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ria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uller (五月, 我从江南走过), 信区: material
标  题: 本科生谈教育(13)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May 11 16:55:48 2000), 转信

(十三)
教研组开发模式弊病之一
就是文档,文档不全,文档不对,该有的没有,该写的没写。有的地方经常制作各种de
mo系统,一个接一个,但是永远只是demo,因为没有文档可以把demo的工作延续下去。
有的地方有了个牛人,于是一个软件,一个项目可以做几年,这几年可以做下去,可以
做的很好。人去楼空,这个项目就得几乎从头开始了。也讨论些实际一些的问题吧,光
看OO,光是讨论CASE,书读了很多,CASE知道了很多,又怎么样呢?做起项目来,还是
不行,还是需要别人告诉你该做什么,该写什么。这样的人少吗?不少!
教研组开发模式弊病之二
分工不明,任务不清。有的教研组是计时制的管理,所有的人都要按时去坐班,但是不
是去干活。不客气的说,清华的有些教研组现在就是中国当年的典型的大锅饭!不存在
效率,任何人无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没有责任,没有奖励。老师交代任务分工也不
明确,学生也不仔细问,大家互相推托责任。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怎么能完成项目?
项目没有60分就可以及格的,做项目只有100分才算完成。开发者/管理者没有一个统一
的目标,怎么能有效率。任务不明确,做的好不奖,做的差也无罪,怎么能做出质量?
对文档的要求更是极端的不明确,我看还不是学校统一一份文档要求。虽然微软的形象
可唾可弃,但是我们不得不佩服微软的文档管理的成功。如果把负责的所有老师集中起
来培训一下软件文档的意义,再统一规定一个文档要求,教研组的项目开发水平就可以
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教研组开发模式弊病之三
不知人不善用。几乎从来没有老师会好好和你谈谈你都会干些什么,谈谈你擅长些什么
,谈谈你想做些什么,而是给你指定一个他认为合适的任务。这算什么!这是对人力资
源(也许不能称为人才)的最大浪费!
这是新的犯罪!
更有甚者,君不见,硕士博士中关村,一趟一趟买鼠标!不能充分利用每个人的价值,
是教研组的最大的浪费。对于中国,今天的中国,优秀人才纷纷出国的中国,人才大量
缺乏的中国,不能说不是一种浪费,不能说不是一种犯罪!
难道就不能利用不多的资金,即解决一些下岗职工的工作问题,又使得人力资源能够充
分发挥吗?
很多年轻的老师还是很值得尊敬的,在这一点上,但是难道我们要等到这些人当了校长
,当了系主任之后,才开始改革吗?才开始停止犯罪?


--

        MORE CONNECTED.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0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