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ria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aha (等待...), 信区: material
标 题: 如何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 2(转载)
发信站: 听涛站 (Wed Jan 10 07:22:00 2001), 转信
发信人: hermite2000 (鸿鹞☆献给你我全部的爱……), 信区: NanoST
标 题: 如何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 2(转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Jan 8 00:04:55 200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feScience 讨论区 】
【 原文由 RolandGarros 所发表 】
发信人: wolong (淡泊以明志), 信区: Thesis
标 题: 如何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 2(转载)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0年07月21日11:54:38 星期五), 转信
Nature杂志与中国科学家
Philip Campbell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Nature》杂志的鼎鼎大名,但对其运作方式却并不见得很了解。编
写这份指南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回答希望给我们投稿的人们经常提出的一些关于投稿程
序方面的问题。另外,也为了使作者对我们的稿件处理过程以及编辑部的决策过程能够
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我认为,一开始就有必要对《Nature》杂志所坚持的基本原则做一解释。我们的宗旨当
然是发表在某一领域具有非常重大影响的最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但除此之外,尚需要在
此指出其他一些原则性的问题。
第一,我们在编辑方针上是独立的,我们应当发表什么内容由我们自己来判断。关于作
者所投论文的决定,由我们与专家审稿人协商做出。但我们没有编委会,所以我们经验
非常丰富的编辑人员可以不受约束地就哪些论文会对不同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做出自己成
熟的判断。完全独立的另一个好处是,在判断我们的读者喜欢阅读什么样的内容时,我
们可以不必苛求意见一致,我们的学术思想可以更加灵活。
第二,我们希望反映所有科学领域的问题。我们所发表的最有意思的论文中有许多涉及
几个领域,但论文是否涉及多个领域并不是其能否发表的一个必要条件。然而,我们的
确希望,研究论文在表述方式上应当尽可能地让不同学科领域的读者感兴趣,我们也会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作者做到这一点。偶尔,我们在这个方面会更进一步,那就
是,当某一篇论文特别重要、或需要做补充解释才能让本领域以外的读者明白其重要性
时,我们会在“News and Views”栏目中发表与这篇论文相伴的、由科学家撰写的评论
文章。
第三,我们是国际化的。正如您将在这份指南中读到的,我们的编辑部是国际化的,我
们在处理一篇研究论文时不会考虑它来自哪个国家。我们的审稿系统也是完全国际化的
。
最后,我们希望能够迅速发表论文。当我们认为必要时,在不影响审稿程序的前提下,
论文可在收到后两星期内发表。
从1869年创刊以来,《Nature》一直是一个国际化的杂志。就我本人而言,我对自己在
访问中国期间同科学家的交流感到非常满意,我的几位高级同事也是这样。我本人以及
我们杂志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增加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研究论文的比例。这不仅是因为我
们的杂志是国际化的,而且是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中国的研究人员,使科学在本国具有更
大的影响,得到更多的支持。因此我希望,这份指南会加深中国读者的这样一种感觉,
即《Nature》杂志的确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 Philip Campbell博士是Nature杂志主编
--
--
be be active everyday.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5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