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duat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unmen (runmen), 信区: graduate
标  题: 解读2000年人才市场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Mar  9 16:40:17 2001), 转信

北京市劳动部门近日发布了2000年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特点和问题及2001年发展趋势和方
向的报告,求职择业者不可不读--
  人才市场新特点:大型洽谈会有隐忧,专场供需会受青睐,上网招聘更盛行。
  2000年全市举办了大型综合职业人才招聘洽谈会34场,同比增加2场,参会单位达1
2000余家次,同比减少了4.2%。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环境和时间的限制,成功率呈逐年下
降趋势;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的招聘渠道逐渐增多,如在新闻媒体刊登招聘广告、参加
定期和专场招聘洽谈会等。尤其是区分不同求职对象和不同职业需求的专场洽谈会,虽
然参会单位和个人数量不很多,但针对性强、洽谈成功率较高,已成为今后职业人才招
聘洽谈会的发展方向。享有“第四媒体”的因特网日益为众多职业、人才中介机构所重
视,网上招聘求职开始盛行。现在北京地区开通的人才职业网站已有几十家,随着竞争
的加剧,各网站还会推出自己的服务特色,同时还将打破网络单一的服务方式,将网络
、平面媒体、猎头等不同方式进行组合,实现优势互补,走立体化服务的道路,职业人
才网站将越来越火。
  市场供求新趋势:供需双方趋于冷静,复合型人才市场短缺。
  去年,职业中介机构加大了对用人单位科学招聘用人的职业指导,取得了明显的成
效。表现在单位招聘人员日趋理性和务实,根据单位发展的实际需要招聘。求职者的心
态也日趋成熟,许多人在择业时一改被动应考的形象,反过来“考”招聘者,通过各种
途径观察、审视招聘单位,提出形形色色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今年以来,人力资源
市场招聘的职位越来越市场化,表现为职业分类越来越细,并且不断有新的职业和岗位
出现,市场需求对求职者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应聘人员不仅需掌握所学专业的知
识技能,还应掌握最新科技最新管理理论,了解市场行情、具备公关和管理能力、精通
计算机知识,这种复合型人才需求走势看涨。例如企业招聘“财务总监”,相当于原来
的总会计师,要求既要懂财务,又懂管理。此外,精通计算机如今要具备综合开发能力
,例如,网络编辑是目前较为热门的职业,应聘者除熟练掌握Photoshop、DreamWeav
er、Firework等软件操作外,还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
  劳动力市场备受新闻媒体关注。
  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劳动就业工作已引起众多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各
新闻媒体均开设专版、专栏,宣传就业政策、分析劳动力市场行情、开展咨询服务、发
布招聘求职广告。新闻媒体参与劳动力信息资源的竞争有利于求职者更广泛地寻找择业
信息。
  市场日趋成熟规范,劳动力价格逐渐合理。
  劳动力价格是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晴雨表,它客观地反映了劳动力余缺的状况。北京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向社会发布了200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体系的
形成和完善,对于企业合理开发劳动力资源和鼓励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有积极的作用。
当前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除了职位所需学历、技能、年龄以外,还有行业、经济类型
、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与知名度等差别。
  劳动力市场职业需求呈现多层次化,“人业匹配”是择业成功的关键。
  在职业需求中,既有年薪数十万的董事长、总经理,也有月薪四、五百元的家政服
务员和清洁员。职业需求不同,但都是社会的需要。现在劳动力市场总体为供大于求,
众多求职者面对有限的工作岗位,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关键问题是如何做好
“人业匹配”,既人尽其才,物有所值。求职者要有一个准确的择业定位,现在有不少
求职者喜欢用别人的眼光衡量自己的择业意向,不了解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工作,相互
攀比,导致求职时盲目性较大,无形中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因此,对求职者而言,择业
的标准只有一个,这与自己具有多种职业技能并不矛盾,最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职业,
求职本身并非是选择职业,而是选择自己。
  公益性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受信赖,劳动事务代理需求空间广阔。
  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办的公益性职介收费价格低、服务功能全、可信度高,有
存档和社会保险业务,因此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都愿意接受它的服务,许多求职者包
括一些破产、改制企业的职工和下岗职工将档案存在劳动保障部门开办的公益职介机构
。这反映了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企业和个人对劳动事务代理和
人力资源派送行为越来越认可,对单位它可以减轻企业管理者事务性负担、降低管理成
本、提高工作效率,对劳动者个人来说,可以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
  劳动力市场双方招聘求职行为有待规范。
  随着人力资源流动的日趋明朗化、规范化,用人单位和求职者通过一则招聘广告便
能达到双向选择的目的。但调查中发现,不少单位频繁出现在各类招聘洽谈会上,主要
是由于人员流动性过大,从而陷入一种常招聘、高流失的恶性循环之中。用人单位招聘
、用工行为不规范是主要原因之一,表现在招聘时承诺的薪金及福利待遇不兑现、试用
期满后借故辞退、不签定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等,使应聘者得不到应有的权益,
造成人员严重流失。而一部分求职人员轻率跳槽也给招聘单位带来了管理上的失控和经
济上的损失。人应该流动,但职业流动率和职业满意程度并非成正比关系,盲目和过于
频繁的流动会降低自己的职业背景优势,削弱敬业精神和单位对其职业稳定性的信心,
因此有流动意向者应在能发挥个人能力并权衡利弊的前提下合理流动。
  今年北京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趋势
  从供求比例上分析看:预计2001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趋势仍不会改变,供求比
例大致为1.5:1。
  目前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社区服务
业、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咨询广告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符
合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正在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2001年本市劳动力市场
第三产业的需求人数仍将位居首位,约占用人总数的80-82%,第二产业因所属支柱行业
的发展需要,需求人数将保持一定的比例,约占总人数的17.5-19.5%。
  从用人单位的经济类型上看: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需求人数将保持稳定增长,特
别是股份制企业将继续位居用人需求首位,外商投资企业需求量保持稳定。而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量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从行业需求上看:批发零售和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制造业仍将位居需求的前
三位,其中社会服务业增长幅度明显。而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交通运输仓
储及邮电通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的需求人数仍将有不同程
度的增加,上升幅度在0.3-1.5个百分点之间。金融保险业及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用人需
求将会减少,其它行业需求人数变化不大。
  从职业(工种)需求上看:推销员、营业员、饭店餐饮服务人员、中高级管理人员、
计算机、建筑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财会人员、秘书、美术设计人员、策划创意人员、
各类技术工人等将是市场需求的热门职业(工种)。其中推销员将名列需求首位。虽然应
聘的人数很多,但综合素质较高的合格推销人员却仍然难以招到。而计算机、电子、建
筑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管理人员、美术设计及策划创意人员仍是供不应求。(洋
洋)

--
     
                          春花秋月了无痕,天边银月耀孤心。
                                 秋去冬来空增岁,落叶无声潜入林。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55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