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91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ipa (毕业才能练酒量), 信区: CE91
标 题: 农村经济调查研究报告(赵启)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at Jul 12 01:07:37 2003), 转信
寒假期间,我回家乡对当地农村经济进行了一次调查。具体调查情况及结果附后。
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它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工作
始终是国家工作的重心之一,没有农村的繁荣和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现代
化。从当前国民经济运行特点来看,农村是最大的潜在市场,在城乡生活水平仍逐步拉
大的情况下,如何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是扩大内需的关
键所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科技的推广
应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增大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生存和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农村经济发展仍面临挑战
:
(一) 发挥农业科技优势,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村科技文化整体素质,鼓励多种经营
。
农村经济的发展,首先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当地农村大多沿用传
统的耕种模式,种植品种单一,产量高而质不优,农业抗灾性差。农业从业人员科技文
化素质普遍不高,应用农业科技实效性不大,普遍不敢承担采用新技术新品种风险,依
然存在等靠要思想。
随着经济发展,全国农村大都过上了温饱甚至小康生活。人民已不再满足吃饱穿暖,而
在向吃好穿好转变。因此,农民要解放思想,跳出追求产量最大化的旧思维,转向追求
效益最大化。因此,农民在保证粮食稳产的条件下,调整种植模式,积极搞立体农业,
生态农业,有条件的可以搞特色养殖,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进行多种经营。
国家也应改变以往对农业的负保护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植力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
设,扩大对农民的信贷支持,开展多种形式宣传和组织农民进行科学文化学习,如送技
术送信息送资料的三下乡活动,鼓励农民采用科技成果,发展优质高效绿色农业。对于
条件好的商品粮基地,可适时采用订单农业模式,进行"企业化生产",以工业带动农业
的发展,调动农民积极性,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
(二) 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农村是最大的潜在市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重要因素。
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地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依然没有过上小康生活,农民负担依然很重。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靠国家、地方政府、农民个人一起努力。
首先,国家要加快价格体制改革。国家要逐步提高对农产品的计划收购价格,按保护价
收购余粮防止谷贱伤农;改变农产品和工业品的相对价格,缩小两者间的"剪刀差"。同
时要减少农产品统购和定购配额,使农民可以把配额以外的农产品拿到市场按市场价出
售,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乡政府,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把重心移到农村经济发展
的导向上来,落实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为农民朋友广大市场信息渠道。为农村兴办
乡镇企业及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优良的经济环境。同时,乡镇政府要精简机构,减少
编制非编工作人员,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避免"人头财政"。工作人员要深入基层,为农
民出谋划策,想农民所想,工作落到实处。乡镇政府要防止乱收费、乱集资,切实减轻
农民负担。
第三,对农民自身而言,要在生产过程中积累经验并不断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走
种养结合或专业种、养的路子,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要面向市场,依靠科学技术向金
土地取金,同时,农民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给自己减轻负担。调查表明,越贫穷观
念愈落后的地方,人情、婚姻葬费用占的比例越大,计划生育愈难抓,多生情况愈多。
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圈子。因而农民要少生优生,更新观念,把资金集中用到发
展生产和经营上来。
(三) 继续壮大乡镇企业,鼓励私营经济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加速城市化过程。
在农村,乡镇企业越多,效益越好,私营经济越活跃的地方,当地农村经济越发达,从
调查的情况看,开办了砖厂、木材加工厂,孵鸡场的生产组可以吸纳几十名农业富余人
员,解决了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经济较其他生产组要宽松许
多。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在未来二十年里,农业从业人员会大幅度下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
力将偏向小城镇和城市。从调查来看,农村中青年大部分在外打工,从事工业建设和第
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为农业富余人员提供广阔的就业
机会,提供更多的支农资金,同时在外打工的人可以把城市的先进的观念,先进技术和
资金带回农村。他们将成为农村经济改观的一股强大动力。同时加快城市化进程也是适
用非农人口急骤增加趋势的要求。
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革命,农村经济发展也将进入一崭新
的时期,从技术支持来看,知识经济的到来,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机械化、自动化程
度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从根本上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从政策支持来看,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将土地承包延期三十年,"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使农业由粗
广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化,国家进一步对农业的扶植,将使农村生产关系顺应和推动农
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经济面向的是又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
附调查情况及结果
调查内容:当地村18户农民经济情况,3个小型加工厂经营情况
调查方式:座谈,随机抽样,资料统计
部分调查结果:
项目 A % B % C % D %
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种植 27.8 养殖 11.2 打工 45.3 经商 16.7
人均年收入 500-1000 11.1 1000-2000 11.2 2000-3500 55.5 3500以上 22.2
最高文化程度 小学 10 初中 66.6 高中、技校 15 大专及以上 7.4
中青年流动情况 常年在外 70 常年居家务农 25
农业技术应用 使用机械耕、种、收 50 种植优质稻 11.1 农业技术新书、杂志5本以上
14 种养殖专业户 11.1
男妇性别比例 30岁以下男性 53.3 30岁以下发性 46.7
住房 红砖房 50% 土砖房 44.4 危房 5.6 人均面积(m2) 14
--
ZZ Z YY ZZ Z 爱 爱 XXXXX QQ Q YYYYY
ZZ Z YY YY ZZ Z 爱 爱 爱 X QQ Q Y
ZZ Y Y Y ZZ 爱 爱 X QQ Y
Z ZZ YY YY ZZ 爱 爱 X QQ Y
Z ZZ YY Y ZZ 爱 XXXXX QQ YYYYY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166.111.162.14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4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