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83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aha (等待……), 信区: MSE83
标  题: 古晋祠三绝并立,难老泉杳无声息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10月10日16:15:31 星期四), 站内信件

经过临时加车一夜的颠簸,一行五人来到了太原,此行的第一站。

下火车买了份太原地图,剩下的就是填饱肚子的问题了,

非常失策地在火车站吃了一顿源于三晋大地的刀削面,

综合评价:14食堂的好吃一些。

有直达晋祠公园的客车,车上人不少,好在起点在火车站,一路上都是作着。

晋祠前面是晋祠公园,须先穿过公园才行到达真正的景点——晋祠博物馆。

公园原来是售票的,不过现在已并到晋祠门票中。

门口不少小贩说把我们送过公园,幸亏没有听信,十分钟不到的路程哪里用得着面的?

在晋祠门口吃了一点当地的一种小吃,名字忘了,总之是非常之难吃!

晋祠门票40元/人,没有学生票,我们正在犹豫中……走过来一个人跟我们答茬,

他答应带我们进去,之后再送我们到平遥,不过感觉价钱有点高,

谈了半天,觉得还是比自己进去再去平遥值一些,于是就答应了他。

搭他的车从生活区进入了这座闻名遐迩的古祠。

晋祠是山西人民为了纪念他们的老祖宗武王的儿子姬虞修建的,

在北魏郦道元的名著《水经注》上已有记载。

年代久远,古木参天,特别是一株株古树,植于周朝,以经历数千年的风霜,令人赞叹。

我们请了一名导游,从戏台开始一路领我们过献殿、铜人、鱼藻飞梁、圣母殿、

水母殿、难老泉,我们自己又在后山、傅真祠、王家祠堂略作游览。

献殿系元代所建,为全木结构,未用一根铁钉,现在的献殿是维修过的,

不过仍是将当年的木料标号取下,又按照原结构重新搭建,保留了原来的风貌。

献殿多用于祭祀,里面通风好,温度低于外面,据说供品可以存放几天而不变质。

接下去是四铜人,比例有点失调,不过都赋予了美好的传说,姑且留个影吧。

鱼藻飞梁也是经过翻修的,已不再是当年的全木结构而以水泥维护,

跨过这古代的立交桥之后就是晋祠三绝之一的圣母殿侍女像了。

圣母殿巍峨壮观,年代久远,殿外所悬的匾额更是前所未见的数目众多。

殿外廊柱上盘旋的木龙非常吸引人,顺柱而上,刚劲中不失灵巧。

圣母殿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在门口就加了护栏,根本不能进去,

只能在外面远远地的欣赏这闻名于世的侍女像了。

看不清的时候极大地体现了导游的重要性,她将每个仕女的身份和特征都讲述一遍,

很是有趣,尤其是“双面佳人”的彩塑,更令人印象深刻,

不过站在殿外的我们是无法欣赏到她悲戚的另一面了。

圣母殿的北侧有三绝之一的周柏,匆匆摸了一下“龙眼”之后就离开了。

从后山会转到难老泉——最后一绝——被直径三米左右的大井围住,

匾额上书五字:晋阳第一泉。可惜里面被游人扔了n多钞票和硬币,大煞风景。

据导游讲文革时候还有10立方米/秒的水量,现在已然只剩下涓涓细流了,令人惋惜。

不过下面用自来水冒充难老泉汩汩而流,也算能保留了不系舟、三七分水处这些景致。

之后看了一下“太原王氏”的王家祠堂,开车的就来催我们了,很不爽。

后来才想起来这里还有当年李世民起兵处的“龙脉”,可惜没能见到。

出了晋祠,坐上车子就向平遥而去,下面的旅程又是怎样的呢?

--
生,非我所能;死,非我所愿;
但是我们可以把握生死之间的时间
※ 修改:·haha 於 10月10日16:15:22 修改本文·[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来源:·听涛站 bbs.tingtao.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 修改:·haha 於 10月10日16:16:22 修改本文·[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转载:·听涛站 bbs.tingtao.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6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