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ria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uller (五月, 我从江南走过), 信区: material
标  题: 本科生谈教育(17)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May 11 16:57:33 2000), 转信

(十七)
上自习要因人而异,像我这种人,就不适合到自习教室去看书,我平时都在宿舍里看书
,我在宿舍里比在教室里看效率高。同样,如果我要看书,回家也一样能看。
但是说到中国的发展速度,你认为这个和上自习有关系吗,上自习看的那些东西,不一
定就真的有用,其实我们最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素质。素质这东西可不是上自习上的
来的。这和知识结构有关,单一的知识结构肯定出不来好思想。有时候生活中的东西会
给你提示的。干点其他事情会有很多帮助的。只要处处留心,任何地方都能学到东西。

人对社会的共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期的爆发,早毕业,多写论文,固然是好的
,但是要顺其自然,不能太心急了吧,人也应该有充分的休息才能以更好的状态来投入
学习,如果太注重短期利益,把身体搞坏了怎么办,用脑过度神经衰弱怎么办,看看那
些吃兴奋剂的,最后都没好结果吧。对于大多数人,他对社会的贡献都是线性的,也就
是说,时间越长,贡献越大。呵呵,毕竟像加洛瓦那种人是少数吧,20岁就大有成就,
他留下来的工作后人两个世纪也做不完。
我还是想说说知识结构的问题。为什么量子计算机不是学计算机的人搞出来的,为什么
好多牛人最早都不是学计算机的,因为他们不仅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他们还拥有其他
方面的知识,你得不到的东西,他能从他的专业知识得到,很多模型也许你一辈子都想
不出来,但是他却能从他原来的专业中很容易的找到。所以我觉得知识结构非常重要,
知识越丰富,思维就越开阔。拓展思维的过程是很漫长而困难的,当然不可能像上自习
那么容易得到,不是你想要就马上能有,这个会很费时间,但是这个时间却不能不花。
建议大家去看看费曼的自传。他的经历很能说明问题。


--

        MORE CONNECTED.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7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