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duat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eacherZhang (秋~大水坑), 信区: graduate
标  题: 清华大学关于本科生推荐、报考研究生的若干规定(2001
发信站: 听涛站 (Wed Sep 20 02:52:30 2000), 转信

                                 清华大学
               关于本科生推荐、报考研究生的若干规定

    学校定于每年九月开始进行下一年度研究生的推荐免试及报考工
作,在推荐免试(直读和保留资格)、报考校内外硕士研究生的同时,
选拔优秀本科生直接攻读本校博士学位。具体事项如下:

一、指导思想
    对学生德智体等素质全面衡量,择优选拔,确保研究生生源质量。
    1.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考查;
    2.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业
务特长等综合考核;
    3.对在SRT项目、校级以上科技竞赛以及各类社会实践中成绩优
异者,可特别推荐。

二、组织管理
    成立校和院系两级研究生推荐、报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荐及报
考工作。
    1.学校领导小组组长,主管校长;
                成员:研究生院院长、教务长及研究生院、教务处、
                      学生处有关负责人。
    2.院系工作组组长:主管副院长或副系主任、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
                成员:教学业务办公室及学生组有关负责人;

三、实施办法

    1.学生个人申请
    凡准备参加推荐免试及报考校内外研究生的学生均需向所在院、系
(所)提交书面申请即填写报考研究生申请表。
    每个学生可填报两个研究生专业志愿,可跨院系、跨学科(一级)
报名。
    部分院、系(所),如人文学院(含教研所等)、核研院等有部分
名额面向全校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请学生注意有关信息(另发)。第
一志愿报名者可在本院、系(所)填写申请表后到相应单位直接报名。

    2.报名资格审查
    由学生所在院、系(所)对申请人进行报名资格审查,标准如下:
      (1)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报考研究生条件者均具有报名资格。
      (2)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取得推荐免试校内外研究生的报名资格:
        ·己修的本科必修及限定性选修课程成绩(含实践教学环节)曾经
不合格(包括重修或重考己合格)累计超过3门者;
        ·因考试作弊或其它违法违纪等原因受到记过或更严重处分者;
        ·已经开具出国成绩单者。
      (3)委(代)培生、定向生是否具有报名资格,按委培、定向合同
(协议)执行。
      (4)在校期间受到留校察看或更严重处分者,不得报考本校研究生。

    3.择优推荐
      (1)推荐免试研究生
      通过智育成绩排队与德育考核两项对学生进行质量评估,根据评估
结果择优推荐免试研究生。智育成绩按专业(或年级)对学生前三年所修
的必修及限定性选修课程成绩进行排队,具体操作按照教务处有关规定
执行。
      (2)推荐免试直博生
      原则上应推荐智育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1/2。德育考核较优的同学作
为直博生。
      (3)特别推荐
      对在实践教学环节与第二课堂(包括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社
会工作和社会实践)中表现出较强才能和发展潜力的以及在创新方面
    (如:参加SRT项目、校级以上科技竞赛等)成绩优异者,可不受智育
排名限制,由教学业务办公室、学生组负责审查和推荐。
      各院、系(所)根据研究生院下达的推荐名额确定被推荐学生名单。

   4.审核及确定初选资格
      为了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研究,学校决定对跨院、系(所)报考
的学生(以下统称“学科交叉学生”)和报考本院、系(所)学科的学
生分别给各院、系(所)下达限额录取数,并分别进行面试和确定初选
资格。
      对“学科交叉学生”,由获得上述报名资格的学生本人向报考院、
系(所)提出申请,各院、系(所)对招收校外学科学生应制定相应标准,
并组织教师组成综合考核小组(以面试为主,可辅以必要笔试)对申请
者的学习目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成果等进行考核,确定初步名单
报院、系(所)工作组。
      对报考本院、系的学生,各院、系(所)也须组织面试专家小组对
申请者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所下达的限额数内确定初步名单,报院系工
作组。
      (1)院系级审查
      院、系(所)工作组对综合面试小组提交的推荐名单进行综合审查,
并对第一志愿学科不予推荐的学生向其所报的第二志愿学科调剂(必要
时可另行面试),并将审查通过的学生名单上报学校。
      (2)学校确认初选资格
      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领导小组对各院、系(所)上报的推荐学生名
单进行全面审查,确认申请者的推荐免试研究生初选资格。
    注:(1)“交叉”名额不能用于“本系”名额,“交叉”名额有剩余的院系
需将名额返回研究生院,由研究生院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及学生报考流向进行
再次调配。
      (2)报考“交叉”学科未被录取者,仍可申报本院、系(所)学科。两者都不被
录取则不能取得本校免试录取的初选资格。

        5.资格复审及录取
        第8学期末由研究生院会同教务处及有关院、系(所)对取得推荐
免试初选资格的本硕统筹生(直博生)进行研究生资格复审,通过者方
可被研究生院录取,并转入研究生学籍(转换学籍的有关规定另发)。
       对未通过资格复审者,将在第9学期末进行第二次资格复审(第一次资
格复审未通过者,发预录取通知书并发放研究生生活费)。
       第9学期末仍未通过研究生资格复审者,将被取消研究生录取资格,
由教务处按本科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本硕统筹生(直博生)研究生资格复审要求:
       (1)已完成本科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及实践环节(含综合论
    文训练)的学分要求,且符合以下条件:
    1)取得推荐免试本硕统筹生(直博生)初选资格前所修的本科必修、
        限选课程成绩曾经不合格的门数不超过3门(含实践环节),且已
        重修或重考合格;
    2)取得推荐免试本硕统筹生(直博生)初选资格后,本科必修、限选
        课程出现不合格的门数不多于1门,且己重(修)考合格,但推荐
        前后曾经不合格的总门数累计不超过3门(含实践环节);
    3)至资格复审之日未受过记过或更严重处分。
       (2)凡提前选修研究生课程者,均严格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办理,
    即研究生学位课程不及格仅限一门次,且必须补考及格。

        6.外推及参加全国统考
        符合推荐免试条件的学生,可向校外推荐免试。不符合推荐免试条
    件或未被本校或校外免试录取的学生,允许参加全国统考。

    四、注意事项

    1.德育考核由各系学生组负责,推荐时尚有“两课”不及格现象者,排
名后推三位;受过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者,排名后推三位。
        获市级及市级以上“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者,排名可前
提三位。

    2.各院、系(所)应按照学校下达的名额上报推荐免试学生名单,并留
    适当机动名额用以推荐符合条件的学生工作骨干及具有文艺、体育特长
    的学生或其他特殊条件学生。

    3.各院、系(所)对先进集体、优良学风班、改革试点班等在总名额上
    可采取适当倾斜政策,同时加强监督,防止推荐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4.各院、系(所)推荐工作应按照学校规定的日程进行。

    5.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鼓励各院、系(所)接受跨院、系(所)推荐
    的免试生。

    6.向校外推荐免试研究生应采取慎重、稳妥的原则,确保质量,同时尽
    可能做到与兄弟院校相互免试推荐优秀学生。

    7.获得推荐免试(包括校内、外)初选资格的学生,应与学生所在院、
    系(所)(跨院、系推荐还包括录取院系)签订协议,并按协议执行:

    8.学生违约要填报违约申请表,向学生所在院、系(所)办理违约罚款
    手续。                                       ’

    9.录取校内非本院、系(所)的学生,请通知学生所在院、系(所)以
    免漏报。

    10.本规定解释权属于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处。

                                                    研究生院
                                                    教务处
                                                    学生处
                                                2000年9 月18日
附:日程安排
┌──────┬──────────────────┬──────┐
│    时间    │    内    容                        │负责单位    │
├──────┼──────────────────┼──────┤
│9月18日开始 │各院、系成立工作小组                │  校领导小组│
│            │确定推荐、报考条件                  │            │
│            │  下达推荐、报考名额                │            │
├──────┼──────────────────┼──────┤
│9月30日前   │  各院、系到教务处领取报考研究生申请│  系教学业务│
│            │  表                                │            │
│            │                                    │  办公室    │
│            │ 申请,报名资格审查                 │            │
│            │                                    │            │
│            │                                    │ 系工作小组 │
│            │                                    │            │
│            │ 联系校外推荐单位                   │            │
│            │                                    │            │
│            │ 学生素质测评                       │            │
│            │                                    │            │
│            │ 系内协调,确定推荐免试初选名单     │            │
│            │                                    │            │
├──────┼──────────────────┼──────┤
│10月15日    │                                    │            │
│            │ 听取各院、系汇报                   │ 校领导小组 │
├──────┼──────────────────┼──────┤
│10月15日~  │                                    │            │
│  10月20日  │ 各类名单报校领导小组审批           │ 系工作小组 │
├──────┼──────────────────┼──────┤
│ll月10日    │                                    │            │
│      ~    │办理报名手续(地点另行通知)        │ 领导小组   │
│11月14日    │(含直硕生、直博生、外推生、保留生  │系教学业务  │
│            │统考生)                            │办公室      │
├──────┼──────────────────┼──────┤
│2001年      │                                    │研究生招办  │
│  1月中旬   │ 全国统考(具体时间待教育部通知)   │            │
└──────┴──────────────────┴──────┘

--
※ 修改:.TeacherZhang 于 Sep 20 02:58:11 修改本文.[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5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