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haomao (尘封记忆), 信区: DC
标 题: 土木建管系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相关事宜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Oct 11 09:23:27 2003), 转信
2002~2003学年土木建管系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总则
清华大学2002~2003学年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工作已经启动。为了鼓励广大研究生勤奋学
习、勇于创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参照《2002~2003学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工
作指导意见》以及《2001~2002学年土木建管系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总则》,研究生工作
组制定了本年度的奖学金评定总则。
一 评定原则
1. 评定过程和结果力求公正、公平和公开。
2. 德、智、体、美综合评比,侧重科研和学术,论文与实验并重;各评比项目的权重
基于工作量与意义确定。
3. 为配合研究生纵向班级建设,奖学金按班级为单位进行评比;奖学金名额按班级人
数以同等比例分配到各班。各班在评定过程中,原则上按研究生所处的年级分为两组进
行评比。第一组包括:二年级硕士生和二年级直博生,其评比方法参见《第一组评定细
则》;第二组包括:其它高年级博士生(包括二年级普博生)和三年级硕士生,其评比
方法参见《第二组评定细则》。德育评比也分组评比。
4. 个人自评、班级互评、导师和教研组评比相结合。
5. 逐渐提高毕业生的获奖比例。
6. 本总则解释权归研究生工作组所有。
二 参评范围和资格
1. 研究生奖学金的参评范围为除以下情况外的清华大学在籍研究生:
(1) 一年级新生(硕转博的博士新生除外)。
(2) 在原单位仍享有工资待遇的在职不脱产的研究生。
2.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参加当年奖学金评定:
(1) 该学年度违反校级校规,受到警告(含)以上处分者;
(2) 无论何种原因(包括因病),一学期缺勤累计四周(含)以上者;
(3) 上一学年度学位课考试有一门(含)以上不及格者;
(4) 在各种实践、实验环节中严重损坏仪器或必修实践课程的考核不通过者;
(5) 导师认为不宜参评者;
(6) 本人未提申请者。
三 评选标准
1. 综合奖学金:设特等、一等、二等和三等共四个等级,按德、智、体、美综合评估
的
结果择优评选。申请者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举止文明;
(2) 努力学习,成绩优秀或优良(视奖学金等级而定);
(3) 具有较强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和团队精神,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4) 具有奉献精神,立志为祖国、为科学、为人类作出贡献。
(5) 申请特等奖学金的研究生必须是上一学年度校级"十优秀研究生"或"研究生学术新
秀
"称号获得者。
(6) 一等讲学金的评定方式如下:
各班每组中排序第一名为一等奖候选人。若其德育奖分排名不在本组1/3,则改组
排序
第二名为候选人。以后类推。
下列人员不得参加一等奖评选:
" 德育奖分未列入班级本组参评人数前1/3者
" 不参加重要集体活动超过三次者
" 当年考试成绩超过一门(含一门)低于75分者
获得一等奖的同学应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 科研成果突出,做出较大学术贡献或取得较大社会经济效益
" 德智体全面发展,为集体做出较大贡献或赢得重大荣誉
" 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2. 研究生科研优秀奖:以科研成果为主要依据择优评选。申请者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
件
之一:
(1) 当年度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在SCI、EI收录杂志或其它核心
期
刊上发表(或正式录用)学术论文多篇;
(2) 当年度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获得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若
干项;
(3) 在全国科技竞赛中获得名次;
(4) 科研成果创造性大,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3. 研究生社会工作奖学金:奖励在研究生社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研究生干部和社会工
作
骨干,申请者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担任班级以上研究生干部1年(含)以上;
(2)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各项工作中能起模范带头作用;
(3) 热心为广大研究生服务,社会工作成绩突出;
(4) 团结同学,在研究生中具有较高的威信。
注:社会工作单项一等奖和二等奖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答辩,由学校相关部门进行评选
。
4. 研究生社会实践奖学金:奖励在研究生社会实践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申请者必须具
备
以下基本条件:
(1) 参加校级基地的社会实践或专业、课外实践等并按时完成任务;
(2) 工作认真努力,勤恳踏实,在实践中表现突出并取得优秀成绩(如为企业解决技术
难题等),得到基地的好评。
5. 研究生文体活动奖学金:奖励在研究生文体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申请者应具备
以
下基本条件:
(1) 积极组织和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为我校文体工作作出突出贡献;
(2) 在市级以上的文体活动中获得前6名或在校级文体活动中获得前3名。
6. 研究生特困奖学金:奖励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且学习刻苦、工作努力的研究生(不含
国
家计划外的研究生),优先考虑基础学科学生。特困奖学金需单独申请;
(注:特困奖学金名额较少,全校只有约20个名额,平均每个院系不足1个。)
四 班级提留奖学金的要求
考虑到研究生在年级、专业、研究方向、学位课程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和离散性,
为了使奖学金评定方案能够最充分的保障所有同学的利益,系研究生工作组要求各班对
所有奖学金提留20%作为班级活动经费。
五 日程安排(见附件一)
六 申诉方式
如果对本年度研究生讲学金的评定方案、评定方式、评定过程以及评选结果有任何
异议
或建议,请与土木建管系研究生工作组联系。
联系人:杨军
电 话:62792430(办) 或 62794671(宅)
E-mail:junyang@tsinghua.edu.cn
土木系建管系研究生工作组
2003年10月8日
附件一:2002~2003年度土木建管系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工作日程安排
日 期 工 作 内 容
10月9日 组织奖学金评定小组和答辩委员会
10月10日 上交"特等奖学金申请表"及申报材料
10月10~24日 各班进行分组排名、奖学金评定工作
10月14日 上交"特困奖助学金申请表"(二人以上请排序)
10月15日 分配奖学金名额
发各类奖学金专用申请表
10月16~25日 奖学金申请、评定
"特等奖学金"候选人现场答辩会(10月18日)
10月25日 各班上报初评结果
10月26~28日 公布初评结果,接受同学申述
10月28日
公布特等奖学金候选人名单
公布"特困奖助学金"获得者名单
11月3日 向学校报"清华大学奖学金申请、审批表"和"汇总表"
11月中旬~
2004年1月 部分奖学金颁奖会,奖、助学金发放
2002~2003学年土木建管系第一组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细则
一 基本原则
1. 德智体美综合评比,定量方面以课程学习为主,同时鼓励参加科研;
2. 班级、同学互评相结合;
3. 所有奖项如党员与非党员评奖资格相同或相近时,优先考虑非党员。
4. 本细则的解释权归土木建管系研究生工作组所有。
二 评定方法
分两轮进行。第一轮由同学报名并上报材料,根据学位课程学习平均分、科研奖分和论
文奖分总分排名,第二轮为德育综合评审,德育综合评审进入班级本组参评人数前1/3同
学才有资格获一等奖学金,进前2/3者有资格获二等奖学金。
考虑到土研五班专业离散性大,因此,按前述流程评定后,如果存在某个研究所没有同
学获奖,则以该研究所在本组排名第一的同学替换最后一名获奖同学。以保证每个研究
所每组至少有1位同学获奖。
三 评定细则
1. 学位课程奖分
(1) 学位课成绩按照学校提供的成绩单计算,成绩仅计算学位课成绩。
(2) 学位课奖分 = 学位课加权平均分×80%
2. 论文奖分
(1) 所有在2002年10月1日~2003年9月30日期间发表的论文均可参与论文奖分计算。对
于不在2004年暑假前毕业的研究生,上述论文均指在上述时间段内已经发表的论文;对
于将在2004年暑假毕业的研究生,上述论文均指在上述时间段内已发表或已收到录用通
知的论文。
(2) 论文奖分折合EI/ISTP检索国际刊物/会议论文每篇10分。各类折算系数如下:
SCI检索的论文×1.2
EI/ISTP检索国际刊物/会议论文×1
EI/ISTP检索的国内刊物/会议论文×0.85
普通国际刊物论文×0.7
国内核心期刊论文×0.6
普通国际会议论文×0.5
普通国内刊物论文×0.4
普通国内会议论文×0.3
专业性著作(含翻译)每册×1 (需导师证明所列著作与各自的科研课题相关)。
增刊论文按普通国内会议论文对待。
以中、外文发表的内容相近的论文(包括在会议和期刊上两次发表者),以最高档
次
的论文计算奖分,其他均乘以折算系数:若是中外文两篇文章内容相近,则另一篇×0.
6;若是两篇同种语言文章内容相近,则另一篇×0.4;若有三篇论文内容相近,则第三
篇不计奖分。
在论文或著作中根据作者排序再乘以折算系数,将论文作者中本人导师除外后(若
论
文作者中同时有正导师和副导师两个人,则只能去除一人):
第一作者 ×1.0
第二作者 ×0.5
第三作者 ×0.2
第四作者(含)以后 ×0.0
注意:为了鼓励大家发表外语论文,以上条款中,中文论文按"国内"论,外文论文按"国
际"论。"国际"和"国内"不按刊物所处的国别划分。
(3) 论文奖分=论文总分×20%
填报须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取消其所有参奖资格,并在毕业意见中注
明;鼓励如实反映(替反映者保密),严罚恶意无中生有。要求参评同学对所列的论文
必须提供论文证明:对已经发表的文章,必须附发表文章的第一页复印件;对已录用文
章,必须提供录用通知的复印件;对于著作,必须提供著作封面复印件(如果封面没有
作者姓名,须同时提供著作中有作者姓名的一页复印件)。如果没有上述证明,参评同
学列出的论文和著作将一律不计。
3. 第一轮评奖总分的计算
第一轮评奖总分 = 学位课程奖分 + 论文奖分
4. 德育奖分(第二轮)
德育评分由以下两项构成。每个单项的满分为5分,评估结果中每个单项得5分的同学人
数不得超过总参评人数的1/2。
(1) 参加班级活动情况主要由班级活动记录(包括原班级),班干部评估等组成(由班
干部联席会议确定);
(2) 根据同学互评统计结果确定该同学的德育互评成绩。第1名为5分,最后一名为2分
,
中间按现性插值计算得分。
德育奖分为上述2项评分总和。德育奖分未进入班级本组参评人数的前1/3者,无参评一
等奖的资格;未进入前2/3者,无参评二等奖资格。
5. 其它奖分(1-5分,例如先进事迹等,需有证明和具体描述)
土木系建管系研究生工作组
2003年10月8日
2002~2003学年土木建管系第二组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细则
一 评定原则
1. 科研为主,德智体综合考虑;
2. 班级、同学互评、老师评比相结合
3. 各评比项目的权重基于工作量与意义确定;
4. 所有奖项如党员与非党员评奖资格相同或相近时,优先考虑非党员。
5. 本细则的解释权归土木建管系研究生工作组所有。
二 评定方法:
分两轮进行。第一轮由同学报名并上报材料,根据奖分总数排名,第二轮德育综合评审
,德育综合评审位于班级本组参评人数前1/3的同学才有资格获一等奖学金,进前2/3者
有资格获二等奖。
考虑到土研五班专业离散性大,因此,按前述流程评定后,如果存在某个研究所没有同
学获奖,则以该研究所在本组排名第一的同学替换最后一名获奖同学。以保证每个研究
所每组至少有1位同学获奖。
三 评定细则
1. 科研论文奖分
(1) 所有在2002年10月1日~2003年9月30日期间发表的论文均可参与论文奖分计算。对
于不在2004年暑假前毕业的研究生,上述论文均指在上述时间段内已经发表的论文;对
于将在2004年暑假毕业的研究生,上述论文均指在上述时间段内已发表或已收到录用通
知的论文。
(2) 去年已用于评奖的论文,今年一律不允许再参加评奖;
(3) 论文奖分折合EI/ISTP检索国际刊物/会议论文每篇10分。各类折算系数如下:
SCI检索的论文×1.2
EI/ISTP检索国际刊物/会议论文×1
EI/ISTP检索的国内刊物/会议论文×0.85
普通国际刊物论文×0.7
国内核心期刊论文×0.6
普通国际会议论文×0.5
普通国内刊物论文×0.4
普通国内会议论文×0.3
专业性著作(含翻译)每册×1(需导师证明所列著作与各自的科研课题相关)
增刊论文按普通国内会议论文对待。
以中、外文发表的内容相近的论文(包括在会议和期刊上两次发表者),以最高档
次
的论文计算奖分,其他均乘以折算系数:若是中外文两篇文章内容相近,则另一篇×0.
6;若是两篇同种语言文章内容相近,则另一篇×0.4;若有三篇论文内容相近,则第三
篇不计奖分。
在论文或著作中根据作者排序再乘以折算系数,将论文作者中本人导师除外后(若
论
文作者中同时有正导师和副导师两个人,则只能去除一人):
第一作者 ×1.0
第二作者 ×0.5
第三作者 ×0.2
第四作者(含)以后 ×0.0
注意:为了鼓励大家发表外语论文,以上条款中,中文论文按"国内"论,外文论文按"国
际"论。"国际"和"国内"不按刊物所处的国别划分。
填报须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取消其所有参奖资格,并在毕业意见中注
明;鼓励如实反映(替反映者保密),严罚恶意无中生有。要求参评同学对所列的论文
必须提供论文证明:对已经发表的文章,必须附发表文章的第一页复印件;对已录用文
章,必须提供录用通知的复印件;对于著作,必须提供著作封面复印件(如果封面没有
作者姓名,须同时提供著作中有作者姓名的一页复印件)。如果没有上述证明,参评同
学列出的论文和著作将一律不计。
2. 课题奖分
课题奖分由以下两部分组成,最终得分为以下两部分得分的总和。
(1) 学位论文课题奖分 : 满分6分
此项得分根据导师评分表中"学位论文课题"确定,最后得分为完成质量(按百分制打分
)所得分数分别乘以下列三项折减系数,最后再折算成满分为6分的得分:
来源:A、1.0;B、0.9
预期水平:A、1.0;B、0.8
工作量:A、1.0;B、0.9;C、0.8;D、0.5
(2) 除学位课题外的其他课题奖分: 满分2分
此项得分根据导师评分表中"除学位论文外的其他课题"确定,最后得分为完成质量(按
百分制打分)所得分数乘以下列折减系数,最后再折算成满分为2分的得分:
工作量:A、1.0;B、0.8;C、0.6;D、0.4
3. 第一轮评奖总分的计算
第一轮评奖总分 = 科研论文奖分 + 课题奖分
4. 德育奖分(第二轮)
德育评分由参加班级活动情况、同学互评、老师评价等三个部分构成。每个单项的满分
为5分,评估结果中每个单项得5分的同学人数不得超过总参评人数的1/2。
(1) 参加班级活动情况主要由班级活动记录(包括原班级),班干部评估等组成(由班
干部联席会议确定);
(2) 根据同学互评统计结果确定该同学的德育互评成绩。第1名为5分,最后一名为2分
,
中间按现性插值计算得分。
(3) 由各研究生的导师对该同学评估;此项得分根据导师评分表确定,其中,"对实验
室
/研究所建设和教学等方面的贡献":A、5分;B、4分;C、3分;D、2分;D、1分;"德育
":A、3分;B、2分;C、1分;将此两项得分总和折算成满分为5分的得分,即为导师评
分。
德育奖分为上述3项评分总和,据此进行排名,未进入班级本组参评人数的前1/3者,无
评一等奖资格;未进入前2/3者,无评二等奖资格。
5. 其它奖分(1-5分,例如先进事迹等,需有证明和具体描述)
土木系建管系研究生工作组
2003年10月8日
土研一班奖学金评定日程安排
1、10月11日将奖学金评定总则、第一组评定细则和第二组评定细则通过各教研室联系人
发至每位同学(除新生和不脱产学生)信箱,
大家记得收信阅读。若个人要参加奖学金评定,请于15日之前(含15日)到温凌燕处(
基地204)领取申请表格,19日之前(含19日)
将填完的申请表格交回温凌燕处,论文需按照要求提交封面复印件或录用函,与申请表
格一块上交。
2、需申请特困奖学金的同学到温凌燕处领取申请表格,该表格需在14日之前交回给温凌
燕,另特困奖学金名额全校只有20个,
平均每个院系不足一个。
3、10月15日将互评表格通过联系人发给每位同学(除新生和不脱产学生),联系人于1
9日之前(含19日)统一交至温凌燕处。
4、10月16日导师评分表由班干部发给各位导师,19日之前(含19日)统一收上,交至温
凌燕处。
5、10月20日-10月24日,统计排名,确定奖学金分配
6、10月25日提交初评结果
7、10月26-10月28,公布初评结果,接受同学申诉。
--
※ 修改:·sudidi 于 Oct 12 09:58:27 修改本文·[FROM: 166.111.132.188]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44.18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73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