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ria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rwei (爱你★久子), 信区: material
标  题: 4.《Nature》文章的审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Feb 25 14:31:29 2001), 转信

一般来说,如果作者知道负责自己这个研究领域的编辑,可以将稿子直接寄给该编
辑。否则寄给《Nature》编辑部,除了伦敦的办公室外,《Nature》在美国华盛顿
,日本东京有自己的办公室,北美的作者一般可将稿件寄往华盛顿办公室。
一篇稿件投到《Nature》后,作者会很快收到编辑的一个卡,表明稿件已收到。如
果在1—2个月中作者没有听到任何消息,那么这可能是个好征兆,说明编辑认为稿
子可能适合《Nature》,把稿子寄给有关专家审阅去了。如果编辑认为稿子不合适
,会很快将它退回作者。从我自己的投稿审稿经验来看,稿子一般会寄给3位专家
审阅。投稿时作者可以附带建议可能的审稿人并提供他们的联系地址、电话、电子
邮件信箱等资料。但编辑为了审稿的公正性,不会把稿子都寄给作者建议的审稿人
。编辑先要与可能的审阅人联系,征求他们是否愿意审稿并且可在3个星期之内将
审完的稿子寄还给编辑。如果达成协议,稿子会经由快递在第2天或第3天寄到审稿
人手中。《Nature》要求审稿人对稿件绝对保密,不允许告诉其他任何人所审的稿
件,不许复印留存,不许让另外的人看所审的稿件。如果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需要某
人协助审稿,则审阅人需向《Nature》报告这一情况。审稿人当然不能使用稿件的
内容。由于审稿人一般是同行,所以存在研究上的利益冲突是常见的情况,保护作
者的利益不言而喻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科学道德问题。
审稿人要说明所审稿件的科学性、重要性、是否有新见解以及是否适合在《
Nature》上发表,并写下具体的评论。尤其在有不同意见时,更要说明问题所在的
原因理由。稿子审阅完后,审稿人可向编辑表明自己的名字可以让稿件作者知道,
否则所有的审稿意见将以匿名形式经由编辑寄给作者,让作者进行修改。修改过程
中,如作者不同意审稿人的意见,不愿做相关的修改,则需要提出合理的解释和理
由。当然,如果审稿人对稿件提出严重的问题或表明其意义不大,编辑可根据审稿
人的意见正式退稿。稿子修改后被再次寄给审稿人,编辑也会把另外2个审稿人的
意见分别寄给第3个审稿人。审稿人根据稿子修改的情况再作一次审评,审评后的
稿子由编辑再次寄给作者修改,最后由编辑决定是否发表。当然稿子也可能在一次
审阅后便适合发表,也可能有2次以上的修改。根据我的经验,一份稿件从投稿到
正式发表要花4—7个月的时间,少数情况会更短或更长。
一旦稿子被采用,编辑会正式通知作者。从采用到正式发表一般约1个月的时间。
总的来说,这个周期是相当短的。作者在收到稿子被采用发表通过的同时,要与《
Nature》签一个合约,表明在文章正式发表之前不公开自己的研究结果,尤其不能
与媒体发表有关内容,否则《Nature》有权不发表该稿件 。唯一例外是在专业性
的学术会议上简报研究内容。另外一种例外情况是虽然作者与某个媒体的记者谈论
了自己的研究,但记者保证不事先发表有关内容。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记者一般不
懂研究的内容,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理解,以便文章正式发表时能及时发新闻。《
Nature》办公室每个星期四在伦敦和华盛顿(东京的情况我不了解)有新闻发布会,
介绍下期《Nature》的内容。此时,有关的研究内容便可见报了。因为《Nature》
也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来扩大它的影响力。从这个时候到文章发表后的两三个星期
间,作者将会接到许多报刊,电台记者的采访。
论文在《Nature》发表是没有稿酬的。作者在收到稿子被接收发表通知时,还会收
到论文抽印本的定购单。如需要,作者可用课题费或自己掏腰包定购抽印本。如果
文中有彩色图表,抽印本会很昂贵。
最后要说的一点是,就象其他任何出版物一样,《Nature》也在不停地开发自己的
市场。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综合科学刊物,《Nature》在欧美有更大的影响,这与历
史、语言和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有关。随着中国和亚洲各国经济、科学的不断发展
,《Nature》也希望开拓这一巨大的市场,这给中国科技人员带来了更好的机遇。
可以预见中国科技研究的结果将会更多的出现在《Nature》等国际科学刊物上。 
--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