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83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pirit (in bottle|开始论文吧..), 信区: MSE83
标 题: 结婚的嫁娶—傈僳族民族札记(2)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Thu Jul 15 20:50:43 2004), 转信
嫁娶就是结婚的一个完整过程,民族地区这个传统一直保留着,迎亲、接亲、送亲
的过程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傈僳族最短大概需要4天.
在云南,少数民族区别与汉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群居地点的选择. 在云贵高原起
伏跌宕的群山里,汉族一般都居住在群山围绕而成的坝子里,依河而居. 而少数民族村
落则根据不同的群居习惯呈阶梯状分布在群山中.和我们风俗习惯类似的傈僳族(傈僳族
本事还有白、花不同的支系,我们属于花系,显著的特点是女式服饰的长裙膝内侧以上
用不同颜色的面料缝合成)一般都居住在半截山中 (这儿的山不同于北京的香山),一般
从山脚,也就是有河流的地方,到我们居住的地方大概需要爬2h. 再往上在高寒地区的
一般就是彝族或者藏族了.所以这些地方一般没有公路,所有的嫁娶过程都是步行完成.
我9岁从山里出来,而且我小时候也不愿意去看结婚的场面,所以记忆都已经很模糊.
大概在提前半个月邀请客人,一般是直接走到别人家里去邀请,如果遇到主人不在家,
只需在门上插一些松针叶即可.因为关系较好的村寨之间一般离得也不远,即使不说,一
般都能知道是那家结婚.新娘在出嫁之前的7天一般不许离开自己家,一般也不让做事,
所以那七天一般都是伴娘和母亲陪着呆在屋里.出嫁的嫁妆则一般此时已经完全准备妥当
在出嫁前一天一般是女方家邀请自己家得亲戚到家中做客,做客的场地中一般满眼的还
是松针叶,铺着松针叶席地而坐,围墙墙头也都是松针叶.(松针叶到底有什么更深的意
义我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我们逢年过节用的最频繁的还是松针叶).吃完饭一般都不走,
还得留下来帮着送亲.这一天晚上老人一般都为着火堂聊通宵(不过聊天的方式也很奇怪
因为很多时候都在场,呵呵).而大多数人则在院子里跳锅桩舞(我们那儿就叫打跳).到第
二天早太阳刚出来的时候,一般男方的迎亲队伍就来了,一般在进入村寨之前都炸鞭炮
(同村寨之间嫁娶的情况几乎没有),这样就等于告诉女方家需要做好送亲的最后准备了.
男方的迎亲和女方的送亲并不是一个直接交接的过程,这中间一般都还会有对唱和
抢亲两个惊险场面,这个下次再写吧,呵呵.
//整理起来的才发现记忆里的很多东西都是残缺不全的,sigh
--
等待奇迹么!?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166.111.162.23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