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r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raveheart (stop!), 信区: network
标 题: 6.4%大学生有网络成瘾倾向(zz)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0月26日09:04:42 星期五), 站内信件
呵呵,比如说我现在就有点...
======================================================================
第三届泛亚太地区心理卫生研讨会今天结束。本次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
铭怡教授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钱教授对北京12所高校的
近500名本科生进行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在被试者中
占到6.4%。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1年1月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第7次统计,我国网民总数
已达2250万,56%的互联网用户年龄在24岁以下,北京是网民分布最多的地区。
钱铭怡教授在北京高校的取样发现,被试大学生上网的大部分时间是用于工作学习
或与网友聊天,其次是收发电子邮件、游戏及影视音乐等娱乐。很少有人花时间参与网
络赌博。被试学生每周使用电脑或网络的时间与其网络成瘾呈正相关趋势,而成瘾与使
用电脑或上网的年限等没有必然的联系,甚至成负相关关系。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网络成瘾现象与赌博现象特别相似,是在没有致醉物情况
下的行为冲突。国外有报告对网络空间的基本心理特征做了总结,其中包括:有限的感
知经验,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平等的地位,超越空间界限,时间的延伸和浓缩,永
久的记录,易于建立的大量人际关系,梦幻般体验以及黑洞体验。
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每周使用网络平均38.5小时,而非成瘾者仅为4.9小时;
83%的网络成瘾者是开始使用网络一年内出现症状的;网络成瘾者中78%是使用聊天室
、网络游戏和新闻组这类偏重双向沟通的功能,而非成瘾者上网多数出于工作或学习的
需要,是将网络视为工具;网络成瘾者普遍认为使用网络对他们的学业、人际关系、经
济状况和职业造成中等或严重影响,但又普遍忽视网络成瘾给身体带来的危害。钱教授
在与其学生近期进行的调查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钱教授说,尽管网络成瘾尚未作为一种正式定义的疾病被收录到诊断体系中,但是
国内外许多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已经在日常工作中遇到数量可观的病例,而且,94%的被
访医生认为,网络成瘾的实际发生率远比临床就诊的人数要多。
新疆医学院一附院的崔俊南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在过去的几年中接诊过一些
使用电脑或上网成瘾的大中学生,并收治过两例这样的病人。他说,那些性格内向、在
人际交往中感到困难,而且家庭缺少幸福感或父母管教子女的方法剧烈冲突的大中学生
,最容易变成网络的俘虏。
在解释哪一类人上网容易成瘾时,钱教授给了一个大致的特征:那些寻求社会赞许
需求较高的人,那些社交焦虑比较严重的人,有可能在现实生活的交往中遇到相对较多
的困难,而网络具有的匿名、有限的感官接触等特殊性质,使他们在网上社交中易获成
功。这种网上社交的游刃有余和现实生活中的不断遭遇挫折,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上网
行为。网络成瘾倾向较为严重的个体,不仅在其社交焦虑、羞耻感和测谎维度方面的水
平显著高于正常的网络使用者,且抑郁程度也显著高于正常群体。网络成瘾可能从某一
角度反映了个体本身心理健康上存在的问题。(蓝燕)
《中国青年报》 (2001年10月17日)
--
生,非我所能;死,非我所愿;
但是我们可以把握生死之间的时间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