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81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enlioy (秋天来了,一群大雁往南飞), 信区: MSE81       
标  题: 五兄弟造桥记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Mon Nov  3 00:56:50 2003), 转信

司马南:兄弟造桥记 
 
 

 NEWS.SOHU.COM  2003年03月06日18:19  搜狐视线 
 
 
  土塘村,位于燕子河乡。

  燕子河乡,位于金寨县。

  金寨县,以恶穷咸使皖北闻之。

  土塘,其山虽辟,尚梗湍流。其林河,古来山峡中独行之。枯季,若窄溪瘦水膝下疾
走;逢汛,浑浑阔三百尺,汨乎混流,顺阿而下。

  土塘,并邻村,众庶千余,受阻于河,摆舟不得,迫而涉水,严冬亦如此。古及今,
泅水而亡者,不可考焉。年有秋水旺季,土塘乃与世绝。

  男丁五人,尹姓,祖居土塘,父母偕亡。其聪而和,壮而仁,孝道至淳,农耕技艺习
无不精。平日,劳作于河边薄田之上,承古风助人,每遇老弱病者,皆背负之,不取分文
,远近闻名。

  何以乃尔乎?伯氏尝说与人:予尚年幼,祖母涉河而亡,今欲孝而祖母不在,至悔至
痛焉,行小善以及人之老也。

  泽民三年,仲氏代运畅言:以我兄弟至诚恳恻之心,力行而为之,造桥有何不可?众
和,然也。复曰:苟成私利,不顾乡患,可欤?对曰:不可。乃询之,十数万银两可也。
兄弟盟誓:打工造桥,告慰先祖造福乡邻。

  遂离乡背井,忍辱负重,劳作不已。是年,所余无几。逾六年,赚取银两,竟近二十
万,爰大兴土木于河上。

  泽民九年,桥雏形见,村民望眼欲穿。然中华水患四起,官兵屯长江抗洪,泽民镕基
亲征。其林河亦如暴怒狮吼,肆虐不已。农历五月十四,四拱失之有二,桥面尽陷波涛。
五兄弟伤心欲绝,伏案悲鸣,不忍猝闻。

  亡其财,破其梦,智叟咍,远邻谤,十数日,耿耿不寐。

  疑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乃弃之。

  五月十八,二嫂肾疾,巨痛呼天,然水大无奈,悲而议之:兄弟齐心,讨银两重造。

  志在造桥,居处恭俭,十年无荤。村民为诚意所动,时有米菜一筐一瓠接济,十元八
元相助。邻人刘某以城房抵押资助两万,村人出义工过百,兄弟日夜于桥上,工程显进。

  不虞所聘师傅技不过关,桥拱又塌,其声若闷雷,夜半动魄惊心,季弟至今夏日闻雷
惶怖。

  季弟欲弃,伯氏苦劝之。仲氏代运掷地有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造桥圆梦,不虚
今生也。遂复工,不及足月,杉木梁先曲而后断,桥复陷水中。观成型拱面飘落,一片轻
尘始扬,其心若死。

  桥亟隳有三,举债累二十万余,实无以为继。四、五弟再次流落外乡打工,余三者望
滔滔河水悲问苍昊。

  移太行王屋,神仙为愚公一家所动,爰下凡移走大山,兄弟壮行盖亦感天。官府闻之
,拨银十万;四海父老捐助十万;滇富贾某公泣赠六万。另有水泥若干镇上划拨。银两仍
不足者,兄弟再赊之。村民义工踊跃异常,妯娌无怨赶月披星。

  锦涛元年春日,豁若天开,桥始有成,取名“圆梦”。

  圆梦桥,长三百尺,高三十三尺,阔十五尺,长跨四拱,亘雄虹之长梁凌于峡谷之间
。行人见之,莫不嗟叹。观者诧曰,五农夫协力为之者欤?

  历十数年打造之桥,或因二者入史:一者,通车之日无车可通焉;二者,仅为众庶千
余而泽留后世焉。

  梦得圆,还债迫。

  不顾音词舒闲清切,无暇左右叹赏啧啧,兄弟饮酒畅怀,盟誓一而再者:结游他乡,
同心打工,乞圆小康。

  癸末正月,闻此故事,继之得见憨直尹家兄弟五人:代朝、代运、代伍、代春、代滨
,皖北觥觥,竟不虚也。掬老泪一捧,呜呼!

  信度之:兄弟造桥与愚公移山、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类寓言故事同为民族文化基因
,镜鉴照人,必百世留芳,举大名耳。

  是以,不计工拙,谨记之。

  知不可为而为之,兄弟打捆,黄土成金兮。

  民自为若天为之,愚公遍地,四海归心兮。
 


--

我滑移,我孪生,我是刃型位错。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166.111.172.25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