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81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w (thermal stability), 信区: MSE81
标 题: 学习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7月08日01:13:20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学习、读书
四年过去了,我还跟刚进校的时候一样是个草包。唯一不同的地方,只是被迫或自愿地
念了些书。不管别人怎样,对于我,要写些东西,就必须写写我读书的经历和感受。
(因为是学生读的书,当然是以教材为主)
无机化学那本著名的教材是及格必须但非读书必须的。数米长的方程式,无比琐碎的性
质,尽情折磨着我脆弱的忍耐力和记忆力,我于是不买教材(嘿嘿,当时这本书脱销了)
,也决不看参考书,以此表达自己对它无比的厌恶和蔑视。造成这种对峙局面出现的原
因,我想是因为初等化学的逻辑性比较差,没法给人一个整体的概念,很多东西都得背诵
,不由人不faint。不过必须补充一句,王致勇老师人挺好,他笑眯眯的样子很可爱,闭
着眼睛写公式代数据的本事也很绝。
普物靠那四本教材敲了几乎所有新生一笔。因为没有什么新鲜内容,我有点失望。至今
唯一能够记起的场景是:王凤林老师在前面做实验,转着轮子演示进动现象,我们一帮
人在后排起哄,喊着:“好——!好——!再来一个!”像看杂耍似的。不过,第二学
期顾校长接手的那几节课程无比精彩,什么Dirac符号,变分原理,还有能带结构的最初
概念,都是他给我引进的,至今还可以回忆起他穿着大皮夹克在讲台前评点古今、神采
飞扬的一幕,可惜时间太短。
微积分和线性代数,两门基础数学课程,只能用美来形容。数学思想的深刻,数学方法
的精巧,其本身就能带给人无穷享受,是不需要老师讲述过多内容的。当黄宏选老师把
Newton,Gauss,Stokes三个公式合而为一的时候,在我内心深处引起的震撼,我很难形
容,但我清楚地记得,那天坐在我前排的picher转身向我喊了一声:太美了!是的,太
美了。美中不足呢,嘿嘿,我太懒,虽然这两门课程都上了两个学期,但什么基米多维
奇,高数辅导,我都没有借到过,因此也没有看过哪怕是其中的一本,就昏昏当当下来
了,结果也是活该,没有满意的分数。
量子与统计是徐湛老师讲授的,他在休息期间给大家播放flash,我印象极深,那时候我
总怀疑,是不是搞物理的多少都有些童心未泯。徐老师深谙教学之道,讲课极有热情,
声音抑扬顿挫,并辅以丰富的肢体语言,真绝了。无论多么深奥复杂的内容(比如崔琦
的激光冷却技术),他都能够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以特有的相声演员的方式,引导我们接
受。顺便扯远点,在一次徐老师主持的林家翘先生的报告会上,由于徐林二位都已经谢顶
,可以看到两个闪亮的圆弧在讲台上交相辉映,也算是一道风景。我当时就怀疑谢顶是通
向智慧的必由之路,后来想起seabay曾经尽斩万千青丝,也不过如彼,就断了给自己头发
动手术的念头。
固体物理由韦丹老师讲授。它的难度不很好说,其实很多东西只要我们不排斥它,主动
地思考,就能够闹明白,这个也一样,——需要特殊智力的东西并不多。这门有趣的课
程和这位可爱的老师,对于我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们让我重新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在把许多宝贵的东西丢掉很长时间之后,我重新找到了自己。
其它的课程,内容流于技术性,我多不大喜欢。讲课的老师虽然很多都是非常可敬的,
但本节以教材为主线,就不多说了。
当然,大学期间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利用课余时间翻看闲书,着实长了不少见识,也使自
己眼界多少有所开阔。有时候也会想,能够自由自在的看书,对于我恐怕是最好的教育
方式。只是有一点,我做事情往往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看书也很淘气率性,这就注
定了我不会真有收获,通常只是浮在文章表面,只能够看到些花哨的东西。在这点,我
很佩服picher,他一方面兴趣广泛,另一方面又有好的学习方法,实在值得我好好学习。
--
她笑的时候,我看着她微微翘起的嘴角和微微扬起的短发......
就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
※ 修改:·hw 於 07月15日20:40:18 修改本文·[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来源:·听涛站 bbs.tingtao.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1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