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ria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ouHui (路漫漫……), 信区: material
标  题: 材料领域的新葩:梯度材料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Mar 26 11:31:18 2001), 转信

  当代高新技术的飞跃发展,引起材料科学领域内的不断变革,使得各种适应高新技
术发展的新材料应运而生。梯度材料正是适应了这种需要,成为材料领域绽开的一朵新
葩。
  梯度功能材料的概念
  所谓梯度材料,严格意义上讲,应该称作“梯度功能复合材料”(FunctionallyGr
adientMaterials,简称FGM),又称倾斜功能材料。
  一般复合材料中分散相是均匀分布的,整体材料的性能是同一的,但是在有些情况
下,人们常常希望同一件材料的两侧具有不同的性质或功能,又希望不同性能的两侧结
合得完美,从而不至于在苛刻的使用条件下因性能不匹配而发生破坏。从航天飞机的推
进系统中最有代表性的超音速燃烧冲压式发动机为例,燃烧气体的温度通常要超过2000
℃,对燃烧室壁会产生强烈的热冲击;燃烧室壁的另一侧又要经受作为燃料的液氢的冷
却作用,通常温度为-200℃左右。这样,燃烧室壁接触燃烧气体的一侧要承受极高的温
度,接触液氢的一侧又要承受极低的温度,一般材料显然满足不了这一要求。于是,人
们想到将金属和陶瓷联合起来使用,用陶瓷去对付高温,用金属来对付低温。但是,用
传统的技术将金属和陶瓷结合起来时,由于二者的界面热力学特性匹配不好,在极大的
热应力下还是会遭到破坏。针对这种情况,1984年,日本科学家平井敏雄首先提出了梯
度功能材料的新设想和新概念,并展开研究。这种全新的材料设计概念的基本思想是:
根据具体要求,选择使用两种具有不同性能的材料,通过连续地改变两种材料的组成和
结构,使其内部界面消失,从而得到功能相应于组成和结构的变化而渐变的非均质材料
,以减小和克服结合部位的性能不匹配因素。例如,对上述的燃烧室壁,在陶瓷和金属
之间通过连续地控制内部组成和微细结构的变化,使两种材料之间不出现界面,从而使
整体材料具有耐热应力强度和机械强度也较好的新功能。
  基于平井敏雄的研究,1987年,日本科学技术厅提出了一项“关于开发缓和热应力
的梯度功能材料的基础技术研究计划”,制备出一系列不同体系的厚1—10mm,直径30m
m的梯度功能材料。它的出现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材料工作者的极大兴趣。
  梯度功能材料的研究现状
  目前,梯度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材料的设计、制备和评价三个方面。
  关于设计:梯度功能材料的设计特色在于设计与材料的合成手段紧密结合,并借助
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专家系统,得出接近于实际的结果。关于制备材料的性能取决于体系
选择及内部结构。对梯度功能材料必须采取有效的制备技术来保证材料的设计。目前,
已开发的梯度材料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蒸发法、等离子喷涂法、颗
粒梯度排列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液膜直接成法及薄膜浸渗成型法等。
  关于评价:对梯度功能材料性能评价,目前国内外尚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使用目
的、使用环境、制备方法等的不同,可能有不同的评价方法。例如,对等离子喷涂法制
备的FGM,参照等离子喷涂的有关标准,可进行结合强度、热冲击性、隔热性以及耐热性
等性能评价。
  梯度功能材料的应用
  虽然FGM的最初目的是解决航天飞机的热保护问题,提出了梯度化结合金属和超耐热
陶瓷这一新奇想法。鉴于梯度材料的特点,它很快就被利用在其他功能材料的构想和研
究中,现在,随着FGM的研究和开发,其用途已不局限于宇航工业上,其应用已扩大到核
能源、电子、化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其组成也由金属-陶瓷发展成为金属-合金
、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陶瓷、高分子膜-高分子膜等多种组合,种类繁多,应用
前景十分广阔。
  
--
古人云:言多必失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7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