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lengineer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onaldo (老实做mm的流氓), 信区: civilengineering
标  题: 物流的基本概念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9月08日18:34:50 星期天), 站内信件


物流的基本概念
 
物流的定义和演变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的,当初被称为Physical Distribution(即PD),译成汉语
是“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当时的物流被理解为“在连接生产和
消费间对物资履行保管、运输、装卸、包装、加工等功能,以及作为控制这类功能后援
的信息功能,它在物资销售中起了桥梁作用”。
我国是在80年代才接触“物流”这个概念的,此时的物流已被称为Logistics,已经不是
过去PD的概念了。 Logistics的原意为“后勤”,这是二战期间军队在运输武器、弹药
和粮食等给养时使用的一个名词,它是为维持战争需要的一种后勤保障系统。后来把Lo
gistics一词转用于物资的流通中,这时,物流就不单纯是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
配送问题,而且还要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
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
题。因此,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
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这与传统物流把它仅看作是“后勤保障系统”和“销售活
动中起桥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广度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含义。
物流的使命
就单个具体厂商而言,根据业务的类型、作业的地理区域,以及产品和材料的重量/价值
比率,物流开支一般在销售额的5%-35%之间,物流成本通常被解释成为业务工作中的
最高成本之一,仅次于制造过程中的材料费用或批发、零售产品的成本,物流虽然对业
务的成功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昂贵的。
尽管这种成本的比较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对物流来说,真正激动人心的并不是成本
的内容或如何降低成本,而是来自对一个挑剔的厂商,如何给其物流能力定位,以获取
其竞争优势的理解。一个拥有世界一流物流能力的厂商,可以通过向顾客提供优质服务
获得竞争优势。完美的订货难求,但是一个老练和处于领袖地位的厂商可以凭借其高超
的和不断改善的物流能力,以及能够实时地监督物流动态的信息系统,来识别潜在的作
业障碍,并向顾客提供的服务有可能失败之前,采取正确的行动。
物流的划分
a) 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
角度认识和研究物流活动。 微观物流是指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
物流活动,如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气物物流、生
活物流等。
b) 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 社会物流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
的物流,这种社会性很强的物流往往是由专业的物流承担人承担的。 企业物流是具体的
、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又可细分为企业生产物流、企业供应物流、企业销售物
流、企业回收物流、企业废弃物物流。
c) 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 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系统发展很快、规模很大的一个物流领域
,国际物流是伴随和支撑国际间经济交往、贸易活动和其他国际交流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相对于国际物流而言,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物流,一个城市的物流和一个经济区域的物流
称之为区域物流
d) 一般物流和特殊物流 一般物流指物流活动的共同点和一般性,物流活动的一个重要
特点是涉及全社会。各企业,因此物流系统的建立及物流活动的开展必须有普遍的适用
性。 带有特殊制约因素,特殊应用领域,特殊管理方式,特殊劳动对象,特殊机械装备
特点的物流皆属于特殊物流范围,特殊物流可进一步细分如下: 按劳动对象的特殊性有
水泥物流,石油及油品物流,煤炭物流,危险品物流等; 按数量机形体不同有多品种、
少批量、多批次产品物流,超长超大产品物流等; 按服务方式及服务水平不同有“门到
门”的一贯物流、配送等; 安装备及技术不同有集装箱物流、托盘物流等; 按组织方
式有加工物流等。    
               
物流系统组成及系统化的目的
物流系统由物流作业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两个部分组成
a) 物流作业系统:在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中使用种种先进技能和
技术,并使生产据点,物流据点,输配送路线,运输手段等网络化,以提高物流活动的
效率
b) 物流信息系统:在保证订货,进货,库存,出货,配送等信息通畅的基础上,使通讯
据点,通讯线路,通讯手段网络化,提高物流作业系统的效率 物流系统的目的在于以s
peed(速度),safety(安全),surely(可靠)和low(低费用)的3SIL原则,即以最
少的费用提供最好的物流服务
按交货期将所订货物适时而准确地交给用户
尽可能地减少用户所需的订货断档
适当配置物流据点,提高配送效率,维持适当的库存量
提高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效率,实现省力化和合理化
保证订货,出货,配送信息畅通无阻
使物流成本降到最低
运输手段和特点
运输在物流系统中是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选择何种运输手段对于物流效率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在决定运输手段时,必须权衡运输系统要求的运输服务和运输成本,可以从
运输机具的服务特性作判断的基准:运费,运输时间,频度,运输能力,货物的安全性
,时间的准确性,适用性,伸缩性,网络性和信息等。
铁路货运的特点
优点 缺点
不受天气影响,稳定安全 短距离货运运费昂贵
具有定时性 货车编组,转轨需要时间
中长距离运货运费低廉 运费没有伸缩性
可以大批量运输 无法实现门对门服务
可以高速运输 车站固定,不能随处停车
可以按计划运行 货物滞留时间长
网络遍布全国,可以运往各地 不适宜紧急运输
公路货运的特点
优点 缺点
可以直接把货物从发货处送到收货处 不适宜大批量运输
适于近距离运输,且近距离运输费用较低 长距离运费相对昂贵
容易装车 易污染环境,发生事故
适应性强 消耗能量多
内航海运的特点
优点 缺点
长距离运输,运费低廉 运输速度较慢
原材料可以散装上船 港口设施需要高额费用
适用于重物和大批量运输 运输时间难以保证准确
节能 易受天气影响
航空运输的特点
优点 缺点
运送速度快 运费偏高
包装简单 受重量限制
安全,破损少 地区不能离机场太远
仓库的功能/形式
在物流系统中,存储和运输是同样重要的构成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由少品种大
批量物流进入多品种小批量或多批次小批次时代,仓库功能从重视保管效率逐渐变为重
视如何才能顺利地进行发货和配送作业。
流通仓库作为物流服务的据点,在流通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将不再以储存保管
为其主要目的。流通仓库包括捡选,配货,检验,分类等作业并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
批次小批量等收货配送功能以及附加标签,重新包装等流通加工功能。
根据使用目的,仓库的形式可分为:
- 配送中心(流通中心)型仓库:具有发货,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
- 存储中心型仓库:以存储为主的仓库
- 物流中心性仓库:具有存储,发货,配送,流通加工功能的仓库
货物搬运合理化原则
a) 不要多余的作业。搬运本身就有可能成为沾污,破损等影响物品价值的原因,如无必
要,尽量不要搬运。
b) 提高搬运活性。放在仓库里的货物都是待运物品,因此应使之处在易于移动的状态,
这种易于移动的状态我们称之为“搬运活性”,为提高搬运活性,应当把它们整理归堆

c) 利用重力。利用重力由高出向地处移动,有利于节约能源,减轻劳力,如利用滑槽。
当重力成为阻力发生作用时,应把物品装载滚论输送及上。
d) 机械化作业。尽可能采用机械化搬运,可以把作业人员从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并
提高生产劳动率。
e) 务使流程不受阻滞。应当进行不停地连续作业,最为理想的是使物品不间断地连续作
业。
f) 单元货载。大力推行使用托盘和集装箱,推行将一定数量的货物汇集起来,成为大件
货物利于机械搬运,运输,存储,形成单元货载系统。
g) 系统化。物流活动由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等活动组成,应把这些活动视为一
个系统处理,以求其合理化。
流通加工的目的和内容
流通阶段的加工即物流加工,处于不易区分生产还是物流的中间环节,尽管它可以创造
性质和形态的使用效能,但是还是应该从物流机能拓展的角度将其看作物流的构成要素
为宜。
流通加工的目的可归纳为:
适应多样化的客户的需求
在食品方面,可以通过流通加工来保持并提高其保存机能
提高商品的附加值
可以规避风险,推进物流系统化
流通加工的内容
a) 食品的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最多的是食品行业,为了便于保存,提高流通效率,食品
的流通加工是不可缺少的,如鱼和肉类的冷冻,蛋品加工,生鲜食品的原包装,大米的
自动包装,上市牛奶的灭菌等。
b) 消费资料的流通加工 消费资料的流通加工是以服务客户,促进销售为目,如衣料品
的标识和印记商标,加剧的组装,地毯剪接等。
c) 生产资料的流通加工 具有代表性的生产资料加工是钢铁的加工,如钢板的切割,使
用矫直机将薄板卷材展评等。
物流信息系统
启动物流作业系统的是从物流信息系统得到的信息,只有这两个系统很好地结合成为一
个总体系统,才能完成一个真正的物流系统,物流信息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为:
缩短从接受订货到发货的时间
库存适量化
提高搬运作业效率
提高运输效率
使接受订货和发出订货更为省力
提高订单处理的精度
防止发货,配送出现差错
调整需求和供给
回答信息咨询
物流信息系统就是要解决好上述问题,所有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
平和降低总成本。物流信息系统在批发业上主要是销售物流,包括接受订货系统,订货
系统,收货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发货系统和配送系统。
物流协同配送
所谓协同配送是指在城市里为使物流合理化,有几个有定期运货需求的货主的合作下,
由一个卡车运输业者,使用一个运输系统进行的配送,即把过去按不同货主,不同商品
分别进行配送,改为不区分货主和商品集中运货的“货物及配送的集约化”。
协同配送可以分为以货主为主的协同配送和以物流业者为主体的协同配送两株类型 协同
配送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金钱,时间等物流资源的效率(降低成本
),取得最大效益(提高服务)。还可以取出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环节交通,保护
环境等社会效益。
不同行业联手开展配送,应注意以下问题:
配送地址的分布状态类似
商品特性类似
存储和搬运捡选等特性类似
系统类似
物流服务水平类似
处理的配送量类似
关闭窗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听涛站 bbs.tingtao.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4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