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duat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onghua (少小离家老大回), 信区: graduate
标  题: 我的求职经历 (转载)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May 11 19:45:26 2001), 转信

发信人: pupil (小学生), 信区: FDU_Journalism
标  题: 我的求职经历
发信站: 日月光华站 (Fri May 11 09:42:28 2001) , 站内信件


  我是98届毕业生,目前在单位状态不错。提起毕业求职,我的经验是:既要制定明
确的目标,同时,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目标,切莫死吊在一棵树上。
  毕业实习是在大四的第一个学期,而毕业求职实际上也就由此开始。我的求职目标
有三个层次:层次一是进入省城的行政事业单位,层次二是进省会的企业,层次三是回
地市。对于实习,我很重视,因为这可能会对我留省城有帮助。实习单位确定后,我就
开始了我的求职行动。实习前我看了一些就业指导方面的书籍,首先在心理上做好准备
,确定好自己的新人身份,把心态放平和。实习期间遵守纪律,敬业爱岗,尽我所学尽
量把工作做好。实习单位领导对我很满意,对我的工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本指望通过
自己各方面出色的表现,得到单位领导的认可,让我留下来。但是,我的“单相思”最
后黄了,因为机构改革,省城行政事业单位人事冻结。
  此路不通,我便及时调整思路实施第二目标,向企业进军。此时已到了1997年年底
。我自己动手制作求职书近40份,一边实习一边注意收集各类招聘信息。求职书整天不
离左右,一有好信息就随时出动。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像赶集上庙会一样兴奋又频繁,
这样的日子既紧张忙碌又充满希望。但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我青睐的几家单位都和我
失之交臂。
  到1998年3月,我的第二目标还没有实现,我决定放弃省城,把求职重点转向省内各
地市。寒假开学后,我时刻关注学校里的全省各地市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跑了几个地
市后,与一家集团公司签订了聘用协议,给公司老总当了3天秘书,但因为确实没“感觉
”,就自愿支付600元违约金,与这家公司“一刀两断”了。
  就在我为“双向选择”没有达到双赢结果而沮丧时,一地市由市委组织部组团来我
校招聘人才,我的条件正好符合,就把求职书递了上去。5月的一天,我突然收到一封来
自该地市某单位的信,意思是如果愿意到该市工作,请与他们联系。这是一家不错的单
位,正需要我这个专业的大学生。吸取以前盲目签约的教训,我到该单位明察暗访“考
察”过三次,看稳、认准、拍板定音,最后就“双项选择”了。
  回首求职经历,感慨良多。求职切莫盲目、心焦、急于求成,只要有真才实学,就
能主动选择,始终把握自己。求职也可以使自己深刻反思学校生活、学习的得失,为踏
入社会参加工作提供有益的宝贵经验。

--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0.9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