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81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enlioy (高级位错), 信区: MSE81
标 题: 人物访谈-孙韬(材思第三期)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Mon Dec 15 18:18:27 2003),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mmun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luwang (热情 ̄奋进), 信区: communist
标 题: 人物访谈-孙韬(材思第三期)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Fri Dec 12 14:03:23 2003), 转信
孙韬,1979年生,辽宁人。1998年考入清华大学材料系,2002年开始在陶瓷国家重点
实验室攻读硕士。曾任:材81班团支部书记,学习委员,校科协竞赛事务部部长,校
科协副主席,材料系党建辅导员,校党代会学生代表。曾获奖励:新生三等奖学金,
清华大学学业优秀一等奖学金(新鸿基奖),社会工作三等奖学金,社会实践三等奖
学金,"12.9"奖学金,"蒋南翔"奖学金;军训优秀学员标兵,社会实践个人银奖,清
华大学挑战杯三等奖(人文组),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党员,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
兵,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北京市优秀毕业
生。
师娅(以下简称师):作为党员,在学习之余,可能会更在以自己人格塑造。你是如
何看待党员的人格魅力的培养的?
孙韬(以下简称孙):作为一个党员,首先应该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这个是很
重要的。但是不一定每个党员都要在学业或者社会工作上有多突出,只要努力去做,
有一股精神在就好了,至于能否在同学面前短期内就表现出非凡的成绩,这个并不重
要。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看中的品质,比如有些人觉得学习好就什么都好,有些人觉
得有组织管理能力的人很厉害。成为每个人的要求的那种"能人"是不太可能的,所以
说党员自己要有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并能为了这个目标不断的拼搏。一个积极向上的
人必然会带有"人格魅力",去感染身边的人。
师:我非常崇拜你在清华几近完美的发展。影响你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党员的
身分起了多少作用?有对你影响特别大的老师吗?
孙:我并没有在清华取得如何的成功,更谈不上"完美",在清华只是求学的过程,是
充实自己,塑造自己的一个阶段,谈"成就"和"成功"还为时过早,呵呵。
大学阶段确实有一件事情对我的影响很大。那还是在大一上学期,我们期中考试只考
了《微积分》一门课,我的成绩非常糟糕。知道成绩那几天我很沮丧,整个人昏昏沉
沉的,在中学建立起来的自信一下子全都毁了,而且那会作为班级里唯一的党员,觉
得压力非常大。后来我参加了全校新生党员大会,会上清华原党委书记方惠坚老师讲
了一句话给我很大触动,他说:"在清华你们不要和别人去比较,应该和自己比较,
我们要
求大家'各按步伐,共同进步'。"最后那八个字我记得最清楚,我也一下子轻松了许
多。压力小了后,我就可以静静的想些事情了。我发现这次之所以我觉得非常难过,
是因为我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太丢人,而不是因为我没有学好这一阶段的课程
。其实在中学时自己能保持好成绩也主要是因为自己比较好胜,总想争第一,这样自
己会觉得比较有面子。抱着这样的学习态度很容易就出现现在这样的情况,偶尔自己
考不好一次考试就受不了。后来,我就集中精神来想"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
得到的答案也并不复杂:一个人出生时什么都没有带来,辞世的时候也将什么都无法
带走,评价一个人一生成功与否,不是看他带走了什么,而是看他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求学是一个"索取"的过程,我们应该将这些知识内化、加工,然后在将来反作用于
社会,学习的目的也就是为"奉献"做准备。像考试成绩带给人的情绪波动,放在一个
人一生的尺度来看,用"为社会奉献"这样的目的来衡量,会显得非常渺小。作为"党
员",奉献的意识应该更加强烈与清晰。那时候我也是因为经常参加组织生活,在辅
导员和其他党员的感染下,才形成这样的认识的。
师: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信仰危机,现在有许多党员已经丧失了最基本的信仰,对于
我们青年党员的当心培养和信仰你有什么看法?
孙:现代社会信仰危机的出现有许多历史原因,比如我们父母那一代经历了文革,经
历了下岗,命运的不公可能会使他们失去对执政党的信任,进而失去信仰,我们作为
子女也必然会受到影响。我感觉一个人建立信仰可能在两个阶段实现,第一个阶段可
能是在一个人知识储备,社会阅历都很不丰富,
只受到单方面宣传的情况下,这个时候比较容易建立信仰,就想我们小时候信仰共产
主义那样,但其实这是一种亚稳态的信仰,很容易出现危机,甚至崩溃。第二个阶段
是在一个人经历了好多事情以后,从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中建立起信仰,这种信仰是很
稳定的,基本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了。而我们现在的青年党员可能处在这两个阶段之间
,阅历不深,但又有相当的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这个时候我们会不断重新评价
儿时的信仰,更会发现里面的许多问题,所以,我们很容易采取"取反"操作,全盘推
翻以前的信仰。坦白的说,我自身也正处于这样的阶段。但是我一直比较注意两个问
题,希望我们的同学也能够想想:第一,我们不要认为自己现在什么都懂了,将什么
问题都看得很清楚了,毕竟我们的社会经验还非常少。我们还是应该多了解,多学习
。第二,不要将宣传某种信仰的组织或人等同于信仰本身,毕竟信仰是一个人自己内
在的东西,是应该有我们自己经过思考而建立。看到宣传这种信仰的他人出现问题,
就怀疑自己的信仰是不合理的。
6.党员与出国似乎是有点矛盾的,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入党和出国并不矛盾,可能在某些形式和程序上会有点矛盾,比如不能定期参加组织
生活等等,但是党员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思想和灵魂层面的要求,这个和是否出国没有
关系。只要党员在国外同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上进,和在国内没有什么不同。
--
思念+热情=生活
※ 修改:·luwang 于 Dec 12 14:03:49 修改本文·[FROM: 166.111.162.62]
※ 修改:·luwang 于 Dec 13 21:07:46 修改本文·[FROM: 166.111.162.62]
※ 修改:·fenlioy 于 Dec 15 18:21:11 修改本文·[FROM: 166.111.76.58]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166.111.162.6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