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81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cher (没有思想的日子), 信区: MSE81
标 题: 毕业总结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6月25日22:43:53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发在这里,省得忘了
毕业总结
就要告别生活了四年的清华园了,感觉很复杂,是欣喜?是留恋?还是失落?我想各种
感情都有吧。
18岁来到这里,走出去的时候已经是22岁了。四年来,我的思想应该说成熟了不少。从
刚刚步入大学的懵懂少年,成长为有见地、有抱负的青年,其间的路是漫长而又曲折的
。思想上的成熟,不仅来源于知识的增加,更多的来自眼界的扩展和经验的积累。通过
和各种各样的人、方方面面的事打交道,我懂得了什么是真诚,什么是虚伪;什么东西
值得珍惜,什么东西不值一提;我明白了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处理矛盾。
同时,我也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自己,看到了身上的种种缺点,明白了做人应当真诚、谦
虚,做事应当严谨、刻苦。我也为自己身上保有的诸多优点而自豪,聪明、热情、坦诚
、实事求是。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反省,不断的审视自己,这正是人进步的动力。
身在校园,心系天下,几年来我始终关注着国际舞台的演替和国内社会的发展。对于世
界的认识,不再象中学生那样只有热情与好奇,没有冷静和分析。国际的形式不象原来
想的那么好,但也并不可怕。国内矛盾重重,但我们正在一一解决。问题并不可怕,可
怕的是我们看不到问题。有问题,解决之,中国才会进步。何况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没有问题才另人奇怪呢。总之,对于国家,我持谨慎而又乐观的态度,我希望自己能
够参与到祖国的建设中去,尽自己虽然微薄但却不可缺少的一份力量。
大学期间,另一大收获,就是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几年来的愿望。我早在高中
的时候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由于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始终没能获得批准。终于
在大四即将离开的时候,完成了这个心愿。能够入党,我有点惊喜,因为我深知自己距
离一个合格党员的标准还很远。这次能够加入组织,除了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外,很大
程度上是得宜于辅导员的器重和同学们的支持。虽然刚刚入党就要出国,但我希望自己
能在国外继续关注党的事业,即使不能马上参与其中,但将来学成归国一定要加倍努力
,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
除了思想上的进步,我在学业上也有很大的进步。这些不仅仅表现为连续三年获得清华
大学的奖学金,更主要的是自身学术修养的提高。我不仅在自己本学科的专业课程上取
得了良好的成绩,而且大量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从社会学到人类学,从生态学到各种
人文学科,在大学期间我共修了230个学分的课程,而且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知识的增
多不仅仅是简单的堆积,而是知识网络的完善与拓展,这对于个人素质的提高,以及今
后科学研究思路的拓宽都将是非常有意义的。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还是比较满意的。这
主要得益于课堂上的高效率,我尽力听好每一节课,尽可能多的将知识消化在45分钟之
内,这样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东西。
清华大学的本科生教育使我受益匪浅,但还有美中不足之处。比如象生态学、普通生物
学、大学心理学这些对于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课程都没有列入必修,甚至没有开设。
而有些课程,比如环境保护概论,可以说是形同虚设,几乎学不到什么知识。所以我希
望校方能够在课程的设置上多下些工夫。
下面谈谈社会工作吧。我想自己还算是比较积极的一批人。大一到大三连续在班级中任
职,而且还参加了学生电视台、校棒球队等活动。说实话,这些东西确实牵扯人的精力
,尤其是大一的时候,但是回过头来看看,觉得还是值得的。各种社会活动能够锻炼我
的能力,培养自己安排时间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并且很多事情都能在整个一生中留
下深刻的印象。唯一遗憾的是有的时候不能坚持下来,回想起来难免有些惋惜。我觉得
清华大学学生活动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目的性太强了,很多人参加活动都是抱着捞资本
的动机,因而也就不够投入,这无疑会影响活动的质量,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同学们的参
与热情。
最后想说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实事求是。我感觉在这所大学里面从上到下弥漫着一股急功
近利的气氛,各项工作都不够塌实。举例来说,我们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但却提出
了在十年内建成的不切实际的口号。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大跃进时期的种种做法。平心静
气的看看,不要说世界一流,就是在亚洲我们也不是相当当的呀。所以还是要从长计议
才是办法。再说了,建设大学和建设大楼是不一样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为一流
大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还是踏踏实实的一步步前进才是正途。
人之将别,其言也善,如果这篇文章能够被掌事者看到,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吧。
别了,我亲爱的清华园,
--
风中之影
※ 来源:·听涛站 bbs.tingtao.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