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lengineer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ug (如风), 信区: CivilEngineering
标 题: 网络冲击波之住房二级市场中介篇(3)
发信站: 听涛站 (Wed Dec 29 19:48:43 1999), 转信
网络能带来什么
在分析房地产网络中介现有模式前,我们不得不先讨论一下网络到
底能带来什么。被喻为第四大传媒的网络在短短五年就达到了报刊、广
播、电视,数十年积累的规模影响。Yahoo!等网站让不知多少白手起家
者一夜成名,炒得沸沸扬扬的电子商务似乎让人觉得马上就能进入电子
商务时代。但新闻炒作的背后,国内网络现状及发展又是如何?
先看几个统计数字吧:99年初国内因特网上网用户约210万人,年增
长率约200%,换言之,现在上网人数顶多在800万人上下,还包括了现在
在校的一群为数可观的穷学生。据一份最新调查表明,88%的网民表示不
会在网上购物,传统的眼看手摸使电子商务的B to C部分在中国变为一
纸空文,更别说在房地产方面的大额投资了。
也许上网人数不断激增,也许人们观念早晚会有转变,也许你说VRML
等虚拟三维技术以及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能带来我们前所未有的体验,但
别忘了,几乎100%的普通网民在抱怨网速太慢。WWW成了World Wide Wait。
然而根据信息学中的香农公式,在未解决如何避免数模转换前,基于普
通电话线56kbps的接收速度和33.6kbps的发送速度已经是理论上限。即使
是去掉了那次数模转换的ISDN技术,在传统线路上传输目前也在128Kbps
处停下了脚步。而要进一步提高网络传输速度,除非有更先进的技术出现
(目前仍未有所闻),否则增加网络线路投资将是唯一解决办法,回顾
Internet历史,其近年能风起云涌,迅猛发展很大程度是利用已有的电话
线路作介质,回想过去,中国网络不也是电信业发达的几个大城市中最先
发展起来的么?现有的线路中有线电视网非交互式,而为广播式,改造不
易;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信噪比过低,现有的无线通讯技术远不够满足网络
要求。目前美国、香港正建立宽带网,而国内多数地方,尽管入世给电信
业带来良好竞争机制,但类似的措施相信在五年中无法实现----试想,清
华的泰山工程的投资也不是普通高校所能承受的,更何况社会?因此我认
为在网络普及率提高较快的同时,网络带宽的增长将较为缓慢。
当然,现有网络具有便捷,信息量大,互动等特点,从长远看来前景
一片光明,但就三五年内国内网络而言,虚拟现实等需高带宽的技术只是
纸上谈兵。另外,IT技术更新迅速,发展可谓一日千里,技术成熟期已缩
短至2-3年。我们要准确地作出分析,就要抓住网络的主要特点,互动、
信息量大,查询便捷,灵活多变。
--
※ 来源:.听涛站 bbs.foundernet.edu.[FROM: bbs.founderne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