筑及施工技术协会) W78委员会,成员,1998.01–今
* 日本土木学会,正会员,1999.03–今
五 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做的特邀报告
* 在“全国建筑施工企业现代化管理与计算机应用新技术交流会”(1998年10月·海口
)上做特邀报告“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
* 在建设部“建设系统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研讨会”(2001年7月·青岛)上做特邀报
告“建设领域信息化的发展与对策”
* 在建设部“建设行业信息系统相关软件通用标准技术研讨会”(2001年12月·北京)
上做特邀报告“建设领域信息化标准的目的、分类及制定方法浅析”
* 在建设部“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辅助工程学术会议”(2002年7月·乌鲁木齐)上做特邀
报告“建设领域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其重要性及相关问题”
* 在建设部“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应用发展研讨会”(2002年11月·上海)上做特邀报
告“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的技术策略”。
* 在建设部“第六届建设领域信息化与多媒体辅助工程学术交流会”(2003年8月·昆明
)上做特邀报告“工程项目多参建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一个全面解决方案”。
* 在建设部、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举办的“全国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研讨
会”(2003年8月·上海)上作特邀报告“建设领域信息化下的工程设计信息化”。
另:0子班的ddmm们可以先向牛牛的Aug询问更加具体的情况。呵呵
--
Language shapes the way we think,
and determines what we can think about.
※ 修改:·fusiyuan 于 Sep 24 12:01:46 修改本文·[FROM: 166.111.44.25]
※ 修改:·fusiyuan 于 Sep 24 12:02:05 修改本文·[FROM: 166.111.44.25]
※ 修改:·fusiyuan 于 Sep 24 12:26:13 修改本文·[FROM: 166.111.44.25]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44.2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6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