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enggh (Time Goes by), 信区: DC
标 题: 请大家支持董聪老师——真正代表学生声音的老师!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Nov 19 17:13:43 2003), 转信
董聪简介
董聪:男,1964年11月生,清华大学土木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长期从事大型空间结
构设计、可靠性分析、智能健康诊断等领域的研究及工程应用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
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863高科技项目(3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3项)、北
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省部级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30多个项目的资助
。
2002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目前担任中国钢协桥梁钢结构协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
学会结构可靠度专业委员会委员,奥运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目前担任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
“奥运场馆结构与环境设计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总负责人,以及国家863高科技项目(课题
组长)、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级课题和3级课题各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
点项目(2项)、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等的负责人。
在相关领域,发表核心刊物论文80余篇,其中SCI和EI索引及引用20多篇次。先后荣获中国
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2000年度,排名第1;2001年度,排名第3)、教育部提名国家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2年度,排名第1)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1年度,排名第
1)等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学生眼中的董聪
作为董老师的一名学生,在与董老师接触的两年多时间中除了在学术方面得到了董老师的亲
切指导,更大的收获在于从董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事的方法和处世的道理。董老师严谨的
学术态度和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乐观精神和超凡的魄力一直令我们钦佩不已。
在董老师还是一名博士后的时候,他就独立完成了重大项目。作为一名博士后承担如此重大
项目,当时的压力可想而知,尤其是面对外界不屑与怀疑的眼光,很多人会退缩,或者给自
己找借口,但是董老师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成功的完成了任务,向人们证明只有勇攀高峰才
能收获成功,并一举奠定了在这个领域的学术地位,令许多当时的权威与学者刮目相看。董
老师每次平静的向我们讲述自己的过去,那种语气好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但却每次都会深
深的震撼我们,现在的我们有时会被太多的顾虑所束缚,认为自己是一个研究生,是一个博
士生,那么我们就应该跟随自己领域的专家,权威,不知不觉禁锢自己的思维,学术上得不
到创新。董老师以自己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不要迷信任何人,相信你自己的实力,你可以做
出别人做不出的东西。平时董老师也经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要做,就做第一个做的人,总
跟着别人跑,是没有用的。
是老师,更是一位长者,对我们来说用“严慈相济,师父并兼”来概括董老师一点也不为过
。平时在教研组,他与学生亲密无间,同学们无论在学术或者生活上碰到了问题都很愿意跟
董老师谈,不必有所顾虑或有所保留。他常常鼓励我们说:“多动脑,多动手!有什么困难
尽管大声的提出来”。让每个学生在有充分发展空间的同时又不会觉得自己在孤军奋战。所
以,董老师竞选最大的优势在于,与一般学生候选人相比,董老师的阅历更加丰富,对事物
的分析把握更加深入精辟,更为成熟,少了少年人做事的那份冲动与莽撞;与一般的老师相
比,董老师又更能代表学生的心声,这是董老师的性情所决定的,天生的对学生有一种亲和
力,使他与学生的沟通之间不会有任何的隔阂。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知其味。董老师就是这样让我们在一点一滴中感受着他敏
锐的目光,坚定的信念与强大的行动能力。衷心希望董老师竞选成功,能够成为教师和学生
的代言人,为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为大家解决更多实际的问题。
--
风吹过,留下涟漪
※ 修改:·zenggh 于 Nov 19 17:19:58 修改本文·[FROM: 166.111.44.179]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44.179]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28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