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11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hengchao (班版!等到了!!!), 信区: MSE11       
标  题: 我喜欢郭靖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at Jun  5 22:35:36 2004),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mprise 讨论区 】
发信人: liudn (儒侠), 信区: emprise       
标  题: 我喜欢郭靖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at Jun  5 22:11:25 2004)

从郭靖说起
     我爱看武侠小说,跟很多人一样,尤其喜欢看金庸先生写的武侠小说,
那一十四部(加上《越女剑》应该是一十五部)经典之作,我看了一遍
又一遍。偶尔也觉得挺没意思的,但每当又一次捧起《射雕英雄传》、
《天龙八部》等作品,仍旧像最初一样忘了时间,没日没夜   的看下去直到书尽。
     武侠小说最吸引人的不是武,乃是侠。侠客是人类一种理想的寄托对象。
许多社会不能胜任的事情,人类寄托于侠客去完成;许多人们现实生活中
想做而不敢或者不能做的事情,人们寄托于侠客去完成。金庸小说塑造了
很多的侠客:神武豪迈的萧峰、肝胆相照的胡斐、宅心仁厚的段誉、潇洒
自如的令狐冲、率性而为的杨过,还有大侠郭靖……他们各个武艺超群,
行侠仗义,都做下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又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读来不
觉令人神往,掩卷赞叹不已。但其中又有一位是那么与众不同,他便是郭
靖。
    正如他自己所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郭靖是一位真正的大侠。
时势造英雄。郭靖生逢乱世,身负国恨家仇。倘若不能奋发向上,学成武
艺,不但自己将平庸一生,而且父仇亦不能报,甚或不能自保,“此天下
大机也”。有人说他愚笨,但他却是自觉不自觉地把握住了机遇,并依靠
自己的努力休成正果。算上他的勤劳,可以说他是大智若愚,否则又怎么
能够休成《九阴真经》。他天性中有那种昂扬向上的气概,并不以身外之
境遇而改变,而一心做自己该做之事。当年他与黄蓉游于太湖之上,有这
么一段:黄蓉说起范蠡、伍子胥之事,郭靖说道:“范蠡当然聪明,但像
伍子胥与文种那样,到死还是为国尽忠,那是更加不易了。”黄蓉微笑:
“不错,这叫做‘国有道,不变塞焉,强者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者矫。’”
郭靖问道:“这两句话是甚么意思?”黄蓉道:“国家政局清明,你做了
大官,但不变从前的操守;国家朝政腐败,你宁可杀身成仁,也不肯亏
了气节,这才是响当当的好男儿大丈夫。” 郭靖连连点头。他说不出
这些道理来,但是天性中他就认为这是应该的,并且一直在这样做。华
山论剑之后,蒙古兵犯襄阳,郭靖黄蓉赶去支援,谈及形势之危重,有
以下对话:黄蓉道:“蒙古兵不来便罢,若是来了,咱们杀得一个是一个,
当真危急之际,咱们还有小红马可赖。天下事原也忧不得这许多。”郭靖
正色道:“蓉儿,这话就不是了。咱们既学了武穆遗书中的兵法,又岂能
不受岳武穆‘尽忠报国’四字之教?咱俩虽人微力薄,却也要尽心竭力,
为国御侮。纵然捐躯沙场,也不枉了父母师长教养一场。”黄蓉叹道:
“我原知难免有此一日。罢罢罢,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就是!”以
黄蓉之智或者以她和郭靖的关系,尚且发出“我原知难免有此一日。罢
罢罢”之感叹,可知郭靖之人如何。
    有人想问郭靖和杨过、令狐冲之流的不同。记得左冷禅倡议五岳并派
之时,方证、冲虚来恒山与令狐冲密议:方证问道:“你为什么要阻
挠他的大计?”令狐冲一呆,一时难以回答,顺口重复了一句:“我
为甚么要阻挠他的大计?”方证问道:“你以为五岳剑派合而为一,
这件事不妥么?”令狐冲道:“晚辈当时也没想过此事妥与不妥。只
是嵩山派为了胁迫恒山派答允,假扮日月教教众,劫掳恒山弟子,围
攻定静师太。所使的手段太过卑鄙。由此可见彼之所为,皆出于基本
善恶之念,比之郭靖下列言语,当真有高有下:忽必烈兵困襄阳,武
氏兄弟行刺被抓,郭靖与杨过只身犯险相救,忽必烈劝导郭靖,说他
何必为昏君出力,郭靖站起身来,朗声道:“郭某纵然不肖,岂能为
昏君奸臣所用?只是心愤蒙古残暴,侵我疆土,杀我同胞,郭某满腔
热血,是为我神州千万老百姓而洒。” 伟哉,郭靖,壮哉,郭靖。
又:忽必烈笑道:“两位贤徒前来行刺小侄,郭叔父谅必不知。”郭
靖点头道:“我事先未及知悉,小儿辈不知天高地厚,胡闹得紧。”
忽必烈道:“是啊,想我与郭叔父相交三世,郭叔父念及故人之情,
必不出此。”郭靖正色道:“那却不然,公义当前,私交为轻。昔日
拖雷安答领军来攻襄阳,我曾起意行刺义兄,以退敌军,适逢成吉思
汗病重,蒙古军退,这才全了我金兰之义。古人大义灭亲,亲尚可灭,
何况友朋?”这等见识,又怎么是领一群乌合之众不计后果上少林寺的
令狐冲可以比的。至于杨过,性格偏狭不说,襄阳一战后,便是“神雕
侠侣,绝迹江湖”,以有用之身,行无为之事,便武功盖世,又怎及郭
靖之万一。
    陈墨先生曾经把金庸先生书中几位人物分类:郭靖是儒侠,杨过、令狐
冲等是道家之侠,萧峰是佛家之侠。确是十分恰当。何为儒侠?
    我之理解,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儒侠。何为不可为之事?如太平天国
之李秀成,彼以经世之才,与曾国藩李鸿章两公周旋于沙场之上。彼固
知,天朝之败,势所必然也,然为偿其志,为骋其才,而为那不可为之
事。及至于被兵围金陵,尚亲率三百壮士,妄图回天。事不遂,以其爱
马与幼主,身循大节而亡。如诸葛武侯之六出祁山,图复汉家天下。司
马懿尝曰:天道之不利于蜀伐魏,孔明非不知,彼自负其才,欲力转乾
坤也。信夫懿之论,然我谓非特于此,武侯之逆天而为者,其性之必然
也。何哉?彼感刘备知遇之恩,故欲偿其志以报之也。更深者,彼心中
自以汉家为正统,吴魏皆乱臣贼字耳。亮以臣子之身,敢不殚精竭虑以
勤王事乎?故其征讨天下,乃势之所必然也。是故儒侠之不可为之事,
在其亦必为不得不为之事也。换言之,儒侠者,必为循一定规矩者也。
自然,其所循规矩,自非一般绳墨,必为其心目中之最高理想,其之价
值观也。
    最后,还是听听郭靖怎么说:杨过问道:“郭伯伯,你说襄阳守得住吗?”
郭靖沉吟良久,手指西方郁郁苍苍的丘陵树木,说道:“襄阳古往今来最
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诸葛亮。此去以西二十里的隆中,便是他当年耕田
隐居的地方。诸葛亮治国安民的才略,我们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说只知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最后成功失败,他也看不透了。我与你郭
伯母谈论襄阳守得住、守不住,谈到后来,也总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这八个字。”

※ 修改:·liudn 於 Jun  5 22:21:48 2004 修改本文·[FROM: 219.224.174.23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79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