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ria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rwei (爱你·久子...读书学习), 信区: material
标 题: 量子物理百年回顾·D. Kleppner & R. Jackiw(2)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12月12日18:23:05 星期四), 站内信件
旧量子论
量子革命的导火线不是对物质的研究,而是辐射问题。具体的挑
战是理解黑体(即某种热的物体)辐射的光谱。烤过火的人都很熟悉
这样一种现象:热的物体发光,越热发出的光越明亮。光谱的范围很
广,当温度升高时,光谱的峰值从红线向黄线移动,然后又向蓝线移
动(这些不是我们能直接看见的)。
结合热力学和电磁学的概念似乎可以对光谱的形状作出解释,不
过所有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然而,普朗克假定振动电子辐射的光的
能量是量子化的,从而得到一个表达式,与实验符合得相当完美。但
是他也充分认识到,理论本身是很荒唐的,就像他后来所说的那样:
“量子化只不过是一个走投无路的做法”。
普朗克将他的量子假设应用到辐射体表面振子的能量上,如果没
有新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量子物理恐怕要至此
结束。1905年,他毫不犹豫的断定:如果振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那
么产生光的电磁场的能量也应该是量子化的。尽管麦克斯韦理论以及
一个多世纪的权威性实验都表明光具有波动性,爱因斯坦的理论还是
蕴含了光的粒子性行为。随后十多年的光电效应实验显示仅当光的能
量到达一些离散的量值时才能被吸收,这些能量就像是被一个个粒子
携带着一样。光的波粒二象性取决于你观察问题的着眼点,这是始终
贯穿于量子物理且令人头痛的实例之一,它成为接下来20年中理论上
的难题。
辐射难题促成了通往量子理论的第一步,物质悖论则促成了第二
步。众所周知,原子包含正负两种电荷的粒子,异号电荷相互吸引。
根据电磁理论,正负电荷彼此将螺旋式的靠近,辐射出光谱范围宽广
的光,直到原子坍塌为止。
接着,又是一个新秀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迈出了决定性
的一步。1913年,玻尔提出了一个激进的假设: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处
于包含基态在内的定态上,电子在两个定态之间跃迁而改变它的能量,
同时辐射出一定波长的光,光的波长取决于定态之间的能量差。结合
已知的定律和这一离奇的假设,玻尔扫清了原子稳定性的问题。玻尔
的理论充满了矛盾,但是为氢原子光谱提供了定量的描述。他认识到
他的模型的成功之处和缺陷。凭借惊人的预见力,他聚集了一批物理
学家创立了新的物理学。一代年轻的物理学家花了12年时间终于实现
了他的梦想。
开始时,发展玻尔量子论(习惯上称为旧量子论)的尝试遭受了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接着一系列的进展完全改变了思想的进程。
--
谈笑风生 与时俱进 以德服人
※ 来源:·听涛站 bbs.tingtao.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