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83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aha (等待……), 信区: MSE83
标 题: 逢人潮别平赴介,入王宅墙高屋靡
发信站: 听涛站 (2003年02月22日23:22:41 星期六), 站内信件
早上醒来,看一眼门票上还没打孔的几个景点,日昇昌票号和平遥县衙是无论如何不能
错过的,不让进的话哪怕给门口的塞钱也一定要进去看看。打定了主意就向平遥县衙出
发了。
从今天开始就可以逐渐领教旅游黄金周的威力了,县衙内用游人如织来形容决不为过,
不过我们也随着汹涌的人潮顺利流进了这座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政权核心。所谓读
万卷书行万里路,其间的乐趣正在于书本上的知识同游历中的经验相为印证又互相关联
,让人意兴昂然。来到了曾在电视上和书中无数次提到的县衙,穿梭于大堂、二堂、三
堂、师爷房等地确实很有趣味。只可惜游人太多,只能做走马观花的浏览,也多少有些
遗憾。
县衙占地相当大,里面的院落宽敞气派,在这拥挤的县城里显得更加气魄十足。作为县
太爷的生活区,还配有花园、水池,清新雅致,在这一片青灰之中更显得生机盎然。县
衙里面展出的圣旨原件也是我头一次看到的,算是长了见识。各厅堂悬挂的对联匾额也
都很有讲究,特别是一副对联的两个字的变体饶有趣味,上联中"愧"字去掉了鬼字上面
的一点,下联中"民"字多添了一点,这一增一减的两点在告诫为父母官者做事惭愧少一
点,为民多一点,可谓用意深远。另外审理民事案件的二堂正对面是大堂的背面,正对
着青天大老爷的地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也很有意思:"天理国法人情",短短六个字可谓囊
括事件至理,也是中国古典世界观的浓缩。
11:30的时候大堂开始升堂表演,拥挤程度不让春运高峰的检票口,倒是有点地方戏的
感觉,我跟good在退堂之前仓惶而出。在大堂前面的广场两本陈列着不少旧时的名人题
字,虽谈不上自成一家不过也都苍劲有力,相比之下现在很多领导题字就根本拿不上台
面了。
出县衙之后在古民居博览苑略作停留就直奔日昇昌票号了,也可以说平遥最令我神往的
地方,这个曾经代表过一代晋商的辉煌经历和山西极富时期的小小院落,这个曾在一个
多世纪前我们这个煌煌大国的经济中心。
日昇昌因为地方小人就更显得密集有加,以至于到了想在日昇昌的匾额下留个影都相当
困难的地步了。日昇昌和日新中票号比邻而建,内部相通,两家票号也是一家掌柜两块
牌子而已。票号里面介绍了票号的起源、发展、衰落的过程以及票号的运作方法等基本
知识,还分别介绍了清末时期北方票号最为强盛的平(遥)、祁(县)、太(谷)三地
票号的特点和代表票号。想起来曾在高阳所著的《胡雪岩》中读到过关于北方票号的介
绍,当时竟将太当作太原,今天才算得到澄清。
票号中关于雷履泰的介绍很多,这位中国金融业的创始人的很多事迹确实很让人景仰,
而日昇昌七代经理人苦心经营,历时一个世纪的风光景象更是让人叹为观止,若不是国
运衰败,日昇昌能否成为中国的摩根-斯坦利呢?参观时了解了不少晋商先进的经营手段
,如股份制、非资金入股、重信用、形成联合经营的金融集团以及先进而完善的人才选
拔办法令人称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不过也存在着过于封闭,人才交流不畅等缺点
,容易形成"武大郎开店"的现象,这又使我想到了前面提到过的封闭心理,不知道是否
有一定的联系呢?
在人潮中游完了日昇昌,仍是意犹未尽的感觉。带着这种意犹未尽离开了平遥,对这座
文化古城的一些思考放在后面,继续按照行走路线介绍在灵石王家大院的所见所闻吧。
从平遥火车站搭乘小客来到介休,到了之后拒绝了小客司机"帮忙找车"的热情,下车稍
作打听就找到了直接开到王家大院的11路公共汽车。
王家大院位于灵石和介休之间,从两个地方都可以到达。就像它的名字反应出的一样,
大院的主人是太原王氏的一支,几代居于此地,在清代达到鼎盛,其规模和工艺堪称北
方民居的极品。目前开放旅游的主要有高家崖和洪门堡两大景区,中间有一桥相连,其
中高家崖建期略晚,但更为奢华。解放后王家大院分给当地农户居住,直到1996年才将
农户迁出,从97年开始正式开放。
大院依山而建,远远望去有如一座围城土堡。先进入的部分是高家崖,我们跟随着一位
pp而且很认真的导游小姐开始了对这座艺术殿堂的探访。其实我们并没有付给她导游费
,只是跟着交费的游客蹭导游而已,不过她一直那么认真,不厌其烦的回答着我们这些
并不是她真正顾客的问题,看她讲得辛苦我递上的水都没喝让我们更觉歉意。上面是题
外话,姑且表达一下我对这位导游小姐的感谢吧。高家崖又兄弟两人修建,他们同时为
官,比邻而居,两处建筑格局是相同的,但由于品级不同采用了不同的门楼和影壁,品
级高些的弟弟三开间的门楼更具气派。门楼上刻有砖雕,嵌有木雕,不但精美而且包含
了很多吉祥的寓意,这也是中国建筑中一个重要的特征。进门之后在正院内房屋排列方
式类似四合院。居室为窑洞形式,在当地富户多居于这类砖窑中。建筑上几乎所有的地
方都被精心装饰过,在窗户、柱石、门前石、楼梯扶手等出随处可见刻功极为细腻的石
雕和砖雕,让人流连不已。大概我生活在地广人稀的东北吧,总是觉得这里房间虽多,
装饰虽华丽,但总体感觉太局促了,给人的感觉有些不畅。
私塾三元书院的大门也很别致,四周装饰成竹节的形状,用四条石头拼成,天衣无缝非
常巧妙。这种细节如果不跟随导游的话确实很难欣赏到。高家崖之奢华真是前所谓见,
让人瞠目。穿过大桥之后就从高家崖景区来到了洪门堡景区。洪门堡规模更大,整体规
划的更强,整个院落形成一个大大的"王"字,依山而上,还配有龙头、龙尾等建筑,不
过是比较隐晦的,否则肯定是僭越的罪过,要满门抄斩的。不过这边的建筑相对要朴素
一些,但建有小小的花园,很是可爱。
王家宋代兴起,清代到达极盛,前前后后延续十几代,堪称奇迹。不过官阶都并不甚高
,说明子孙天资并非万里挑一,确能取得这样的满门兴旺,跳出了三代而衰的规律,各
中原因值得玩味。
天色渐晚,出洪门堡正门后在高可敌城的巨大影壁前留影之后就返回介休了。林大的师
妹要先回北京,我们则要去壶口瀑布于是在介休分别了。从介休到临汾的火车只有两个
小时,一路说说笑笑就到了。走出夜色中的临汾站,找了一个招待所,男生6元一夜非常
便宜,那个屋子居然放了40张床,不过只有几个人住而已。
--
be be active everyday.
※ 来源:·听涛站 bbs.tingtao.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9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