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ria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aha (等待...), 信区: material
标  题: [转载] 论文用词须知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Dec  4 20:57:41 2000),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raduate 讨论区 】
【 原文由 warmsun 所发表 】
发信人: wflying (Little One(小人)), 信区: Graduate
标 题: 论文用词须知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Aug 1 02:03:24 2000)
文稿中运用名称、时间、数字须知
(一)关于名称的运用
1.同一名称在篇中数篇文稿中出现不只一次时,要注意前后统一。
2.要注意名称的变动。特别是人的职务、单位等经常有变动,写作时要注意分清
场合
,不要搞错。 3.提到几个人时,要根据场合,注意排列次序。
4.就意译名的统一。凡外国国名和重要的或常见的地名、人名、党派、政府机构
、报
刊等译名,均应以新华社的译名为准。 5.运用专门术语时,要准确理解它的含义
,对
一些类似或相关联的术语,一定要区别清楚,避免用错。使人很难懂的术语能不用的最
好不
用。 6.有些明文规定不用的名词,应就意避免,而改新的提法。如:
"苏联十月革命"应改为"十月革命"或"俄国十月革命";
"满清"应改为"前清"或"清朝";
"蒙族"应改为"蒙古族"("蒙文"的叫法还是可以的);
"洋灰"、"洋钉"、"洋锹"等带"洋"字的叫法除特殊情况(如作为历史提到时),均
应改
应改
为"水泥"、"铁钉"、"铁锹"等; "老革命根据地"应改为"革命老根据地";
"各省、市、自治区"并称时,要改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犹太复国主义"要改用"以色列的侵略扩张政策"。
7.交代不清的名称应避免。一篇文章中第一次出现的县、市、地区、军分区、公社、
乡、
村等名称前面应冠以所属省份或地区名;"组织上"、"领导上"、"上级"、"群众"、"贫下

农"集合名词,只能在泛指的情况下运用。例如"贫下中农",不能说某一个人"他是贫下
中农
家庭出身",应该说清是贫农还是下中农出身。
8.各种名称在文稿中第一次出现时,应尽量用全称。如果名字太长需要用简称,
则应
在第一次出现全称时,后面用括号加以说明。简称要按照一般习惯用法简化,不要随便
生造
。有些简称仅在某个地区或单位很流行,但一般读者不熟悉的也不要用。 (二)关
于时
间的运用 1.使用时间代词要顾及到文稿发表以后的情况,如"今年"、"明年","今

","本月"、"上月"、等,使用时不能以起草文稿时间计算,而要以发表时间为准。特别

年头末更要注意,以免造成时间错误。因此,一般情况下,应避免用时间代词而用具体
日期
日期
。 2.写作时参考旧资料,必须特别注意资料中的日期及有关事实,
作出适当处理,避免失实。如有"最近"、"不久以前"等字样的,要说明是当时的情
况。
3.避免运用交待不够清楚的时间概念,如"上月以前"、"前年以后"等。
4.年份一概用全数,不得省略。例如"一九八一年"不能写成"八一年"。
5.在运用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年号时,一般应加注公历年份,如"清道光二十年应

成"一八四O年(清道光二十年?,或"清道光二十年(一八四O年)"。 6.要注意

用时态助词。如"了"字表示动作变化已经完成,"着"字表示动作变化正在进行等。
(三
)关于数字的运用 1.数字的增加或减少要注意下列用词和概念:
增加为过去的两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二。
增加到过去的两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二。
增加两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三。
增加了(增产了)两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三。
超额百分之八十--即原来是一百,现在是一百八十。
降低到百分之八十--即定额是一百,现在是八十。
降低(降低了)百分之八十--即原来的一百,现在是二十。
2.不能用"降低x倍"或"减少x倍"的提法,只能用"降低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
"。
因为减少(或降低)一倍就意味着等于零,如果减少(或降低)一倍以上的倍数,那就
不可
理解了。 3.文中运用自己推算出来的数字,应仔细检查,使数字准确无误。如文
中出
现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数字。应检查它们前后有无相互矛盾和可疑之处。 4.不能随
便增
删数字前后的"近"、"多"、"约"、"左右"等表示分寸的字样。 5.计算超产数字不
能用
"完成了x年任务"或"跨进了一九九x年"等提法。因为按现有定额推算几年后的任务是不
科学
的。 6.文稿中的计量单位应按国家计量局公布的有关文件执行。
翻译书刊中的计量单位,可按原著译出,但要采取各种注释形式注明其换算关系。
属于个别科学技术领域的书刊,因特殊需要,可使用某些非法定主题单位,但必须
与有
关国际组织规定的名称、符号相一致。与汪定计量单位的原则不矛盾。 表达量值时
,在
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一律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只在通俗出版物中使用单位的中文
符号
。 7.引用统计数字要考虑读者有真正感受,次要的技术性很强的数字,如无损于
主题
的阐明,最好不用。
8.关于数字的写法,除公文编号、统计表、计划表、序号、专用术 (如维生素B12。

?飞机 及其他必须用阿拉伯数码的(如"8字形")外,其他情况下,汉字或阿拉伯字都

以用,但务必前后统一、全书统一。较严肃、郑重的文件或其他文体,则以用汉字为好
,例
如:年月日(一九八一年一月一日);数字(四十五公里、三千元);百分比(百分之
七十
五)等。 9."二"与"两"的用法不同:如果用作序数,应当用"二",例如"第二"、
'二
月(即二月份)、"二次大战"(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如果与量词连用,应当用"两"
,例
如"两个"、"两次"、"两回"、"两次大战"(即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10
.章
节标题层次及同级标题序码,必须段落分明、前后一致。除篇、章、节以外的分层序码
,可
参照下列规格处理: 第一档:一、二、三、 第二档:(一)(二)(三)
第三档:1、2、3、 第四档:1)、2)、3)
第五档:⑴、⑵、⑶、 第六档:①、②、③、
如只有一、二档或三、四档标题者,可以跳档使用。也可以增加拉丁字母(A(B)(C)
、(
a)(b)(c)和罗马数字(I)(II)(III)、(i)(ii)(iii)的序数。但序数不宜用得过多,以免
烦琐
。 同时还应注意避免数字与数字之间的混淆如标题序码和数字(6.666),其中
"6
."为序码,"666"为数字,所以必须在6.与666之间加文字隔开。 11.凡涉

统一全稿的数目、序数等,需改动时逐页改正或注明。 

--
--
岂能尽善尽美     但求无愧于心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 转载:.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1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