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11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ati (bati), 信区: CE11
标 题: 青年公寓6#602,欢迎大家补充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Thu Jun 23 17:25:24 2005), 转信
告别了高中同窗,带着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千叮咛、万嘱咐,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
八个人相聚在了美丽的清华园,我们成了清华大学青年公寓20#6单元602室的室友。
从高考的战场胜利走过来的我们,身上都带着一股争强好胜的锐气。九月的清华园,
在我们眼里充满着好奇和挑战。
以青苹果作为见面礼,我和大家开始了我们的大学宿舍生活。我们宿舍多数是南
方人,江洋是浙江衢州的,彬彬是重庆的,李凯是湖南娄底的,王鹏是北京的,老蒲
是四川达县的,阿魁是江西景德镇的,斌哥是福建龙岩的,而我是海南琼海的。
从开学的时候,我们宿舍的学习氛围就很浓厚,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刚开始
是老蒲、李凯、斌哥、阿魁在一起,而我和江洋经常去三教。那个时候真的是三点一
线,宿舍、教室、食堂,晚上上完自习回到宿舍还讨论线性代数、微积分什么的。晚
上是宿舍里最热闹的时候,虽然要求十一点睡觉,但是我们在六楼,山高皇帝远的,
辅导员很少过来查夜。熄灯后,大家有的洗漱,有的吃东西,有的在听广播,大约过
了半个小时才上床睡觉。然后卧谈开始了,刚开始话题都是家乡、高中什么的,大家
混熟了就是女生、人生、理想之类的,我们的话题很多,江洋、老蒲往往能语出惊人
,参与最活跃要属李凯、我、老蒲、江洋、彬彬,大概十二点,就有人催睡觉了,"
睡吧,明天还有课"。早上,往往都是王鹏起得最早,我基本上都是最后一个,新的
一天又开始了。那时候上课喜欢坐前排,江洋总是催着我,然后去吃早饭,经常去万
人。然后就是一路狂飚地冲向教室,占座上课,课间又匆匆忙忙地赶向另一个教室。
我们宿舍学习讨论的氛围很浓厚,学习成绩方面,我们宿舍整体上是最好的。
那时候没有个人电脑,看电视成了我们很重要的娱乐方式。周六周日晚上,大家
经常聚在一块看电视,记得那个时候有凤凰电影台。《英雄本色》、《纵横四海》、
《赌神》等等,追寻着发哥的足迹,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代。王鹏很喜欢看凤凰整点
咨询,还有阮次山的节目,几乎是每期必看,而我们的对门也有一个狂热的爱好者,
那就是王春阳,也经常来我们屋凑热闹。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彬彬不知哪里弄来
一个DVD播放器,在将要回家的时候看了《兵临城下》,场面很宏大的一部片子。这
里还有一个小插曲,熄灯后忘了关电视,第二天早晨来电了,电视声音响了,有人喊
老蒲关电视,谁料声音越来越大,原来老蒲按错了。
足球赛也是我们喜欢看的节目,因为有我和彬彬,第一学期看十强赛,基本上是全员
,我们有幸目睹了中国队第一次杀入世界杯决赛圈。第二学期是世界杯,比赛都在下
午、傍晚的时间,刚开始的比赛我和彬彬看了很多,经常吃着西瓜看球赛,等到阿根
廷被淘汰以后,看的就少了。
刚来的时候,觉得清华的伙食还不错,入冬后,明显感觉肉肉吃的太少了,扛
不住了。于是借来厨具,去照澜院买羊肉、牛肉、饺子、调料、蔬菜,开始腐败。虽
然学校明令禁止,但是我们屋实在太偏僻了,真所谓是千山鸟飞绝,万迹人踪灭。总
共腐败了三次,其场面之热烈宏大,现在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
第二学期中期,我们开始酝酿社会实践的事情,最后我们以本宿舍为主体,组成
了重庆支队。那个炎热的夏天,在重庆,留下了我们社会实践的足迹。结管分流,重
新分班,阿魁和王鹏去了管班,那时风传要拆结14班,所以我们其他六个兄弟也不知
道会不会在一个班,在不在一个宿舍,我们只有等待。
现在,我、江洋、斌哥将留在本系读研;阿魁、李凯将去同济;王鹏要出国,也
祝愿他签证顺利;彬彬将去哈工大;老蒲将去深研院。在清华,宿舍就是一个最基层
的集体单位,我们八个人能从五湖四海聚在一块,这本身就是莫大的缘分。江洋,自
称男人中的男人;李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彬彬,会拉小提琴、多才多艺的阳光男
孩;忠厚老实的老蒲,可爱的阿魁,沉稳持重的斌哥,学识渊博的王鹏,在大一一年
的相处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岁月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期待将来我们还有机会聚在
一块!
--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59.66.169.16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