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lengineer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indoe (货真价实), 信区: CivilEngineering
标 题: 飞模2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Dec 25 15:08:20 1999), 转信
飞模的适用范围。
由于飞模在转层时是一台一台的整体运转,因此需要专门的辅助工具。升降工具用于飞
模就位后调整飞模达到就位高度,脱模时使台面下降,常用的有杠杆式液压升降机,螺
旋起重器,手摇式升降器,升降车等。行走工具用于飞模在楼层的水平运动,常用的有
滚杠,滚轮,车轮等。吊运工具则有C形吊具,吊篮式活动吊装平台,电动葫芦等。
由于飞模的面积较大,因此步置时必须清晰明确,保证飞出的顺利。
与垂直模板不同,水平向模板的施工技术并不多,主要就是飞模和散拆散装的传统模板
。为什么水平模板的施工技术如此之少呢?主要就是因为连续作业、尺寸加大有难度。
象滑模、升模、爬模、筒子模就是在模板的连续操作上做文章,考虑如何使施工更快、
更简单;而大模板即是在大上动脑筋,整装整拆,使施工更系统化。而作为水平向模板
,施工时竖向构件已建造完毕,而且其本身的位置阻碍了它的进一步作业,下一步的施
工只能先把模板拖出,用起吊装置运往上层,再安装定位。这样,就使它因竖向构件的
阻挡,无法做到尽可能的大,拖出再上吊的间断性而无法做到连续快速。所以才没有什
么大的发展变化。因此作为比较先进的飞模技术就显得比较重要。
飞模可以极大地提高施工的机械化和工业化程度,简化了操作程序,减少了工人的劳动
,比传统的散拆支模提高功效50%,使用飞模模具材料用量少,损耗也少,模具周转快,
经测算模板系统费用大约可节省50%左右,有些模板没有下部支柱,施工空间扩大,便于
立体交叉施工。
尽管飞模有这么多优点,但它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对于比较复杂的楼板形式
,如井字梁搂盖、弧形楼板就无法采用,最适合于无梁楼盖体系,因此在实际生产中,
飞模的兴衰常受到无梁楼盖体系的影响,无梁楼盖用的多,它就兴盛,无梁楼盖用的少
,它就衰败,真所谓"一荣具荣,一损具损"。除了与楼盖体系有关外,它还受到楼层多
少的限制,七、八层的结构用了飞模反而快不起来,至少二十层以上的超高层才有利用
价值。而且它耗用钢材多,一次性投资大,对面板的平滑度要求高,因而面板的保洁、
涂抹脱剂、及时清理渗出的混凝土浆就很重要,另外,它还增加吊车的工作量,吊装过
程中的平衡等问题也不太容易解决,操作不当极可能引发事故,其升降调节装置易受混
凝土包裹,还易受意外碰撞变形使升降发生困难。最主要的是,飞模与我国目前的国情
不相适应。现在我国的建筑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用的多无所谓,反正是民工,
工资低,但如果用飞模这样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方法,工人不会操作,管理人员无法管理
,就会造成现场一片混乱,根本不可能顺利转运,更谈不上"飞"了。而且我国现在的施
工单位多是小型企业,很少有大公司,无力承受巨大的一次性投资,承接合同少,飞模
利用率低,一次用后,很可能再也无机会第二次使用,做不到规模效应,无法降低成本
,因此推广不开。
面对飞模的这些优缺点,我们想到了以下改进意见。首先,尽量选用大开间的结构类型
,这不仅是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而且可以使模板尽可能的大,达到整拆整装的目的,
简化操作;尽量选用平面楼板体系,一方面可以增加净高,另一方面既使模板的面板形
式统一,又可以使开间尺寸符合一定的模数制,做到模板生产的工业化,模板使用的通
用性。把升降装置做在支柱的中部,既便于调节,又可以避免混凝土的包裹。使用有可
折叠翼缘的桁架模板,减小单个飞模的宽度,便于吊装,对于翼缘间的拼装采用螺栓连
接,同样可以实现"大模板",降低劳动强度。考虑到与竖向模板工程的一致性,建议使
用滑模、爬模等方案时,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尽量做到,"三滑一平"、"四滑一平",这
样在楼板施工时可以变从下到上为从上到下,减少飞模的吊装量,加快工程进度。
另外,我们还有一些建议,虽然与施工并无多大关系,但它对于施工技术的发展却是至
关重要的。首先,鼓励小企业联合成大企业,或是大企业兼并小企业,成立大的企业集
团,为先进技术的推广,创造环境,达到规模效应;其次在行业内,增强科技意识,不
要什么都用人力代替,培训职工,成为技术工人,为技术的推广创造素质条件,向科技
要效益,美国从1913年开始修建全国公路网,到1920年已成体系,而我国的公路修了这
么多年,还无法做到连通,作为一个土木工作者,我们是否应该好好检讨一下呢?施工
技术的发展决不上几个技术人员可以解决的,我们在这儿学的再多也没用,没有全行业
的共同努力,一切都是零,我们的这些报告只能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只有全行业都体
会到科技的重要性,并切实的运用到实践中,我国的施工技术才有可能快速、全面的发
展!
以上是我们的一些看法,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指正。
--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痴痴的等。。。
※ 来源:.听涛站 bbs.foundernet.edu.[FROM: bbs.founderne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6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