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s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uxia (剑胆琴心), 信区: communist
标 题: 共产党宣言(10)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Thu Jul 7 23:26:16 2005), 转信
1890年德文版序言*1
自从我写了上面那篇序言①以来,又需要刊印《宣言》的新的德文版本了,同
时《宣言》本身也有种种遭遇,应该在这里提一提。
1882年在日内瓦出版了由维拉·查苏利奇翻译的第二个俄文本*2,马克思和我
曾为这个译本写过一篇序言。可惜我把这篇序言的德文原稿遗失了*3,所以现在我
只好再从俄文译过来,这样做当然不会使原稿增色。下面就是这篇序言:
“巴枯宁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一版,60年代初由《钟声》印刷所出版
*4。当时西方认为《宣言》译成俄文出版最多只是著作界的一件奇闻。这种看法今
天是不可能有了。在《宣言》最初发表时期(1848年1月)卷入无产阶级运动的地区
是多么狭小,这从《宣言》最后一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中可以看
得很清楚。在这一章里,首先没有说到俄国和美国。那时,俄国是欧洲反动势力的
最后一支庞大后备军,向美国境内移民吸收着欧洲无产阶级的过剩力量。这两个国
家,都向欧洲提供原料,同时又都是欧洲工业品的销售市场。所以,这两个国家不
管怎样当时都是欧洲社会秩序的支柱。
今天,情况完全不同了!正是欧洲移民,使北美的农业生产能够大大发展,这
种发展通过竞争震撼着欧洲大小土地所有制的根基。
此外,这种移民还使美国能够以巨大的力量和规模开发其丰富的工业资源,以
至于很快就会摧毁西欧的工业垄断地位。这两种情况反过来对美国本身也起着革命
作用。作为美国整个政治制度基础的自耕农场主的中小土地所有制,正逐渐被大农
场的竞争所征服;同时,在各工业区,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和神话般的资本积聚第
一次发展起来了。
现在来看看俄国吧!在1848—1849年革命期间,不仅欧洲的君主,而且连欧洲
的资产者,都把俄国的干涉看作是帮助他们对付当时刚刚开始意识到自己力量的无
产阶级的唯一救星。他们把沙皇宣布为欧洲反动势力的首领。现在,沙皇在加特契
纳已成了革命的俘虏*5,而俄国已是欧洲革命运动的先进部队了。
《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但是在俄国,
我们看见,除了狂热发展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刚开始形成的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外,
大半土地仍归农民公共占有。
那么试问:俄国农民公社,这一固然已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有制形式,是
能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呢?或者,它还必须先经历西方的
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过程呢?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工人革命的
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卡·马克思 弗·恩格斯
1882年1月21日于伦敦
大约在同一时候,在日内瓦出版了新的波兰文译本:《共产党宣言》。
随后又于1885年在哥本哈根作为《社会民主主义丛书》的一种出版了新的丹麦
文译本。可惜这一译本不够完备;有几个重要的地方大概是因为译者感到难译而被
删掉了,并且有些地方可以看到草率从事的痕迹,尤其令人遗憾的是,从译文中可
以看出,要是译者细心一点,他是能够译得很好的。
1886年在巴黎《社会主义者报》*6上刊载了新的法译文;这是到目前为止最好
的译文。
同年又有人根据这个法文本译成西班牙文,起初刊登在马德里的《社会主义者
报》112上,接着又印成单行本:《共产党宣言》,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著,马
德里,社会主义者报社,埃尔南·科尔特斯街8号。
这里我还要提到一件奇怪的事。1887年,君士坦丁堡的一位出版商收到了亚美
尼亚文的《宣言》译稿;但是这位好心人却没有勇气把这本署有马克思的名字的作
品刊印出来,竟认为最好是由译者本人冒充作者,可是译者拒绝这样做。
在英国多次刊印过好几种美国译本,但都不大确切。到1888年终于出版了一种
可靠的译本。这个译本是由我的友人赛米尔·穆尔翻译的,并且在付印以前还由我
们两人一起重新校阅过一遍。标题是:《共产党宣言》,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
希·恩格斯著经作者认可的英译本,由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校订并加注,1888年伦
敦,威廉·里夫斯,东中央区弗利特街185号。这个版本中的某些注释,我已收入本
版。
《宣言》有它本身的经历。它出现的时候曾受到当时人数尚少的科学社会主义
先锋队的热烈欢迎(第一篇序言里提到的那些译本便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是不久
它就被那随着1848年6月巴黎工人失败*7而抬起头来的反动势力排挤到后台去了,最
后,由于1852年11月科隆共产党人被判刑*8,它被“依法”宣布为非法。随着由二
月革命132开始的工人运动退出公开舞台,《宣言》也退到后台去了。
当欧洲工人阶级又强大到足以对统治阶级政权发动另一次进攻的时候,产生了
国际工人协会*9。它的目的是要把欧美整个战斗的工人阶级联合成一支大军。因此
,它不能从《宣言》中提出的那些原则出发。它必须有一个不致把英国工联*10,法
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蒲鲁东派*11以及德国的拉萨尔派②*12拒之于门外
的纲领。这样一个纲领即国际章程绪论部分,是马克思起草的,其行文之巧妙连巴
枯宁和无政府主义者也不能不承认。至于说到《宣言》中所提出的那些原则的最终
胜利,马克思把希望完全寄托于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阶级的精神
的发展。反资本斗争中的种种事件和变迁——失败更甚于胜利——不能不使进行斗
争的人们明白自己一向所崇奉的那些万应灵丹都不灵,并使他们的头脑更容易透彻
地了解工人解放的真正的条件。马克思是正确的。1874年,当国际解散的时候,工
人阶级已经全然不是1864年国际成立时的那个样子了。罗曼语族各国的蒲鲁东主义
和德国特有的拉萨尔主义已经奄奄一息,甚至当时极端保守的英国工联也渐有进步
,以致1887年在斯旺西,工联的代表大会主席能够用工联的名义声明说:“大陆社
会主义对我们来说再不可怕了。”*13而在1887年,大陆社会主义已经差不多完全是
《宣言》中所宣布的那个理论了。因此,《宣言》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1848
年以来现代工人运动的历史。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
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
。
可是,当《宣言》出版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它叫作社会主义宣言。在1847年,
所谓社会主义者是指两种人。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特别是英国的
欧文派和法国的傅立叶派,这两个流派当时都已经缩小成逐渐走向灭亡的纯粹的宗
派。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他们想用各种万应灵丹和各种补缀办法来
消除社会弊病而毫不伤及资本和利润。这两种人都是站在工人运动以外,宁愿向“
有教养的”阶级寻求支持。至于当时确信单纯政治变革还不够而要求根本改造社会
的那一部分工人则把自己叫作共产主义者。这是一种还没有很好加工的、只是出于
本能的。往往有些粗糙的共产主义;但它已经强大到足以形成两种空想的共产主义
体系:在法国有卡贝的“伊加利亚”共产主义*14,在德国有魏特林的共产主义*15
。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当时
,社会主义,至少在大陆上,是上流社会的,而共产主义却恰恰相反。既然我们当
时已经十分坚决认定“工人阶级的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16,所以我们
一刻也不怀疑究竟应该在这两个名称中间选定哪一个名称。而且后来我们也根本没
有想到要把这个名称抛弃。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当42年前我们在巴黎革命即无产阶级带着自己
的要求参加的第一次革命的前夜向世界上发出这个号召时,响应者还是寥寥无几。
可是,1864年9月28日,大多数西欧国家中的无产者已经联合成为流芳百世的国际工
人协会了。固然,国际本身只存在了9年,但它所创立的全世界无产者永久的联合依
然存在,并且比任何时候更加强固,而今天这个日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因为今天我
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第一次动员起来的战斗力量,他们
动员起来,组成一支大军,在一个旗帜下,为了一个最近的目的,即早已由国际18
66年日内瓦代表大会宣布、后来又由1889年巴黎工人代表大会再度宣布的在法律上
确立八小时正常工作日138。今天的情景定会使全世界的资本家和地主看到:全世界
的无产者现在真正联合起来了。
如果马克思今天还能同我站在一起亲眼看见这种情景,那该多好呵!
弗·恩格斯
1890年5月1日于伦敦
载于1890年在伦敦出版的德文版《共产党宣言》一书
原文是德文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61一68页
注释
①指1883年德文版序言,见本卷第252—253页。——编者注。
②拉萨尔本人在我们面前总是自认为是马克思的“学生”,他作为马克思的“
学生”当然是站在《宣言》的立场上的。但是他的那些信徒却不是如此,他们始终
没有超出他所主张的靠国家贷款建立生产合作社的要求,并且把整个工人阶级划分
为国家帮助派和自助派。
*1 1890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是这部著作的第四个德文本,也是经作者校阅
过的最后一个版本,在伦敦作为《社会民主主义丛书》的一种出版。这一版除了收
入1872年和1883年德文版序言外,还发表了恩格斯为该版本写的这篇新序言。1890
年8月16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第33号在题为《<共产党
宣言>的新版 》的社论中摘要发表了恩格斯的这篇序言,1890年11月28日《工人报
》第48号在庆祝恩格斯七十寿辰的社论中也摘要刊登了这篇序言。
*2 《共产党宣言》第二个俄文本的译者不是维拉·查苏利奇。后来恩格斯于1
894年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中指出,《宣言》的第二个俄文本是普列汉诺夫
翻译的。(见本选集第443页)
*3 《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的德文原稿后来找到了。恩格斯在这里引
用的序言是从俄文翻译成德文的,个别地方同德文原稿有细微差别。
*4 《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俄译本是在1869年出版的,出版该书的《钟声》印刷
所实际上是赫尔岑创办的“自由俄国印刷所”。1857年至1867年这个印刷年承印由
赫尔岑和奥格辽夫主办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报纸《钟声》。
《钟声》在1857年至1867年用俄文出版;1868年至1869年该报改用法文出版,
并附有俄文附刊。1865年前在伦敦出版,以后在日内瓦出版。
*5 1881年3月1日民意党人暗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以后,亚历山大三世害怕民意
党伙再采取恐怖行动,躲进了彼得堡附近的加特契纳行宫。
*6 劳拉·拉法格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法文译本是在1885年8月29日至11月7日
的《社会主义者报》上发表的,以后又作为附录转载于1886年巴黎出版的梅尔麦著
的《社会主义法国》。
《社会主义者报》是法国的一家周报,1885年由茹·盖得在巴黎创办。1902年
以前是工人党机关报,1902年至1905年是法兰西社会党机关报,从1905年起是法国
社会党机关报;19世纪80至90年代,恩格斯、保·拉法格和格·瓦·普列汉诺夫曾
为该报撰稿。
*7 指1848年6月巴黎无产阶级的起义。二月革命后,无产阶级要求把革命推向
前进,资产阶级共和派政府执行反对无产阶级的政策,6月22日政府颁布了封闭“国
家工场”(见注192)的挑衅性法令,激起巴黎工人的强烈反抗。6月23日至26日巴
黎工人举行了大规模武装起义,6月25日,镇压起义的布雷亚将军在枫丹白露哨兵站
被起义者打死,因此两名起义者后来被处死刑。经过四天英勇斗争,最后在资产阶
级的残酷镇压下失败了。马克思论述这次起义时指出:“这是分裂现代社会的两个
阶级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斗。这是为资产阶级制度的存亡而进行的斗争。(见
本卷第398页)
*8 科隆共产党人案件(1852年10月4日-11月12日)是普鲁士政府策动的一次挑
衅性的案件。共产主义者同盟(见注111)的11名成员被送交法庭审讯,罪名是“进
行叛国性密谋”。控告的证据是普鲁士警探们假造的中央委员会议的《原本记录》
和其他一些伪造的文件,以及警察局从已被开除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维利希一沙佩
尔冒险主义集团那里偷来的一些文件。法庭根据伪造文件和假证词 ,判处七名被告
3年-6年的徒刑。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个案件的策动者的挑衅行为和普鲁士警察国家
对付国际工人运动的卑鄙手段进行了彻底的揭露,见恩格斯《最近的科隆案件》
一文和马克思的抨击性著作《揭露科隆共产党人案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8卷第449-456、457-536页)
*9 国际工人协会简称国际,后称第一国际,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国际性革命联
合组织。1864年9月28日在伦敦成立。马克思是它的创始人和领袖。在马克思和恩格
斯的领导下,第一国际加强了各国工人阶级的团结,支持了各国工人阶级和被压迫
民族的革命斗争,战胜了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派别(蒲鲁东主义、巴枯宁主
义、拉萨尔主义、工联主义等),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工人运动
的活动家,第一国际在1872年海牙代表大会以后实际上停止了活动,1876年7月15日
正式宣布解散。第一国际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奠定了工人国际组织的基础,使工人
做好向资本进行革命进攻的准备”(《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6卷第290页)
。
*10 英国工联即英国工会。1824年英国工人获得了自由结社的权利,工联就在
英国普遍建立起来。工联是按行业组织的。加入工联的必须是满师的技术工人,要
缴纳很高的会费。工联设有全国性的领导机关。工联的任务是维护本行业的熟练工
人的经济利益。许多工联组织曾经加入国际。工联的机会主义领袖把无产阶级的斗
争局限于经济斗争,鼓吹阶级调和。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国际成立时起,就同工联领
导人的机会主义,即工联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1 蒲鲁东派是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蒲鲁东的信徒。蒲
鲁东从小资产阶级立场出发批判资本主义。幻想使小私有制万古长存;他们主张建
立“交换银行”和发放无息贷款,以维护小生产者的私有制;他们宣传用改良的办
法消除资本主义“坏的” 方面,保留资本主义“好的”方面;他们反对无产阶级进
行暴力革命和政治斗争,主张取消任何政府和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国际工人协
会中对蒲鲁东派的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经过第一国际布鲁塞尔和巴塞尔两
次代表大会上的激烈斗争,蒲鲁东派被彻底挫败了。
*12 拉萨尔派是19世纪60到70年代德国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派别,斐·拉萨
尔的信徒,主要代表人物是施韦泽、哈森克莱维尔、哈赛尔曼等。该派的组织是18
63年5月由拉萨尔创立的“全德工人联合会”。拉萨尔派反对暴力革命,认为只要进
行议会斗争,争取普选权,就可以把普鲁士君主国家变为“自由的人民国家”;主
张在地主资本家 的国家帮助下建立生产合作社,把资本主义和平地改造为社会主义
;支持普鲁士政府通过王朝战争自上而下地统一德国的政策。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拉
萨尔派的机会主义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875年,拉萨尔派与爱森纳赫派合并为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后改称为德国社
会民主党)。
*13 斯旺西代表大会是1887年9月5-12日在英国斯旺西举行的工联年度代表大会
,这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建立单独的工人政党等项决议。恩格斯提到的这句话引自担
任这次代表大会主席的斯旺西工联理事会主席比万在大会上的发言。这篇发言载于
1887年9月17日伦敦《公益》周刊。
*14 卡贝是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他认为人类的不平等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人
类最严重的错误是建立私有制。他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主张废除私有制,建立
公有制,实现人人平等和幸福的社会。他在1840年发表的《伊加利亚旅行记》中描
绘了他的理想社会。但是,他反对暴力革命,主张通过和平宣传来改造资本主义社
会。
*15 魏特林是德国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在1842年发
表了《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他的空想共产主义
计划,认为理想的社会是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人从事劳动,产品
平均分配。他承认使用暴力实现社会革命的必要性。他的学说是一种粗俗 的平均共
产主义,在早期德国工人运动中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后来成为工人运动发展的
障碍。
*16 “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这一思想,马克思和恩格
斯在19世纪40年代以后的一系列著作中都表述过;这里的提法参看《国际工人协会
共同章程》(见本选集第二卷第609页)。
--
情深不寿,强极必辱。慊慊君子,温润如玉。
Richers do not know hunger!
马克思主义千言万语,归结到一句话就是造反有理!
欲哭闻鬼叫,我悲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59.66.173.239]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84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