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91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ipa (毕业才能练酒量), 信区: CE91
标 题: 西行记(作者应该是去过甘肃实践的,可能是口水)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Mon Jun 30 01:00:08 2003), 转信
--在西行的日子里,我们几乎每日都是"秀色饱餐",在蓝天草原间,在经声与香火间,
在森林与水波间,到处都留有我们的欢笑。
第一次来到祖国的西北,心里自然很激动,尤其是在全国都崇尚西部大开发的时候,组
织一次这样的活动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我们这次活动的终点站是甘南,确切的说就是甘肃省的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其实我
在没到那里之前,对甘南的了解可以说是寥寥无几,现在我很清楚那里的状况了,这不
能不说也属于实践活动的一个收获:
? 地理位置及概况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全国31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也是西藏之
外的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地理坐标为东径100°45′45″---104°45′30″,北纬33°
6′33″----35°34′之间。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东连秦陇,西接雪域,南邻天府,
北与本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接壤。历史上是中原地区通往青、藏及川北的交通要道。特殊
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甘南州在内地与藏区之间起着承接过渡的作用,是青藏高原社会大
系的窗口,是"藏族现代化的跳板"。
? 自然环境及社会情况
自治州成立于1953年,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现辖7县1市108个乡(镇),合作市及
碌曲、玛曲、夏河、卓尼四县为牧区;迭部县以林业为主,临潭县农牧兼营,舟曲县以
农业为主。全州有藏、汉、回、蒙、土、撒拉、保安、东乡等24个民族,总人口66.16万
人,其中藏族31.89万人,占总人口的48.20%。建州以来,自治州各族人民在党的民族
政策光辉照耀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伟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历届州委州人民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开
拓进取,奋发图强,在政治经济、社会事业、思想观念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全州上下呈现出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崭新面貌。
? 资源优势
畜牧业、林业、水力、矿产和旅游是甘南州的主要资源,而具有一定的优势。
畜牧业:全州草原面积4084万亩,占总面积的61.9%,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3843万亩,理
论载畜量为62万个羊单位。美丽富饶的甘南草原也是青藏高原和全省天然草场中自然载
畜能力较高,耐放牧性最大的草场。有草场植物94科947种,其中可食牧草86科890种,
适口性好的植物258种,牧草资源丰富。主要畜种有著名的河曲马、被美誉为"高原之舟
"的牦牛、草地型藏羊及合作蕨麻猪等。1999年全州畜牧业产值达26728万元,各类牲畜
年末存栏294.5万头(只),总增率为24.31%,出栏86.1万头(只),出栏率为29.11%;商品
畜67.5万头(只),商品率为22.82%。肉类总产量34612吨,牛奶产量61229吨,绵羊毛产
量1412吨。
林业:全州林地138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3.8%,其中有林地725万亩,占全省的30%,
灌木林400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9.65%,主要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大夏河流域,活立
木蓄积8166.6万立方米,占全省总蓄积的45%。省属白龙江林业管理局经营的林地基本在
甘南境内。1998年10月1日顺利实现了境内国有天然林的停伐停运,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
工程。林区盛产的水果、干果、山珍野菜、中药材以及林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必将为全州
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水力:甘南水力资源开发潜力很大。黄河、白龙江、洮河、大夏河4条河流及其120多条
支流纵横全州。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61.27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为215.
86万千瓦,目前已开发6.5425万千瓦,仅为可开发量的3%。
矿产:甘南地域辽阔,地下矿藏比较丰富,储量可观。目前全州已发现矿产地270多处,
有金、银、铁、铜、铅、锌、锑、煤、泥炭、大理石等42个矿种。其中大型矿床13处,
型矿床33处,已探明贮量的矿种有23种。有14个矿种贮量属全省第5位,铀、泥炭、砷、
汞几种矿藏居全省第1位。金、铜、锑、石灰石等12种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其中:金
矿分布广,储量较大,1998年全州黄金产量达2527公斤,而且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旅游: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源远流长,地方特色多姿多
彩,民族风情五彩纷呈,自然风光秀美独特。有广袤无垠的天然草原、郁郁葱葱的浩瀚
森林、雄奇状观的高山石林、有纵横奔腾的三河一江、翠绿碧蓝的高原湖泊。这些数不
胜数令人神往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吸引着愈来愈多的文人学者和国内外游客。人文景观有
闻名遐尔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名寺之一的素有"佛教圣地"之称的夏河拉卜楞寺;有被
称为"虎穴仙女"的碌曲县郎木寺;有历史悠久景色幽雅的卓尼禅定寺、贡巴寺等100多处
佛教寺院。还有历史上汉羌、唐蕃之边塞重镇的汉白石县旧址----甘加八角城堡遗址。
自然景有壮观的玛曲黄河第一弯,怪石林立、千姿百态,大自然鬼斧神功造就的碌曲县
则岔石林风光,大力加山溶洞奇观、莲花山、桑科草原等17处优美的自然风景区。有天
险腊子口、俄界会议遗址等9处革命遗址,还有许多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宗教节日、民间
歌舞、赛马角力、采花节等群众性传统文化活动。现已同四川九寨沟、黄龙寺等形成了
一条瑰丽迷人的旅游风景线。1999年全州共接待国内外宾客46.33万人(次),其中有来自
37个国家的国外游客2.5万(次)人,旅游直接收入达2316.5万元。
?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在稳定中求
发展,以发展促稳定的指导思想,坚持开放促开发,开发促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自力更生,真抓实干,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19
99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达12.6967亿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7211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
44308亿元,工业总产值3.2903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294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2
385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16元。邮电交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已先后建成
了通达州内七县的二级光缆干线,完成了以州府合作为中心的甘南本地电话网建设;在
建成覆盖全州县以上城市的900MHZ模拟移动电话网的基础上,实现了覆盖全州县以上城
市的数字移动通信网;建成了甘南本地网内的区域寻呼中心并实现了全省、全国联网;
分组交换网和数字数据网覆盖到县以上城市;在全州县以上城市计算机互联网实现了拨
号上网。全州交通四通八达,对外交通便利,以州府所在地合作市为中心枢纽,213国道
(兰州----郎木寺)从城区中心穿越而过,形成树状交通网络。汽车不仅畅通全州七县一
市、108个乡镇,而且与本省相邻地区和四川、青海省相连接。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1999年全州有各类学校726所,在校学生91176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0244人(藏族学生
452214人),占55.1%;全州学龄儿童入学率94.45%。全州共有各类医疗机构151个,病床
1315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542人。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68.65%。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166.111.163.139]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2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