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r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ug (如风), 信区: network
标  题: 子网掩码的讨论(3)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Mar 20 09:40:33 2000), 转信

发信人: November (路由失败等待ICMP包中的鸵鸟), 信区: Networking
标  题: 关于超网中的子网数目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Nov  8 23:04:02 1999)

前一阵和When、wissen、Security有过一些在已知超网ID和子网掩码的情况下,
计算所包含子网数目的争论。小虾这两天看了看相关资料,有一些自己的分析,
现在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欢迎指正。

when和security的指教是正确的。
超网中的子网数目由超网的网络ID和子网的掩码决定。
子网数目 = 2^(netmask中"0"的个数)
但是在这个层次上实际可用的子网数目为:2^(netmask中"0"的个数) - 2
减2的原因:全"0"和全"1"的子网网络号是保留的。

对于全"0"和全"1"的网络号,在RFC950中有这么一段话:
...
    Special Addresses:

     From the Assigned Numbers memo [9]:
         "In certain contexts, it is useful to have fixed addresses
        with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rather than as identifiers of
        specific hosts.  When such usage is called for, the address
        zero is to be interpreted as meaning "this", as in "this
        network".  The address of all ones are to be interpreted as
        meaning "all", as in "all hosts".  For example, the address
        128.9.255.255 could be interpreted as meaning all hosts on
        the network 128.9.  Or, the address 0.0.0.37 could be
        interpreted as meaning host 37 on this network."

     It is useful to preserve and exte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special addresses in subnetted networks.  This means the values
     of all zeros and all ones in the subnet field should not be
     assigned to actual (physical) subnets.

        In the example above, the 6-bit wide subnet field may have
        any value except 0 and 63.
...
Assigned Numbers memo见RFC943。
对于为什么要保留全"0"或全"1"的子网号,RFC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明(useful
在何处)。偶以为从概念的角度来说的话,这保证了网络和主机的一致性;至于这
样会带来哪些好处,还望大虾们指教。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全"0"和全"1"的子网
号有可能会在路由和广播上带来一定的麻烦,尽管都可以通过作一些小的改动来
避免这种麻烦,但是考虑到兼容性(历史是难以改变的)的原因,代价太大。不
过,就偶所见,确实有的地方是没有考虑这个问题的,全"0"和全"1"照用不误,
倒也没出什么事...。但反正从规定上来说是不提倡的拉(should not)。

对于这两个子网,虽然不能在这个层次上使用了,但是仍然可以将其视为一个超网,
从而继续按普通的方案分下去。所以,如果统配得好的话,地址并没有太大的损失。

再次感谢when、security、wissen等。

--
发信人: wissen (知道了), 信区: Networking
标  题: Re: 请教一个问题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Nov  9 11:02:40 1999)


水兄是否有过网络运行的实际经验
还是仅仅纸上谈兵?

我倒是想起来, 在CIDR出现之前
"理论"的确是和你说的基本一致的
这一点我和我的同事们也讨论过
然而现在的标准已经不是这样的了

实践中的论据你看不到也不想看我也就不列举了
主要参考文献
RFC791
RFC1518
RFC1519

你表示不再参与讨论
谢谢

【 在 When (水) 的大作中提到: 】
:    知道有paper mcse....原来还有paper mct...
:    私下问以下,您tcp/ip过了吗?多少分呀... :)
:    这么无稽的问题...??
:    那最后一个字节的8位全部用于hostid...与subnet id无关嘛...
:    其实俺也很忙,不是看见斑竹居然m这么错误的概念,
:    可能会误人子弟,也就不再理会了。
:    我在4.80上放了一点mcse的复习资料...
:    ftp://166.111.4.80/Work.For.China/incoming/cramsession
:    建议对我的观点持异议的伙计读cramsession里的guide-tcp-ip.htm
:    开篇就讲到掩码、子网ID数量和主机ID数量的问题...
:    为加强认识,再做下mspep中tcp-ip测试中planning部分的三道题....
:    谢谢,不再参与此类讨论。


--
发信人: November (路由失败等待ICMP包中的鸵鸟), 信区: Networking
标  题: Re: 请教一个问题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Nov  9 11:07:17 1999)

wissen...

这几个RFC偶都看过。似乎没有找到显式的有关SUBNET数目的说明
而RFC950还没有被OBSOLETED...

【 在 wissen (知道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水兄是否有过网络运行的实际经验
: 还是仅仅纸上谈兵?
: 我倒是想起来, 在CIDR出现之前
: "理论"的确是和你说的基本一致的
: 这一点我和我的同事们也讨论过
: 然而现在的标准已经不是这样的了
: 实践中的论据你看不到也不想看我也就不列举了
: 主要参考文献
: RFC791
: RFC1518
: RFC1519
: 你表示不再参与讨论
: 谢谢


--
发信人: wissen (知道了), 信区: Networking
标  题: Re: 请教一个问题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Nov  9 11:10:31 1999)

【 在 When (水) 的大作中提到: 】
:    恩?Cernet很神圣吗?比李教主洪志还神圣? :)
:    把收费搞得那么高,逼得各高校纷纷租自己的专线,有小的教研组
:    用拨号+代理访问internet....教育本来应该比商用收费要低才合理,
:    结果本末倒置....

收费2.5元/MBit国际入流量
我不知道你的"逼"的说法是否来自调查?
我也不知道租专线和CERNET对流量的收费有何关联
前者是物理设施的费用, 后者是信息服务的费用

水兄下面的话我就不应付了
和技术无关

--
发信人: Security (你既无心我便休), 信区: Networking
标  题: Re: 请教一个问题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Nov  9 11:36:05 1999)


不错,如果没有理解CIDR和变长子网掩码的话对
子网掩码的理解仅局限于传统的理论,但是由于
这种划分子网的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浪费,新式的
方法和思想解决了这个问题。理解子网掩码时最
为困难的或者说难度最大的一部分是变长子网掩
码,CIDR也属于比较新比较难的一部分内容。
【 在 wissen (知道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水兄是否有过网络运行的实际经验
: 还是仅仅纸上谈兵?
: 我倒是想起来, 在CIDR出现之前
: "理论"的确是和你说的基本一致的
: 这一点我和我的同事们也讨论过
: 然而现在的标准已经不是这样的了
: 实践中的论据你看不到也不想看我也就不列举了
: 主要参考文献
: RFC791
: RFC1518
: RFC1519
: 你表示不再参与讨论
: 谢谢


--
发信人: wissen (知道了), 信区: Networking
标  题: Re: 请教一个问题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Nov  9 12:54:59 1999)

【 在 Security (你既无心我便休)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错,如果没有理解CIDR和变长子网掩码的话对
: 子网掩码的理解仅局限于传统的理论,但是由于
: 这种划分子网的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浪费,新式的
: 方法和思想解决了这个问题。理解子网掩码时最
: 为困难的或者说难度最大的一部分是变长子网掩
: 码,CIDR也属于比较新比较难的一部分内容。

//nod security

子网的概念是为了在同一个(互连)的局域网的集合中
划分物理网段的, 子网地址分配的限制是和本地网络
和本地广播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

在A/B/C类网络当中, 一旦网络类型确定
地址中的子网部分也就确定了

事实上在CIDR的情况下网络是没有类别的
A, B, C类网络的说法只是沿用旧的习惯
和兼容的考虑

在RFC1518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The result of
    allowing subnetworks within a routing domain to take their IP
    addresses from unrelated IP address spaces is flat routing at the
    A/B/C class network level.

在无类别的网络中, 子网成为相对的概念
202.112.58.0/26就是202.112.0.0/24的子网
而面对一个网络号, 比如166.111.167.0/24
在无类别的情况下已经不能说
子网号是什么了

所以在CIDR的环境中, 只有完整的网络ID和"网络掩码"是有意义的

--
发信人: November (路由失败等待ICMP包中的鸵鸟), 信区: Networking
标  题: Re: 请教一个问题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Nov  9 15:04:56 1999)

我想在进行路由的时候和在广播的时候,还是有这样的概念的。

【 在 wissen (知道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nod security
: 子网的概念是为了在同一个(互连)的局域网的集合中
: 划分物理网段的, 子网地址分配的限制是和本地网络
: 和本地广播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
: 在无类别的情况下已经不能说
: 子网号是什么了
: 所以在CIDR的环境中, 只有完整的网络ID和"网络掩码"是有意义的


--
发信人: When (水), 信区: Networking
标  题: Re: 请教一个问题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Nov  9 15:44:09 1999)

【 在 wissen (知道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水兄是否有过网络运行的实际经验
: 还是仅仅纸上谈兵?
  实际经验?差不多5年吧...也不知道算不算有经验...
: 我倒是想起来, 在CIDR出现之前
: "理论"的确是和你说的基本一致的
  CIDR出现之前?只有NetID...根本不涉及SubnetID的问题...
  问题本来就是一个CIDR出现之后的问题....
: 这一点我和我的同事们也讨论过
: 然而现在的标准已经不是这样的了
  :)
  昨天晚上刚刚又变回来了,呵呵...
: 实践中的论据你看不到也不想看我也就不列举了
: 主要参考文献
: RFC791
: RFC1518
: RFC1519
  拿这么多RFC出来装门面,RFC我也一样可以写呀...
  RFC和标准不要搞混淆哦....
  而且即使这些里面,也没法找到所谓依据呀...
: 你表示不再参与讨论
  哎,为广大上进青年着想,再讨论讨论也是没办法呀...
: 谢谢
  不谢...

--
发信人: wissen (知道了), 信区: Networking
标  题: Re: 请教一个问题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Nov  9 19:52:39 1999)

【 在 When (水)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际经验?差不多5年吧...也不知道算不算有经验...

小弟只有3年, 这一点上甘败下风

:   CIDR出现之前?只有NetID...根本不涉及SubnetID的问题...

RFC950 Internet Standard Subnetting Procedure
是在CIDR(RFC1518, 1519)以前出现的

:   问题本来就是一个CIDR出现之后的问题....
:   :)
:   昨天晚上刚刚又变回来了,呵呵...
:   拿这么多RFC出来装门面,RFC我也一样可以写呀...
:   RFC和标准不要搞混淆哦....

RFC的名称里就没有声称"标准"
这才3个RFC, 少得很呢!

:   而且即使这些里面,也没法找到所谓依据呀...

CIDR的RFC中没有关于所谓"子网"地址不能为全0或全1的论述
这是我要的依据
此外
概念是依据
实践也是依据


--
发信人: wissen (知道了), 信区: Networking
标  题: Re: 请教一个问题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Nov  9 19:57:38 1999)

【 在 November (路由失败等待ICMP包中的鸵鸟)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想在进行路由的时候和在广播的时候,还是有这样的概念的。

子网的概念用于区别是否"本地"
在有类别的网络中
由于类别确定后地址明确的分为

<network id><subnet id><interface id>

子网ID和掩码的概念都是确切的

在CIDR, 即无类别的情况下
无法划定network id和subnet id的界线
这是最主要的区别

--
发信人: When (水), 信区: Networking
标  题: Re: 请教一个问题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Nov 10 10:02:48 1999)

【 在 wissen (知道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弟只有3年, 这一点上甘败下风
: RFC950 Internet Standard Subnetting Procedure
: 是在CIDR(RFC1518, 1519)以前出现的
: RFC的名称里就没有声称"标准"
: 这才3个RFC, 少得很呢!
: CIDR的RFC中没有关于所谓"子网"地址不能为全0或全1的论述
: 这是我要的依据
: 此外
: 概念是依据
: 实践也是依据

  希望下面的论述可以解决一些问题,至于子网ID不能全0全1,
  在比较好的TCP/IP教程里都可以找到...

  为了解除一些人的认识偏差,我再对这个可变子网长度的问题做下
解释:
有些人认为当掩码是255.255.192.0的时候
192=1100,0000
子网ID可以是00/01/10/11
但因为规则的限制,子网ID 00和11不可用(全0、全1,规则规定保留),
只有两个(01,10)是可用的.
于是很多人觉得这样浪费了大量的地址空间,
实际则不然。

因为在不同的LAN里面,掩码可以是不同的
*************************************
所以大量的地址空间浪费是可以避免的。

举例说明:
IP地址的第三个字节是
001X,XXXX的时候
在掩码为255.255.192.0的LAN里面是不合法的,
因为子网ID是00;
但是如果掩码为255.255.244.0的情况下,
224=1110,0000
上面所说的地址就是合法的了,因为这时候
子网ID是001,不再是全0的了。

所以所谓的大量地址空间浪费并不存在,牺牲的
只是少量地址空间。

在这个分析过程中,大家应该注意到一点,子网ID全0,
全1被保留,不能用的原则一直是没有改变的。所以
在掩码最后一字节为192的时候,子网数为2^2-2=2也
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所谓的大量地址空间浪费并不存在,牺牲的
只是少量地址空间。

在这个分析过程中,大家应该注意到一点,子网ID全0,
全1被保留,不能用的原则一直是没有改变的。所以
在掩码最后一字节为192的时候,子网数为2^2-2=2也
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一个有工程思想的人来说,在获得一定方便的
情况下牺牲一些利益是合情合理的。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可变长子网受到很多限制,
不是所有的路由协议都支持可变长子网。
可变长子网设计相对复杂,使网间网设计过程更加困难。

其实现在的讨论远远偏离当初的话题,恐怕也不是一般
LAN用户想要看的,而更多是网络规划者的事情了...

--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54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