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12 版 (精华区)
寄信人: chumsdock (微笑服务)
标 题: 党课小组活动 16号文件第四部分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Tue Dec 21 17:14:00 2004)
来 源: 219.224.174.181
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11.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
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
大学的本质要求。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
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
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
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
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超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
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
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
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在几年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情况有明显改善。
12.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要建立大学生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
,定期编写形势政策教育宣讲提纲,建立形势政策教育资源库。国家机关和地方党政负责
人要经常为大学生作形势报告。学校要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
点问题,制定形势政策
教育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13.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
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
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要坚持和巩固马克
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
的指导地位,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科学
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发挥哲学社
会科学的优势,紧密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好
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
作。要结合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精心组织编写全面反映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以及政治
学、社会学、法学、史学、新闻学和文学等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的教材,努力形成以当
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的吴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14.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
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
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
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
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要坚持学术研究无禁
区、课堂讲授有纪律,严格教育教学纪律,切实加强教材管理,在讲台上和教材中不得散
布违背宪法和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论。
※ 修改:·chumsdock 于 Dec 21 17:14:44 修改本文·[FROM: 219.224.174.181]
※ 修改:·chumsdock 于 Dec 21 17:14:54 修改本文·[FROM: 219.224.174.18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6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