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wh (寻觅人生伴侣), 信区: DC
标 题: 国内房地产公司介绍1:中央军团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Jun 8 00:44:45 2003),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areer 讨论区 】
发信人: end (One and Only.Beauty lives forever), 信区: Career
标 题: 国内房地产公司介绍1:中央军团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Jun 7 21:34:15 2003), 转信
来源:《万房》
作者:阚天泽
中房集团、中远地产、华润置地
北京为首都,自然驻扎了庞大的中央军团。在北京房地产行业,也有相当多的中央
级开发单位,即我们通常认为的中字头或国字头的开发企业。他们的背景往往都是原部
级直属企业一个分支,后来通过慢慢转产,一步步涉足房地产行业。当然这里所谓中央
军团还须附加条件,即地产总部在北京,并在北京重点开发的企业。
中央军团的老大当属中国最早也是最大一家中国字头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即中国房
地产开发集团,早在90年代初就名立江湖,成为中国跨地域联营的最大品牌。其次当属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的房地产部,尽管于1997年才正式成为中远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但
近年也一直在持续发展。第三家,我们选择原属外经贸部的华润集团,其虽远在香港发
展,但借1997年参股北京华远而涉足北京,2001年经过收购原华远剩余股份后全部控股
华远,改名为华润置地。当然,这家公司还是万科的最大股东。这三家公司的表现如下
。
中房集团:其公司品牌以及其企业代言人孟晓苏的个人知名度一直强于其业绩的宣
传。但实际上,中房集团在北京近年也有十分了得的表现。除中房北京分公司做了一些
项目外,中房其它下属公司在北京的表现更令人侧目。诸如前身为中房三峡的北京万业
源开发的颐源居,两度获北京十大热销楼盘,目前成功开发颐源居三期约40万平方米,
实际销售额超过30亿元;中房海外公司开发的朗琴园,获年度十大明星楼盘和十大热销
楼盘,产品和园林的创新名列前位;中房集团下属富润地产开发的富润家园和财智中心
,也是回报颇高、运作很成功的项目;另如嘉德公寓、百朗园和北京印象,都在中房名
下。中房集团如此淡化其成功项目的唯一原因只有一条,即这些项目皆是中房集团非控
股企业,所以,话语权相对弱一些。
中远地产:自北京远洋大厦后,中远地产近年成功运作了远洋都市网景、远洋风景
、远洋天地、远洋得邑等一系列项目,这些项目中,除远洋得邑为收购天津远洋的项目
,属中途接手运作有一定难度外,其它几大远洋品牌的项目都获得相当的成功。2002年
,中远地产更与中化集团合作,增资扩股,变大了一倍,更联合中化集团与朝阳区政府
合作,成为CBD最大的、也是唯一一家一级土地开发企业,成为CBD最大一家发展商,仅
CBD黄金地段的土地储备就值得中远地产干上十几年的。2003年后,中远地产结束目前几
大远洋品牌的项目后,估计会在CBD区域内大有作为。无论出让土地还是自备开发,也都
会有相当的预期收益。
华润置地:华润的背景相对复杂,其前身是香港联合行,成立于1938年,1948年才
改名为华润,为香港典型的中资公司,但名份上却不直属于哪家中央机构,后来经过上
市股权分离后,更不知其主权单位了。但这并不影响华润与外贸部千丝万缕的联系。从
另一方面来看,华润置地名为香港上市公司,实则自成立之初即控股北京华远,而且一
直以北京华远的业务为自己的业务,至今不仅总部在北京,而且其主要地产业务也在北
京。故归其为中央军团。
华润置地数年与华远合作,成功开发几十个住宅项目后,特别是2001年年销售30亿
的辉煌后,华润置地面临较大的调整,无论是股份上、人事上、项目上的调整,都值得
华润置地折腾一段时间。所以,2002年,华润置地尽管也是四大项目,分别是峻峰华亭
、翡翠城、优士阁和阳光华苑,但表现却远非2001年度可比,市场人士估算华润置地20
02年的销售业绩滑落至6-8亿元左右,早不再有昔日风光了。但好在华润置地经过一年的
调整后,2003年看到了新的希望。在2003年,华润置地在四大项目基础上,又增加了一
个生力军,即凤凰城二期,这个定位于国门第一站的高档高品质公寓,完全有可能让华
润置地重新找到做大的感觉。故在2003年计划中,华润置地在阳光华苑和优士阁结案的
前提下,激发翡翠城和华亭,强销凤凰城二期,有望重新进入十强企业。2003年华润置
地的目标比较保守,预计实现20亿的销售额。
--
※ 修改:·end 于 Jun 7 21:40:34 修改本文·[FROM: 166.111.41.239]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41.239]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