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lengineer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yyt (深林明月), 信区: civilengineering
标 题: 中国国家大剧院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May 27 00:21:38 2000), 转信
中国国家大剧院
中国国家大剧院近日开始动工(2000年5月)
中国政府首个建筑设计国际邀标,在98年初获世界各地共44家设计单位参与。至去年9月
,由法国建筑师安祖鲁(Paul Andreu)策划,并和清华大学合作完成的设计方案,终于
在最后的3个方案中胜出,成功中标(图一)。目前,大剧院项目的前期工程经已展开。
国家大剧院将座落在人民大会堂西侧,建筑面积达十万平方米。落成后,将会有一个25
00座位的歌剧大厅,一个2000座位的音乐厅,和两个分别拥有1200个和520个座位的剧场
。观众将从一个60米长的透明水下长廊进入剧院。在剧院内,大堂和歌剧厅,音乐厅和
剧场之间彼此将以悬空走道相连(图二)。
大剧院的外形呈椭圆穹形结构,建筑外壳部分将用新的建材钛金属片铺砌,显得光芒四
射,非常夺目。而前后立面则使用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幕墙衬托,使得在剧院内部都可
以看到无所不在的永恒天空。在地面上,建筑物四周被碧水环绕,外围则植树绿化(图
三)。
正如建筑师安祖鲁所说,大剧院不单只是剧院和音乐厅,它将会成为一个文娱和艺术中
心,就像巴黎的“庞比度”中心一样成功。他更指出,也许人们对他的设计有负面的看
法,也或许他们对建筑物的外形感到震惊,但至少这表示了人们对这个项目的关心。而
中国目前最需要的,正是这种在建筑风格问题上的热烈讨论。
法国人对艺术和设计一向持开放态度,并以此引以为荣。法国政府从不排斥外国建筑师
,亦不会限定他们必须设计具有法国特色的建筑物。正因为这种开明和包容使在过去几
十年来,不断地壮大和丰富了法国的城市特色。在70年代初的公开比赛中,他们接受了
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英国建筑师罗杰士(Richard Rogers)和意大利建筑师比雅路(Renz
o Piano)合作的High-Tech设计方案,遂成为今天巴黎游人不绝的“庞比度”中心(图
四)。在八十年代巴黎罗浮宫的改造工程,他们亦乐于接受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为罗
浮宫外添上一个玻璃金字塔(图五)。单是这两个景点,每年便吸引了不少游人,使法
国的旅游业得益不少。
大剧院设计的落实,标志着中国在新的世纪中勇敢地面向世界,迎接未来。建筑工程预
期在2003年完成,届时将不单使首都人民的文娱艺术生活变得更为充实,而北京将又多
了一个旅游的新景点。
建筑师简介:
Paul Audreu(安祖鲁),现年61岁,是法国ADP(Aeroport de Paris)的负责人,在过
去20年来,由他领导并负责了所有巴黎国际机场和机场交通枢纽的整体规划和设计。由
于他非常注重建筑的细部设计和施工品质,并善于控制建筑成本,因此获法国政府的高
度认许。
就像大部分在20世纪的法国设计一样,安祖鲁的建筑具曲线美感,线条轻盈流畅(图六
)。他所规划和设计的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及其附属设施,分别在1977年和1998年获颁
发法国国家一等奖。其余的机场规划和设计,尚有阿布达比国际机场、达卡国际机场、
雅加达国际机场,大阪关西机场和近期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安祖鲁并正在设计北非
摩洛哥首都加沙布莱卡的国家体育馆,希望以此夺得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主办权。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