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ria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hmao (君已陌路), 信区: material
标  题: 我对那到渗碳题的看法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Mar 30 17:31:42 2002)

    xiaogua的分析很精彩,可能9字班的兄弟没有真正的看过渗碳的样品,我想补充一点
东西,或者说尽量说得明白一点。

(一)对于930渗碳,在没有冷却的时候,由外而内形成高温莱氏体、奥氏体,平衡冷却的
时候由外而内形成四个区域:过共析层、共析层、过渡层和铁素体区。

   1、过共析层:高温莱氏体区渗碳体在原奥氏体晶界偏聚,形成连续的渗碳体网,原来
的奥氏体平衡转变为片层状珠光体和渗碳体,渗碳体同样也在晶界偏聚,这时候在光线下
可以看到白亮的渗碳体和颜色较深的珠光体,渗碳体勾勒出原奥氏体晶界(记得去年博士
生综合考试有这么一到题目,怎么观察xx/xx/xx钢的奥氏体晶粒度,这就是一种方法)。
   对于处于奥氏体区过共析位置的成分,通常可以认为形成不连续的渗碳体网, 网的中
间同样是珠光体。

   2、共析层,这个不用多说,这一层不是很厚,但是还是有一点的,平衡组织是层状的
珠光体。这里没有白亮的渗碳体网,和过共析层有明显的区别。

   3、过渡层,这里主要由奥氏体区亚共析成分平衡转变得来,据表面较近的地方,主体
是珠光体,由少量的白色铁素体点缀,越往内部去,铁素体体积含量越多,通常人们把从
渗碳钢的外表面到出现铁素体地方的距离叫做渗碳深度。也可以认为123是渗碳层,那里的
机械强度较好。

   4、铁素体区,平衡成分在铁素体相区,和大家看到的铁素体样品一个样,渗碳钢的芯
部都是该组织,机械强度低,但塑性较好。

(二)对于730渗碳:不好意思,没有想得太明白,个人认为在室温平衡组织上和930无很
大区别,但是由于温度较低,碳主要在晶界扩散。于是可能在原铁素体晶界处有大量的渗
碳体,造成有的地方虽然还处于亚共析或过共析成分,但是已经有渗碳体出现,渗碳层的
深度也不如930。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
我等、再等。

※ 修改:·ahmao 於 03月30日17:32:39 修改本文·[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来源:.听涛站 http://tingtao.dhs.org [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0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