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duat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onghua (少小离家老大回), 信区: graduate
标 题: 毕业生如何面对企业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May 10 11:14:11 2001), 转信
发信人: champoo (诚朴汉子), 信区: Career
标 题: 毕业生如何面对企业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May 9 11:27:18 2001)
状况”第一;面对双方,媒体敬告要互相沟通
——大学生求职动机及企业招聘决策因素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观有哪些变化
在所收到的问卷中,“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一项有99%的毕业生选择了“很重要”、
“比较重要”或“重要”三个答案,是选中率最高的一项。排在它后面的是公司的工作
氛围是否向上、工作能否发挥自己的专长等。前几年比较被看中的薪酬、福利等求职动
机分别排在第7位和第11位。
在所调查因素的“不重要”答案项的选中率排序中,“工作能否运用自己在大学中
所学”一项排在第3位。这说明,毕业生已不愿被大学中所学的专业束缚在某个领域里。
对那些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或是冷门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毕业是一次重新选择的机
会。但是热门专业的学生还是比较看重工作与自己的兴趣、个性和价值观的匹配。所调
查的中山大学毕业生集中在一些热门专业,像政法、计算机等,所调查的毕业生中有90
.3%选择了“很重要”、“比较重要”和“重要”三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有76.5%的
毕业生选择了这三项。而天津商学院的毕业生选择这三项的比例就比较低。
如果按重要性排序,“企业文化与个人价值观、个性是否匹配”一项排在第19位,
按“很重要”排序,排在第16位。在“不重要”的排序中,占第7位。企业文化在所调查
的毕业生中并不占特别重要的位置。
可见,毕业生应该多多了解企业的文化,企业也应该宣传自己的文化,让更多的人
,特别是他们未来的员工熟悉、认同这种文化,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树立自己的形象。
大学生尚缺少挑战性
应该说,挑战性是中国学生的弱项。在外国人眼中,中国学生勤恳、聪明,但是挑
战性不足。在目前的形势下,国际与国内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社
会的发展需要具有挑战精神的人才。中国的教育应该努力弥补这种缺憾。
就业理想各有千秋
在这一部分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西安科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理想主义色彩比较
浓厚。除了个人发展、工作氛围等因素外,福利、工作的安全性、企业文化是否与自己
的价值观、个性相配、同事关系与友爱程度、薪酬增长速度等因素均占100%。该校学生
把“工作帮助自己实现理想的程度”这一项排在求职动机中的第2位,其他学校的毕业生
对此项的注意程度比较低,约排在第20位左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理想色
彩比较浓重的原因有这么几点:一、参加调查的毕业生大部分是研究生。用人单位在选
拔人才时有“高消费”的倾向,拥有较高文凭的研究生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值普遍比本科
生高。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所设专业多集中在科技含量较高的计算机、通讯、自动化
等专业,社会上近几年对这些专业的人才的需求量逐日增加,该校的就业率比较高。
实际上,现在的就业形势不容毕业生乐观。很多用人单位都倾向于接收有工作经验
的人,特别是一些IT公司。有很多单位都认为研究生优越感太强,对工作的期望值太高
,不像本科生那样专心于本职工作,跳槽率比较高。
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哪些素质
从某种程度上说,毕业生才高几斗,要在实践中由用人单位来衡量、裁定。因此,
毕业生要根据企业最关注的因素,再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简历,锻炼相关能力,在
与企业的接触中掌握主动权。还未毕业的大学生也应从中获得启发,在日常学习中提高
自己。
健康第一
需要提醒毕业生的还有,毕业生在累积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以更快地适应新工作
以外,通过考研或其他途径提高自己的学历也是当务之急。
气质和成绩同样重要
企业不看重毕业生是否是班干部、学生党员和性别。一般来说,国家机关倾向于招
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因为这部分学生有一定的组织经验和管理能力。而企业对学生这
方面的要求并没有这么严格。他们就看重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学历、所学专业是否与工
作要求相符等。有的企业认为,学生干部可能会因为工作耽误了专业课的学习,使他们
难以应付与专业有关的工作。
200l年,全国高校毕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共107万人,专业范围涵盖理、工、农、
医、林、经、管、文、法等所有一级学科。
有利方面:2001年我国经济继续好转,加入WTO、西部大开发、申办奥运、混合型经
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十五”计划对就业会有很大的拉动——今后5—
10年里国民经济总产值每年至少要达到7%的增长,10年要翻一番,有人预测每增加一个
百分点,就会提供80—100万个就业岗位;经济结构要实现战略性调整,对各类人才的需
求都会提出新的要求;另外,产业信息化会带动工业化,据预测,信息化每年要增加5万
人才的需求;积极发展小城镇、农村城镇化,等等,都会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量。
动态
各地方政府、相关机构的进人政策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和企业的用人:
——撬掉门槛迎人才。在各地纷纷强调“降低”人才入驻“门槛”的时候,苏州市
提出要“撬掉门槛”,允许个人先找工作岗位再办理落户手续,也可以先办理落户手续
再找工作岗位。
——毕业生无后顾之忧。从2001年起,海南省将应届毕业生择业期延至3年。择业期
间,省就业指导部门为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服务,解除毕业生择业的后顾之忧。毕业生
可在3年期间继续升学深造,或服兵役、出国留学和自主创业。(摘自中国教育报)
--
#####Bggggggggggggggggggggggg#######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