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s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zzzzz (睡梦中de人), 信区: communist       
标  题: 材3党支部组织生活会议记录(9月29日)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Fri Oct  8 13:51:28 2004)

 时间:2004.9.29  
 出席人数:10  
 主持人:何泓材  记录人:滕甫  
 活动内容:1.“三农”问题的学习和讨论 
           2.联系人工作的变动

关于:“三农”问题的讨论:(以下是讨论的谈话内容)

何宏材:因为许多同学的暑期社会实践有许多去农村的组,所以本次组织生活讨论:“三
农”问题。
余正熙:本次暑假我去了浙江,调查粮食问题。实际上,在浙江,种粮已经不是以前的状
况,而是较好的局面,因此,我们将问题转为“大户与散户之间的关系”。在2001-2003年
,由于种地的效益转好,农户积极性提高,地租金也在提升。现在已到170元/亩。大户的
土地主要来源是没能力耕种的农民,将地包给大户。散户种地效益不高。
王亚楠:我们那里每户的地是逐年减少的。
余正熙:我家乡回乡种地的较多,原本外出打工的减少,导致在浙江出现了“劳工荒”。

陈焱:我家在收获季节人力也不足,很多人已经从城镇打工的队伍中退出,回乡种田。不
过,现在农村的生产需要科学,知识;也就是劳动者的素质需要提高。
余正熙:我家的主要农副业为养猪,但风险很大,假农药,食料以及不健全的保障体制使
之风险加大。
陈焱:大家对现在农村的集体经济的影响有什么看法?
余正熙:唯一的影响是一期一承包。
熊俊杰:我家只有大约一半人留家种田,其余出去打工,把田无偿包给留乡的人。
何宏材:现在新的生产形式,让少数大户的将田地集中。但多数人愿外出务工。但现在务
工形式不好。
余正熙:我们在实践中进行的座谈中大都是四五十岁的人,年轻人一般外出打工。江苏省
种田的主要是中年人。
王亚楠:我家六七年前还是比较穷的,一些人种些蔬菜,但不赚钱。大部分人在家种田。
比较有钱的是跑运输的。在我初中时引进了木耳种植的技术。现在大家吃的很多是我们那
里出产的。当时是十几元一斤。但缺乏资金,只限于生产,没有初加工。
熊俊杰:关键在于粮价上升,其他食品也会上涨。
何宏材:粮价上涨还有其他的影响,如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等,因此农民得利有多少还不
能一概而论。还有,我国这种高成本的小农经济在入世后该怎么适应环境也是一个问题。

李峥:其实农民不会想这么多,在于当地政府的引导。
王亚楠:中国6亿农民,必须有调整利益,维系稳定的政策,中国的农民是最可爱的人,处
于很低的生活状况,但是仍然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峥:在暑假,我去了山东肥城,是全国百强县之一,以种桃为主。和农民有了一些交谈
,农民反映最大的是政府,村书记干了20几年,独断专行,农民意见很大,反映很大的一
件就是农业税的问题,农民反映不交农业税,还有很多其他税费,根本换汤不换药。税费
大多截留在村里,用于请客吃饭。在种植桃的区域,经济状况不错,但南边只能种粮食的
地方就不行了,还有农民对出义务工的事也有一些意见,不过农民普遍认为现在的政策是
好的,但在基层落实时,因为一些干部的原因而走了样+
何宏材:准备题目时看了许多农民上访的案例,有成功的,有失败的,在如何改善农村状
况的想法上是有差别的。一种是从上而下的请求,失败了;自下而上的反抗成功了。上访
要求从上而下的解决问题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越级管理总非合适的解决方法;自下而上的
,通过普及国家政策和税法知识,让农民自己维护权利。
熊俊杰:农村的电费很贵。我们那里电网改造后价格虽然降下来了,但电力不足,农村经
常停电,尤其是在保证城市用电的时候。这对农村发展也有一定的制约。
李峥:不错,比如说北京,为了满足北京用电,经常牺牲周围的农村用电。
张晨:农村精神生活不丰富,特别是农闲时,打牌,看碟是唯一的娱乐文化活动,电视,
广播和报纸都不发达。
何宏材:农村的基层建设,文化建设跟不上。
李峥:小时侯回老家,觉得那里的文化建设还不错,每周有写演出之类的活动。
赵玉伟:总感觉农村的文化建设与城市中的不太一样。
张晨:农村对教育不够重视,上过小学就回家务农,不是负担不起,而是不愿。
李峥:农村愿意去当兵的人比较多,尤其是可以学得一些技术的。
王亚楠:大家去了一次农村,自己的思想上有什么变化?
余正熙:感觉农民们开始意识到了问题,但反映不强烈。
李峥:出去一趟,增长了见识,认识到了中国农村的一些现状,对我有所触动。不能用城
市的发展经验来看农村问题。
王亚楠:我觉得去农村实践能让我们认识到中国的现状,农民是最淳朴的人。他们对国家
的建设作出了很多贡献,他们处于底层,默默无闻,是一种悲哀。自己应该有所感触,以
后有机会应该尽力为改善他们的生活作出努力。哪怕是些细小的事情,要增强自身的责任
感,对农民多一些尊重和帮助。多走多看,培养阶级的感情,关爱弱势群体。
何宏材:由于时间的关系,不能再深入的讨论了,农村问题的解决是今后必然要面对的问
题。有时间到农村走走,能得到启发。

联系人的重新分配: 
材31:李峥:赵炯,万泉何,李颖  滕甫:金哲晖,邬军飞,赵庆龙  赵玉伟:俞建华,
郭宝震,梅晓光  姚国峰:梁睿,郭盛
材32:张晨:舒丽珂,李振翔  陈焱:孙振新,秦晓露,刘强
材33:余正熙:李成君,徐钰峰  熊俊杰:成波
==============================================================================

整理人:赵玉伟
--

※ 修改:·luwang 于 Oct  8 19:44:36 修改本文·[FROM: 166.111.162.139]
※ 来源:·BBS 听涛站 http://tingtao.net·[FROM: 219.224.173.19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66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