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game 版 (精华区)

鬼屋魔影(Alone in the Dark)

游戏开发商:I-Motion
游戏发行商:Interplay

在1993年《鬼屋魔影》发行之前,玩家们从未见过与之相类似的游戏。在游戏中,你扮
演的角色叫做爱德华o康柏(Edward Carnby),一个20年代的私家侦探。他在调查一位
名为Jeremy Hartwood的过着隐居生活的有钱人的离奇自杀案时发现了有某些神秘的力量
参与了作案因素并由此陷入了重重迷雾之中。该游戏一开始玩起来似乎毫无线索,游戏
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在Hartwood的坐落于路易斯安那州的豪宅中进行的,玩家要呆在
里面作各种调查,并尽量保住自己的性命和摧毁占据着豪宅的邪恶力量。

尽管该游戏的情节与以前的探险游戏并没有很大区别,但是它们确实有很多明显和细微
的不同之处。其中创新之处就是你可以选择许多种不同的路线或方法来进行这部游戏。
玩家可以扮演康柏,也可以扮演Hartwood的侄女--年轻迷人的艾米莉(Emily),无论选
择哪个角色,玩家们在进行游戏时都会有栩栩如生的感觉。《鬼屋魔影》包含了许多传
统的探险游戏的组成因素,从隐藏的线索到令人觉得扑朔迷离的谜题都是以前探险游戏
中出现过的东西,但该游戏同时也显示了作为一部动作游戏的特点。你可以不停地把讨
厌的死灵彻底消灭,不论你是用一记强有力的右勾拳或是用你在探险途中拣到的手枪和
散弹猎枪把它们送回西天。与此同时你也可以想一些办法,避开与那些复活死灵开战。
举个例子来说,在豪宅顶楼的那一个场景时,你可以选择与死灵作战,也可以在天花板
的活门处放一个大箱子阻止它们进来。

该游戏的观察视角在当时也是十分独特的。它是从一些特别的角度来向玩家们展示游戏
进行的情节,这是为了使整个调查过程中能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而不象典型的探险游
戏中使用的视角镜头方式那样,玩家只能机械着跟随康柏和艾米莉进出每个房间进行调
查。从这一点来看,《鬼屋魔影》是第一部完全按照电影的制作方式来制作的电脑游戏
。很难想象电脑游戏中的场景布置与好莱坞导演们片中的场景布置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另一个独特的视觉效果就是与该游戏本身的图像引擎有关。该游戏的设计者摒弃了按照
标准的鬼怪外形绘制角色的方式,而是用多边形来组成每个角色。虽然这样作,角色会
显得缺乏生气,但是角色在游戏中的动作会更有真实感和动作也会更流畅。该游戏的动
画效果在当时确实也是超前于时代的,尤其是战斗片段十分精彩。

与1987年发行的Infograme的经典游戏:《隐藏中的恐怖》相比,《鬼屋魔影》更直接地
借鉴了HoPoLovecraft所著的神秘故事系列的情节。观察敏锐的玩家们就会发现搜索Dre
ceto房间的情节是借鉴了Lovecraft及其助手Robert Bloch所描述的神秘小说中的情节,
还有图书馆被设置成隐藏秘密的最佳地点这一情节也是从小说中借鉴来的。因此,游戏
就能营造出与小说中一样的恐怖氛围。该游戏还重点强调了隐藏在豪宅中的恶灵的力量
是如何强大,所以当你战胜了那些恶灵最后活着走出那栋豪宅时,你会感到无比的自豪
和满足。

也许Infograme的唯一缺点就是无法做出好的游戏续集和在原创游戏的基础上作出受欢迎
的游戏系列。《鬼屋魔影2》就是一部令玩家非常失望的游戏。因为游戏中设定了太多很
难取胜的战斗,所以游戏难度高得离谱。除此之外,原作游戏中所营造的让玩家们屏息
的恐怖氛围在第二部游戏中也被抛弃了,海盗死灵变成了现代强盗。在《鬼屋魔影3》中
又回到了原来以故事和谜题为基础的设计模式,该游戏的场景设在西部原野的一个鬼镇
。但是由于这部游戏使用的引擎太过陈旧,所以1995年该游戏发行后鲜少有人问津。
但是至少现在《鬼屋魔影》在游戏玩家们的心目中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没有人会忘记
它是Capcom开发的生存恐怖系列游戏的始祖。如果没有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游戏模式,So
ny的PlayStation游戏网站就不会有《生化危机》和《恐龙危机》这两部在90年代后期成
为销量大赢家的游戏系列的出现。现在很少有电脑游戏开发商会采用这种游戏模式,虽
然Psygnosis在1995年和1997年发行了两部《Ecstatica》系列游戏,这两部游戏也是运
用了特别的摄像镜头角度和相类似的绘图引擎(主要是用于绘制多边形)。但是这两部
游戏与《鬼屋魔影》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把恐怖和幽默融合在一起。最终,《鬼屋
魔影--新的噩梦》与大家见面了,它是采用了全新的绘图引擎,是用现代3D技术制作的
游戏。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