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ST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nansung (wew), 信区: mseSTA
标 题: 对基层科协工作的思考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Wed Jun 16 15:51:33 2004), 转信
材料系科协对基层科协工作的思考
问题篇
第一, 挑战杯中理科系的两难境界
挑战杯需要的是学生的课外独立完成的作品,但是对于理科系和一些工理科结合的系
来讲,没有长时间的训练是不可能在课外独立完成项目的。所以要求学生,尤其是本科生
能真的"做出点东西"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由此所产生的问题是,由于真正能在本科阶段自己做出点东西的人少之又少,如果每
个基层科协都按照标准筛选项目,这样势必造成上报项目不够的问题出现。每个系为了得
到更多的项目成绩,导师项目充数的问题不可避免。
第二, 我们拿什么来吸引同学
这次挑战杯中引人注目的是电机系的知识竞赛。吸引了不少同学参加,但是这只保证
了更多的人参与竞赛,而非更多更深入的关注这个系和这个系的作品。
联想到水木清华bbs的"刘涛版",娱乐而非学术的交流渐渐代替了纯学术的讨论气氛
。挑战杯同样面临这样的挑战和选择,吸引同学,我们到底靠什么。
一些个人意见
面对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1. 对各系上交的作品进行严格的审查,如果出现导师作品等问
题,追究各系科协的责任。
2. 项目的多少不代表成绩,项目的质量代表成绩。以组为单位,
可将评委对作品的成绩全部列出,算出每个系的平均分,而非总
分。以这样的标准进行比较。
面对所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1. 现场宣传的方式和内容
--以挑战杯为契机,将挑战杯的精神进一步的宣传和发扬。
要求更多作者到场与同学进行交流,可以鼓励各系科协在现场举行讲座。而讲座的主讲人
即可为挑战杯的作者,让他们来谈一谈课外项目是如何完成的,以及他们对科学技术的理
解等等。
2. 挑战杯精神的宣传是一个系统工程
挑战杯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宣传,新同学年年有,挑战杯的理念,到底传承了多少。一个同
学,在繁重的学习之余还能做出自己的东西,我想从大一就开始宣传教育,挑战杯的举行
将会有更多的关注者和支持者。
【 在 conansung (wew) 的大作中提到: 】
: by m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ヽ ̄ ̄█┓
█┛ ゝ ヴロ ー ヽ-よ ヽ ┌ー┓丿ー ┏ ー ┗█
▏ フ,ロ の ロ|丅 `ーナ ー 〡ヱ│ |ろ こレ │十 ▕
▏ ㄧノし ノゝ 丨 √/寸 ノゝ 丿ロ亅ー十 ンロ 丿丿ゝ ▕
█┓ ┃ ┏█
┗█____________conansung@tingtao___________丨166.111.162.88__█┛
※ 修改:·conansung 于 Jun 16 15:53:19 修改本文·[FROM: 219.224.152.201]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219.224.152.20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