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23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apphire (我回来啦!! ), 信区: MSE23
标 题: 香港生活总结(1)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Tue Feb 22 22:07:51 2005), 站内
四个月的时间在清华充其量只是一个学期而已,在这么一个普通的学期中,多数的清
华人通常会认真地重复着前四个月的生活:上课,上自习,做实验,娱乐+郁闷。然
而上个学期,我却幸运甚至有些侥幸的作为我们学校的一名赴港交换生在香港科技大
学度过了短暂却收获颇丰的4个月。或许正像一位正在香港科技大学读博士的原材料
系师兄所说:"新的环境可以很好地打破一个人的思维及生活惯性,促使他/她去认真
思考总结以前的生活。"
从我自己来说,我的确认为自己在这4个月中经历了许多与从前生活不一样的东西,
思考了不少以前从没有时间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应该去认真思考的东西,不管结论是
好是坏,思考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1、学习态度
这一点应该是我此次经历最大的收获了。
在清华里,我们看惯了同学们整日的喊着"郁闷"疲劳的奔波于教室与自习室之间;看
惯了同学们揉着惺忪的眼睛极不情愿的从被窝里爬起来去上早晨第一节课的情景;看
惯了考试前夕一盏盏应急灯在宿舍里努力而又无奈的闪烁的情景……于是"我容易吗
我"成为了我跟同学之间开玩笑最常用的一句话。总之,我们学得郁闷,学得压抑,
学得没有信心。
但是香港的学生完全是另外一种状态--虽然他们的基础远远没有我们的好(因为香港
科技大学在香港只是中学生的第三位选择,而且较优秀的学生都会优先选择读商业)
,但是他们的表现并不比我们这些所谓的"中国最好的大学"里来的学生差,他们的实
验报告更是写得让我五体投地;虽然他们的生活压力也很大(因为他们的大学只有3
年,课程表里几乎没有空闲之说,甚至有人某几天需要从早上9点一刻不停的要上到
下午7点),但是他们给我的感觉一直都是很开心,很享受生活;虽然他们也有让他
们学得哭天抢地的课程(尽管有些在清华学生眼里看来并不算难得不可攀登,但我们
应该注意他们的基础要比我们的差),但是他们会很心平气和的一遍又一遍的请教别
人,即使自己听不明白,也会再去思考或是再去请教,而不是像我们一样感到很郁闷
,一天之内向不明白就大动肝火;虽然他们也有所谓的优生与差生(他们成绩很好的
人会被归为"dean list students"作为鼓励,"民间"也有与之对应的"d-list students
"来开得了"d grade"的学生的玩笑),但是他们身上却有着相同的自信,因为他们很
少拿成绩来相互比较,相反他们认为成绩只是很小很小的一个方面,每个人都可以也
应该为自己所擅长的那一方面骄傲……
于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我开始变得心平气和,我甚至觉得生不起气来。我也上大学后
第一次开始觉得:我似乎并不像我自己想象得那么差。
在清华的时候,我问过无数老师、学长们同一个问题:"一个人的智商是不是能够很
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在科研上取得成功。"他们的回答都是否定,但我从来没
有从心底里真正相信过。然而,当我在香港生活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当我从那里的
教授、学长口中得到相同的答案的时候,我信了。
或许是清华的这种高度竞争的环境让相当大的一部分同学(比如曾经的我)过分注重了
学习,过分注重了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但我想劝与我有着相同不自信的同学:我们每
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每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把我们现在认为的某
些高不可攀的东西作好!学习固然是我们学生的本职工作,我们应该也必须把它做好
,但是倘若忽视了其他的能力的提高,以后付出的代价将是难以计算的。
就像读研是我们的主流选择一样,香港巨大的生活压力及昂贵的学费(本科生学费大
概为4-5万港币,研究生的学费大概在每年5-6万港币 1港币约等于1.06人民币)使
得本科毕业后找工作是香港学生的主流选择。这样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只有那些真
正想做研究的学生才会留下来(通常也是成绩好不用交纳学费的学生)。因而他们的
平均学习劲头应该说是高于我们的,而且学习态度可能也比我们端正(只限于研究生
阶段)。
另外,可能香港学生从小没有像我们这般被考试死死束缚住(毕竟在香港那么一个小
城市里就有着7所大学),大家相互攀比的风气也没有我们这里这么重(比如:你上
了什么大学,我就非要上一个不比他次的,否则自己、家里人或者周围人就会认为他
比我强),因而他们从某种程度上更可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仅仅是社会上
认为好的事情(比如读热门专业什么的)。
不可否认,他们是很现实的:他们会为了以后社会上多条出路而去结交朋友;他们会
为了多些零用钱,或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而作多份兼职。但是我也弄不清出他们为什
么为什么在10天要面对6门考试的时候还可以抽出一个下午去爬山;他们在考试即将
开始时还是兴高采烈的说着一些玩笑--尽管手里拿着厚厚的课件;他们会在平常的时
候play hard,然后再考试前才study hard…….或许就像是一个local跟我讲得那样,
香港人比较喜欢"及时行乐"。他们认为将来到社会上将会面对很大的压力,于是他们
要在大学里充分享受生活。
--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219.224.152.2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0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