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lengineer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indoe (货真价实), 信区: Civil_Engineering
标 题: 清华大学自行车交通2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Dec 23 20:59:12 1999), 转信
二、校园自行车交通的特点
1、拥有量大,拥有率高。
与其它学校校园相比,清华大学的校园的占地面积很大。教学区与宿舍区之间的平
均距离在500m以上。学生步行上课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价廉、方便、灵活的自行车成为
首选交通工具。校园内自行车的拥有率为1.0辆/人以上,也就是说,校园里有4万多辆自
行车。加上住在校外的教工和外来人员,每天校园内有近5万辆自行车。如果将这些自行
车首尾相连排列成行,有100km长。在校园的主干道上,一般骑车人数要多于步行人数。
有人说:清华的自行车之多已成为一个奇特的景观了。如此多的自行车,在给人们带来
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2、出行目的单一,时间分布特性和方向特性明显。
由于校园内的交通量主要为学生,出行目的80%以上是上课,所以随上下课的时间,
自行车交通量在全天的分布比重很不平衡。以南北主干道为例,交通量高峰主要集中在
上下课前后的早晨6:55---7:10、中午11:05---12:05、晚上18:00---18:30和21:
50---22:20。这四段时间仅占全天工作时间(16小时)的15%,而交通量约占全天交通
量的80%,小时集中系数为35%。同时由于起讫点为宿舍和教学楼,而教学楼比较集中。
所以交通流方向性十分显著:上课前主要是从宿舍到教学楼,下课时则相反。以上四个
高峰中6:55---7:10为上课方向,11:05---12:05、21:50---22:20为下课方向,1
8:00---18:30的方向性不明显。
3、行驶率不高,停放率高。
由于校内交通的距离很短,从宿舍到教学楼约500m,通常自行车的行驶率就相当低
。从宿舍到教学楼的自行车平均行驶时间为5分钟,平均每天行驶总时间为25分钟,其它
时间为停放,行驶时间与停放时间之比约为1/55。而一般城市自行车行驶时间与停放时
间之比约为1/30,相比之下校园中自行车的使用率很低。同时停放率高和拥有量大使得
自行车的停放一个突出的问题。
4、车况普遍较差,事故隐患多。
由于旧车价格低、新车失窃率高,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购买旧车,车况普遍差就成为
清华校园自行车交通的一个令人堪忧的特点。有人形容清华的自行车"除了铃不响,哪儿
都响",夸张的反映了这一特点。行驶中无闸车的数量很大,这是一个很大的交通事故隐
患。另外青年学生普遍好骑快车,也是造成交通事故发生一个重要原因。虽然交通事故
大多发生在自行车之间,损失和伤害不会很大,但却会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
--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痴痴的等。。。
※ 来源:.听涛站 bbs.foundernet.edu.[FROM: bbs.founderne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5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