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ourieryboo (小凡·每天灌水多一些...), 信区: DC
标  题: 曲线桥梁缓和段几何设计计算方法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May 24 16:46:21 2000)

摘 要:针对有缓和段的弯桥,本文以缓和曲线长度作为参数,推导出了设有加宽、超
高的缓和段特征曲线的几何设计计算式以及超高计算式,并给出算例。计算表明,计算
式精度高,使用方便。
关键词:曲线桥;参数方程;弧长;超高
中图分类号:U442.5   文献标识码:A
Geometric Design Calculation Method of Curved Bridge
with Mitigation Curve
BAI Qing-xia
(College of Highway Engineering, Xi′an Highway University, Xi′an 710064,
China)
Abstract: For curved bridge with mitigation curve, taking the length of curv
e as parameter,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geometric design and of super-hig
hth design about mitigation characteristic curve with widened road and super
-highth is deduced. The example shows that the formulas has high precision a
nd is convenient to use.
Key words: curved bridge; parameter equation; curve length; super-highth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高等级公路、城市立交桥建设的需要,曲线桥梁在中国
发展起来。曲线桥梁的理论分析计算方面,中国不少院校、科研单位进行了一些理论研
究与探索。但目前很少看到有关曲线桥梁的几何设计计算资料,这给桥梁设计者及施工
技术人员在设计、施工中带来许多困难。
  曲线桥梁常用的曲线形状,有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对于圆曲线,桥梁中线以及桥梁
内外边缘线均为一同心圆曲线,几何设计计算较为简单,而对于缓和曲线段,桥梁中线
为缓和曲线,但对边缘线、栏杆轴线及主梁边腹板曲线等是随中线曲率变化的1条渐变曲
率曲线,而不再是缓和曲线。在过去的设计中,对缓和段上述特征曲线的计算,是近似
按缓和曲线来计算,这对于曲率大、曲线段较长的情况,误差会很大,特别是对有加宽
、超高的缓和段,误差更不可忽视。以往设计主梁钢筋骨架时,按缓和曲线计算,则骨
架出现过长或过短的情况。本文以缓和曲线长度作为参数,提出了弯桥缓和段特征曲线
的几何计算式及超高计算式。
1 缓和段特征曲线几何设计计算
1.1 缓和曲线的坐标、切线角
  对缓和曲线(桥中线)上任一点M(x,y),如图1所示,相应的坐标、切线角β为
    (1)
式中:l为任意点M至原点0(即ZH点)的曲线长;R为缓和曲线终点的曲率半径;ls为缓和
曲线全长。
图1 缓和曲线
1.2 平行于内(外)边缘线曲线的参数方程
  对于一般加宽,可在缓和曲线范围内完成。设自ZH点开始,桥梁内、外侧沿缓和曲
线长按线性加宽。平行于内侧边缘线的曲线A1B1上任一点M1(x1,y1)在缓和曲线上点M(x
,y)处的曲率半径上,且设M1N1=d1,如图2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
    (2)
式中:b1(l)为M、N1之间的距离,即点M处桥内侧宽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b1(0)、b1(ls)分别为缓和段起点和终点桥中线至内侧边缘宽度;其它符号意义同
前。
图2 平行于内、外边缘线曲线参数方程计算图式
  将式(2)中sinβ、cosβ分别以级数表示,即
  将上式及式(1)代入式(2)并略去高阶项后得曲线A1B1的参数方程
    (3)
  同理,可得平行于外侧边缘线曲线A2B2参数方程
    (4)
式中:d2为曲线A2B2与外边缘线间的距离;b2(l)为缓和曲线长l处外侧桥宽,计算式为

    (5)
式中:b2(0)、b2(ls)分别为缓和段起点和终点中线至外侧边缘宽度;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从式(3)、(4)可以看到:当di=0(i=1,2),方程则为内、外边缘线参数方程;当bi(
l)=ci(常数,i=1,2),式(3)、(4)则为未加宽平行于边缘线(或桥中线)曲线的参数方程
。当bi(l)=ci,且di=0,式(3)、(4)即为文献[1]、[2]导出的计算机处理的边缘线曲
线拟合方法,仅是本计算方法的1个特例。
1.3 平行内(外)边缘线曲线的弧长计算
  以曲线A1B1上任意一段弧长为例,将式(3)中2个方程等式2边分别对l求导得
则所求弧长S为
  经积分变换,利用Gauss-legerdre求积公式可得
    (6)
式中:ti为legerdre n+1次多项式pn+1(t)的零点;Ai为求积系数;
  同理,可推导出曲线A2B2上任一段弧长的计算式,这里不再赘述。
2 缓和段超高计算
  如图3所示,A、C分别是缓和段起点和终点,A点处桥面路拱与直线段路拱一致,即
为双坡横断面,坡度为i(0)。设自A点开始,路拱双坡外侧逐渐提高,到达B点时与内侧
成通坡,其坡度为i(lt)。自B点起,逐渐提高桥面单坡坡度,一直到缓和曲线终点c时提
高到i(ls)。图中lt为缓和段起点到通坡断面间的距离,即为曲线AB的长度。
图3 缓和曲线段起高计算图式
2.1 超高段拱坡坡度计算
  缓和段上的超高值与缓和段起点的距离成正比变化,因此,缓和段的超高计算式如

i(l)=i(0)内侧
    (7)
式中:i(t)=i(0);lt计算式为
    (8)
2.2 超高计算
  对于超高缓和段的形成过程常用绕桥面内侧边缘旋转的形式,如图3所示。现以此形
式推导加宽缓和段超高计算式。
  超高计算图式如图4所示。图4中横轴为缓和曲线的法向,其正半轴一方的区域为外
侧,负半轴一方区域为内侧。
图4 超高计算图式
令    b(0)=min[b1(0),b2(0)]
于是,缓和曲线长l处的法向断面上任一点k处的超高Δh(l)计算式如下
  内侧超高Δh(l)计算式为
    (9)
  外侧超高计算式为
    (10)
若fk=0,则式(9)、(10)中的超高即为缓和曲线(桥中线)的超高计算式
3 算例与结论
  某桥位于缓和曲线路段上,缓和曲线全长ls=100 m,圆曲线半径R=200 m,路基宽B
=11 m,半幅宽5.5 m,桥梁起点位于缓和曲线长25.15 m处,终点位于缓和曲线长70.15
 m处,路基加宽值为0.8 m(内侧加宽)。求桥内外侧边缘线的长度。用本文计算方法及用
文献[2]方法计算的结果列入表1中。
表1 内、外侧边缘线的计算长度表
边缘线
部位
 弧长/m 注
本文方法
计算结果 文献[2]计算结果
N=10 N=100
内侧 44.577 89 44.577 7 44.577 9 用本文方法计算,
求积公式n取2
外侧 45.799 92 45.799 6 45.799 8

  比较上表结果,用本文方法,当n=2时计算结果与文献[2]将所求弧段分为100段时
算出的结果接近。显然,用本文方法计算弧长不仅公式简洁、方便,而且精度高。
  本文所述曲线桥梁缓和段的几何设计计算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既无图解法(文
献[1])的近似估算,又无以弦代弧(文献[2])的高次迭代缺点。它具有明确的几何概
念,公式简洁,方法简便。可广泛应用在曲桥设计过程中的构造尺寸计算、纵横坡度计
算、有限元结点划分、钢筋(骨架)长度计算以及结构体积计算等。在施工方面,方便模
板放样及测量数据分析计算等。在无计算机的情况下,本方法无疑为首选方法。作者已
根据本文所阐述的方法编制了通用设计程序,设计了多座弯桥并经施工证明了本方法的
可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白青侠(1966-),女,陕西合阳人,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讲师,硕士生文章编号
:1007-4112(1999)04-0042-03
作者单位:西安公路交通大学 公路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参考文献:
[1] 李亚木.公路路线边缘计算方法[J].东北公路,1994,(3).
[2] 张晓忠.缓和曲线上坐标与弧长计算的方法[J].中南公路工程,1997,(1).
[3] 宋一凡.公路缓和曲线段边缘的计算方法[J].东北公路,1995,(3).
[4] 邹永廉.测量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 孙守增]
收稿日期:1998-12-02
a
--
梧桐身旁的浮云里 飘出一弯朦胧的月亮    *        *
清清淡淡的月光 静静地飘落在我身旁         ●
   ahuang
在寂寞的晚上 我就是一只音乐虫子      ^^   *
飞呀飞呀找不到爱发源的地方... ...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5.3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