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duat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uller (胖胖熊~~快乐多来咪), 信区: graduate
标 题: 那时花开(10)——初涉清华(E)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Jun 26 20:40:18 2000), 转信
我的兴趣很广泛,大一一年,读了很多书。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要么,你和大家一样,被加工成清华式的标准件,要么,
你尽管去做你想做的——可是后者,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
那时候清华的学分制还不象现在这么发达。提前选课,或者选外系的课,是件
很麻烦的事情。教务科的小雷当时对我深恶痛绝,说“清华的教学秩序都被你这
种人打乱了”。我去人文学院教务科找我的成绩的时候,那老师居然批评我说,
“你以为选课是自由市场啊,想选什么就选什么!”
我记得我跑了两年人文学院,才找回我社建课的成绩。
去电机系做SRT,不知道怎么被系里知道了。潘主任指着我的鼻子说:“一个
材料系的学生,居然跑到外系去做SRT!”仿佛是发现了阶级斗争新动向。
这样郁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在大一做学生干部,也不那么容易。大家彼此都很有个性,都很有思想,要做
好大家的思想工作,就只能宽容,宽容,再宽容。大一下学期大概是我们“学风”
最好的时候,大家都拼着命的学习。记得那时老杨做支书,我们请了3字班的师兄
跟大家座谈,可是到场的人,除了我和老杨,只有1个人!
于是,我就想,难道“优良学风班”、“甲团”,对于一个班级,真的有那么
重要么?或者,大家有必要为了这些“荣誉”,去做那么多对于大家的成长没有任
何意义的东西么?
这个问题,那时一直困扰着我。
……
郁闷大一。
想做自己想做的,可是却那么难。从理想跌落到现实中,清华式的评价时刻在
困扰着我。
那时,经常是傍晚的时候,我和老杨,坐在10#楼4楼走廊的窗前,在夕阳下弹
guitar。在琴声中,算是寻找一点慰藉吧。
概括一下那时的心理状态,只有两个字——迷茫。
转眼大一的暑假到了。按照惯例,学生的评定也开始了。我们那时的互评很简
单,不象现在,有那么多参数。大家要做的,只是用一个字母,A, B, C or D去评
价你周围的人。
互评结束以后,王立铎老师让我去他家里,帮他统计这些数据。很快,一打表
格统计出来了。我看了看结果,30位同学,有29位给了我“A”。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那种感觉,就好象一个经历
了寒冬的人,迎来了春天一样。
我要感谢材51这个集体。是它,给了我无穷的温暖和动力,在这五年里。
那是我五年里唯一一次流泪,哭的真痛快。
从那时起,我决定要认认真真走自己的路了。
那些评定表格,还有大家的学年总结,王立铎老师离开清华的时候,送给了我。
那些表格,还有那些炽热的话语,静静的躺在我的办公桌里。每次看到它们,我的心
里都热乎乎的。捧在手上,沉甸甸的。
--
I am not the fastest, not the strongest, not the brightest——
But there is one thing, I can do better, than anyone else,
That is——
TO BE ME.
※ 修改:.Muller 于 Jun 26 20:46:13 修改本文.[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3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