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81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ahn (踏平坎坷人未老), 信区: MSE81       
标  题: 20天救回11条人命 长江大桥上的“生命”守望者 (转载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Tue Nov 11 23:17:08 2003), 转信

2003年11月11日 09:30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
周刊》)

  20天里,南京人陈思在长江大桥上救回了11条人命,但他这种近乎单枪匹马的行为
,绝不是自杀救助的最好手段。如同陈思所言,我们还需要社会性的自杀干预机制

  本刊记者/李剑敏

  11月2日,星期日,南京长江大桥南侧桥头堡。

  南京市民陈思一如既往在这里守候。川流不息的各式车辆扬起阵阵灰尘,高分贝的
汽笛声汇合成一个令人震耳欲聋的声场,其间飘散着刺鼻难闻的汽车尾气。

  从9月19日起,每个周末,陈思都要在大桥南堡附近活动,义务从事自杀救助。常
人在这里呆上一两小时,就会浑身难受,陈思却一直要从早上8点干到下午5点。

  20天里,陈思救回了11条人命。

  善待生命每一天

  作为沟通长江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南京长江大桥因其声名显赫、自杀成功率高,而
成为众多轻生者首选的自杀圣地——大桥七八十米高,从这里往下跳,无论是掉到坚硬
的地上,还是落入柔软的水里,几无生还的希望。

  据不完全统计,从1968年大桥建成至今,已有1000多人在此自杀。大桥派出所民警
介绍,从今年3月到6月,仅他们出警的、有明确记录的自杀者就有47人,其中获救或被
阻止的35人,12人死亡。

  陈思与长江大桥同龄。一家三口,女儿已7岁,家里开了一间烟酒铺,生活够不上
富裕,但还算温饱。几年前陈思就开始动了这一念头,今年9月10日首个“世界预防自
杀日”,一名身上装满了金银财物的男子从大桥上跳下,当场摔得像肉饼一样,这终于
让陈思下定了决心。9月19日,他扛着“善待生命每一天”的牌子走上了大桥,劝阻轻
生者。

  大桥上游人不少,自杀者混迹其中,让陈思难以辨认;马路上车流如织,红绿灯有
时派不上用场,很难穿行,也为陈思增加了难处。但几天下来后,陈思很快积累了一套
辨认轻生者的经验——只要看到有人在桥上来回晃动或趴在栏杆上不动,一脸无奈,内
心显得非常矛盾,陈思就会主动走过去聊天。陈思说,心里有事的人在神态、气色、步
伐和举止上,都和常人不一样。陈思还发现,女性自杀者一般都往水里跳,男的则选择
水泥地面。

  除了每个周末上桥,陈思还对外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和家里的电话,免费从事心理咨
询。至今已有不止两千人打过电话,最长的能说三四个小时。陈思的手机费从每月50块
钱左右涨到了三四百元。事情传开后,不少志愿者加入了他的行列,南京有7人加入,
上海有10人。

  陈思的妻子在一家运输公司打工,公司老板听说陈思的事后,周末就给她放两天假
,但从周一到周五,家里的烟酒铺还是要陈思自己打理。这几天陈思上不了桥,就分配
有空的志愿者上岗。

  在桥上多苦多累,陈思都不怕,他担心的是志愿者们。他想尽量为志愿者们争取好
一点的条件。桥头堡上也有些闲弃的房子,陈思曾向有关部门借用,但一直没有结果。
而每有义工加入,陈思都要先上课,教他们如何识别自杀者、怎么自我保护。

  陈思对此深有感触,一次他将一名男子救下后,不料对方反倒对他恶语相向,甚至
要动手打人;一次险些被一位有些疯癫的女子抱着一块跳下去,对方笑嘻嘻说:“跟我
到阎王爷那里做免费心理咨询吧!”当即把陈思吓出了一身冷汗。

  感受到单枪匹马力量有限,同时为了给轻生者提供交流的空间,陈思说他已经注册
了一个网站,目前正在请人做网页设计,不日即将开通。

  在陈思救过的人中,有两人让他印象最为深刻。

  一位是徐州的中年妇女,她丈夫原来是徐州一家建筑公司的经理,去年因债务纠纷
犯了死罪,儿子也被判了17年,所有财产全部被没收。更让她绝望的是,她的养父母怕
受连累,9月份到法庭要求与她解除收养关系,把她彻底推向了死亡的深渊。9月22日,
这名女子上了大桥,在即将跳下之际,被飞奔而来的陈思一把抱住。纠缠了十几分钟后
,陈思才把她从桥栏上拉了下来。

  当天晚上,陈思把她带回家中,为她准备了一顿丰富的晚餐。赶巧的是,第二天是
她的50岁生日。陈思说,这名女子重生后激动的表情他一辈子也忘不了,“当时,她咬
了咬自己的手指,以为是在做梦”。5天后,通过电视台,陈思为她在一家酒店找到了
一份工作。

  记者在南京见到这位女士时,她气色不错,言行举止也颇为干练。她说,那天她在
桥上转了一个多小时,脑子里一片空白,迷迷糊糊跟陈思回家后,发现陈思的家只是一
室一厅,房子很简陋,一点不像有钱的样子,在家中,陈思又开导了她两个多小时。直
到这时,她才完全相信了陈思,并为之深深感动。

  另一位女人的经历则让陈思唏嘘不已。9月28日上午,陈思在南堡附近解救了一名
准备轻生的年轻女子。那名女子在经过劝说后,神情正常地和陈思告了别。没想到的是
,当天下午这名女子又转了回来,并在离陈思三百米远的地方跳入江中。由于离得比较
远,陈思抢救不及,只能眼睁睁看着她坠落。

  “由于下落速度很快,她的身体砸到水面后,又往上弹了起来,最后才刺入水中,
这情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陈思说。

  来自社会的反映也让陈思悲喜交集。很多人发短信,说“陈思等于活雷锋,活雷锋
等于傻蛋”,也有人说“你小子是在沽名钓誉”。

  另外一些事则让他哭笑不得。有电视台报道陈思时,不经意将他的烟酒铺拍了下来
。结果有人趁周末他在桥上时到店里捣乱,拿了东西就走,并威胁他妻子说,如果不给
,明天就去跳长江大桥。

  更让陈思伤心的,是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的态度。他们说他是吃饱了撑的,尽添麻烦
,因为一些自杀者被解救下来后,都要送到他们那里登记安置善后,无形之中增加了他
们的工作量。也有一些部门给他打过电话,问他有没有什么信仰,家在哪,做什么的,
但此后就没有回音了。陈思说,“国家那么大,政府肯定有力不能及的地方,民间的声
音应该更大一些。”

  在交谈中,陈思多次强调了单亲家庭的背景。他和妻子童年不幸,都生活在单亲家
庭中。他的父母亲很早离婚了,妻子的母亲则在两岁时就去世。或许由于这一缘故,让
陈思夫妇历尽了人情冷暖,也让他们多了些爱人之心。

  只是陈思真的能像他说的那样,坚持下去,毕生做一名长江大桥的“生命守望者”
吗?而以他自己微薄之力,他又能守望住多少生命呢?


  编辑:李淑国


--
                                       -----
--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166.111.162.3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