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lengineer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inyu (复习~考试中...), 信区: CivilEngineering
标 题: 中国加入WTO对房地产业利在长远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Dec 31 12:17:55 1999), 转信
中国加入WTO对房地产业利在长远
北京银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裁张民耕:
有人称,中国进入WTO的意义不亚于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我非常赞同。 我认为,小
平南巡谈话是改革开放过程中,以“改革”推动“开放”。加入 WTO则是以“开放”带
动“改革”。当前国内各方面的改革已经进入关键阶 段,政府能够下决心按照国际统一
的经济规则运用市场,用开放促进国内各 项经济改革,其历史意义重大而深远,堪称中
国经济又一轮腾飞的先兆。
加入WTO机遇大于挑战。房地产业由于具有非常本土化的特点,短期内 不会经受严
峻的市场考验。
以我的职业敏感性来看,北京房地产业将会因此得到很大的促进和提 高,尤其是长
安街、金融街、中央商务区和中关村高科技开发区等。在中美 达成的协议中,金融、保
险、证券等行业是重点,因此国际上财力雄厚的银 行、保险、证券公司会陆续进入中国
。金融街、长安街、中央商务区等地区 会有很大机会。长安街马上会成为地产市场的热
土,会成为国外大公司、商 务机构立足京城、显示实力的标志。
安地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全:
从加入WTO的角度看中国房地产界,可以说喜忧参半。“入世”将加快 国内房地产
企业专业化、规范化和规模化的进程。目前北京房地产企业近千 家,成规模的企业却很
少。建一个楼成立一家公司,建两个楼就可称为一个 项目,这样的公司及其管理水平怎
么能够生产出好的产品?房地产规模化发 展非常重要,没有规模化,就难以把成本降下
来,更难以有能力支撑一个全 面的技术班子。好的管理才能将企业理念、技术材料应用
到产品中,服务市 场、壮大实力。
短期看,加入WTO带来的关税降低为地产商的建材成本下降提供了条 件,为我们将
有限资金用于提高住宅品质预留了一定的空间,但这些优势是 暂时的。因为所有开发商
都能得到这一实惠时,优势就不存在了。在我看来, 对房地产界影响最为深远是企业的
整合和资金渠道的扩充。
外国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服务意识和管理方式必将对我国的金融业带 来巨大影
响。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但目前国内金融业的管 理和服务水平实在糟
糕,举个例子,今日家园开盘已经2个多月,回笼资金 几个亿,但至今,一分钱也没有
进入我们的帐。
尽管外资会进入地产市场,但这中间牵涉的法律问题、手续问题太多。 我认为房地
产证券化将成为一种新行为。
北京万科企业公司总经理林少洲:
加入WTO,房地产市场最明显的变化是:外销物业的需求加大,使近几 年比较低迷
的外销市场有一定的起势,同时进口的建材价格会下降,国内市 场用量会增加,这两方
面比较直观。而它对我国房地产业带来的影响将从三 个方面反映出来:资金、土地和人
。
“人”包含着开发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中介机构、物业管理公 司和供应单
位等。来自境外的、专业的、成熟的开发单位会比较多的进来, 特别是规划设计单位。
目前北京做得比较好的项目多对外邀请设计事务所、 景观事务所和成熟的代理机构、物
业管理机构,这对国内房地产开发水平和 产品品质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在土地上,“入世”后,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外销的中高档产品的需求 会回升,会
加剧北京土地一级市场的竞争。土地价格会上升。而土地成本的 上升会对房价产生影响
。
在资金方面,“入世”后融资渠道会有较大变化,境外资金会大量涌入 市场。在
欧美,房地产业不是一个大行业,而在亚洲,排名前十位的富豪中, 前几位都是靠房地
产发达起来的。房地产较强的地域性也给境外发展商进入 本地市场带来一定的阻碍。到
目前为止,从外资开发商在国内开展的房地产 业务情况看,失败的教训多于成功的经验
。这个局面不会因加入WTO就会得 到迅速的改变。但是更多的财团包括境外的资金会通
过融资、投资的形式透 过内地的机构从事房地产业务。我想,市场格局会在新资金进入
的冲击下重 新划分。我个人判断,在未来境外资金进入的过程中,体制比较市场化,业
务比较专业化,开放意识比较强,管理比较规范,形象比较健康,并有一定 品牌优势
的企业将比较容易得到境外资金的支持。
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还处于群雄纷争的状态中,境外资金会加速集中化 进程,形成
少量比较专业化的企业占有较大份额的局面。
富阳物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征:
WTO的加入可以说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WTO为中国的 繁荣和社会的稳
定提供了市场。正如美国首席代表在中美记者招待会上所说 的,“为中美关系安上了一
个稳定的装置”。我认为它也是为中国的改革开 放安上了一个稳定的装置。我们看到国
际社会对这一事件反应强烈,最兴奋 的当数那些看好中国市场并早已跃跃欲试的外资机
构。我的一个朋友,一个 国外保险公司代办处的首席代表声称,他们要用三年到五年的
时间,在全国 建立业务网点,初步计算,在中国的布网费将达到180亿美元。这足以让
我 们了解中国市场发展潜力之巨大。在这样一个大市场中,房地产业将是最大 的受益
者之一。
(中国建设报 孙艳梅)
--
度尽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仇
※ 来源:.听涛站 bbs.foundernet.edu.[FROM: bbs.founderne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