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ria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uanl (时间紧迫|FIGHTING TILL DEATH), 信区: material
标  题: Re: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6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Thu Oct  5 01:01:15 2006), 转信


  详细点的。

 
  中新网10月4日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4日宣布,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罗杰-
考恩伯格因其在有关真核转录分子领域研究上的贡献而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据美联社报道,在得知获奖时,考恩伯格刚刚花了两天的时间从欧洲返回其位于加利
福尼亚的家中。考恩伯格在接受瑞典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说:“当听到电话响时我都蒙了,
我现在仍感到很震撼,希望我能早点平静下来。”

  考恩伯格现年59岁,其父亲亚瑟-考恩伯格曾于1959年与美国纽约大学的萨韦罗-奥乔
亚教授(Severo Ochoa)一起因在基因方面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考恩伯格称
他现在仍清楚地记得和他父亲一起前往斯特哥尔摩参加诺贝尔颁奖大会时的情景。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文告中称,考恩伯格的研究工作详细的记录了真核转录的过程
,描述了如何从基因中获取信息、进行信息备份、传送至细胞的外层,并转变成人们称为
RNA的分子的。这些分子将这些信息传送到干细胞的蛋白质生成机制中,然后蛋白质进行
运作,构建了生物和生物体的运行。这种信息备份的过程被称作转录,对转录的干扰在人
类很多疾病中都有涉及,如癌症、心脏病以及其他种种炎症。对转录的理解对干细胞疗法
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考恩伯格是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唯一的得主,也是今年第5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人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文告中表示:“考恩伯格研究中所创造的图片真正革命性的方面
在于它动态连续的捕捉了真核转录的过程。科恩伯格用一种独特的方式使真核转录过程凝
固。”

  另据路透社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还表示,真核转录对生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过程,
“如果转录停止,基因的信息将无法传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如果它们不能得到更新,这
些组织器官几天内就会死去。”而考恩伯格是首位在分子基础上动态详细展示真核转录过
程是如何运行的科学家,他的描述如此详尽,人们甚至可以分辨出单个的原子。(章田/雅
龙)



【 在 quanl (时间紧迫|FIGHTING TILL DEATH) 的大作中提到: 】
: for his studies of the molecular basis of eukaryotic transcription
: Roger D. Kornberg
: USA
: ...................

--

  Our deepest fear is not that we are inadequate. Our deepest fear is that we 
  are powerful beyond measure. We ask ourselves, Who am I to be brilliant, gor-
  geous, talented, fabulous? Actually, who are you not to be? We were born to 
  make manifest the glory of God that is within us. And as we let our own light 
  shine, we unconsciously give other people permission to do the same.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59.66.11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