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ong (a lovely day),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何处惹尘埃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Fri May 30 15:51:47 2003), 转信

禅宗最有名的偈言,是六祖慧能在接受五祖弘忍传法前,说写下的: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为确定禅宗能在中国生根,不至于因门徒意见太多而分裂,让教诲无法普及,据传达
摩祖师定下领导者必须单传到第六代为止的规矩,并以自己身上的袈裟为信物,这便
是所谓的"衣钵传人"。
当时中国正处于南北朝乱世,为了避乱,从达摩祖师,二祖慧可到三祖僧璨,行事都
非常低调,门徒非常少,几乎没有什么组织,修禅重在灵武,也没有一套方法,因此
一般人很难理解,转入门下的人更少。
四祖道信时,已进入隋朝早期的承平年代,门徒日多,道信也开始教导修禅得入定工
夫:静坐、气功,让一般人可以得到一些东西,因此门徒人数倍增,影响力扩大。
五祖弘忍时,组织已有相当规模,门徒众多,人才汇集,其中尤以大弟子神秀禅师最
为博学,公认是衣钵相传的最佳人选。
六祖慧能三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很苦,靠卖柴为生,所以并没有受教育,根本
不认识几个字。
据传有一天,他到市场去卖柴,听到有人在诵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如同被
雷击一般,整个神经系统亢奋起来,便问别人这是什么经。
人家告诉他这正是《金刚经》,是弘忍大师在黄梅山讲授得。
慧能回家以后,将这件感应告诉母亲,母亲也鼓励他去学习佛法,于是他将母亲委屈
由邻居照顾,一个人由岭南前往湖北的黄梅山去拜见弘忍。
弘忍问道:"你是那里人?来这里求取什么?"
慧能答道:"弟子岭南新州人氏,来到这里不求其它,只求'作佛'。"
弘忍听了仍随口问:"你是岭南人,哪里能'作佛'?"
慧能答道:"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
弘忍惊叹慧能禅机得天分,便把他留下来,但由于慧能并未受过教育,弘忍就安排他
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
慧能乐于从命,终日舂米,干得欢快。
相信这段时间,弘忍一定非常仔细在观察慧能,直到他认为机缘成熟了。
因为,八个月以后,在没有太多事前迹象下,弘忍突然向众弟子宣布:"我将不久于
人世,这个衣钵必须再传下去了,你们可将自己得证悟,在墙写下偈子,如果真有人
能悟祖师之道,我便传给他!"
大弟子神秀和尚,博学多才,跟弘忍学禅已有数十年,是大家公认得继承人,因此其
他弟子都不忙着写,反而怂恿神秀先写。
神秀在半夜三更时分,独自掌灯,在佛堂的南廊写下一偈﹕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清晨时众弟子看了,敬佩不已,但弘忍见到此偈后漠然不语。
慧能在听到其他弟子念这首偈子后,摇头表示:"并未悟道啊!"
那位弟子很不服气,便要慧能也提供一首偈子(慧能本来没资格参加,因为他只是干
杂事的)。
于是慧能口述,由那位弟子替他写在墙上。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弘忍看了,立刻到后院找到慧能,先在他脑袋上敲了三下,再对他说:"并未了悟啊
!"
慧能立刻领悟师父得意思,当夜三更便秘密拜见了弘忍。
弘忍当夜替慧能讲解《金刚经》,并将衣钵传了给他,并嘱咐他连夜南下,除了暂避
风头,以免神秀和尚的支持者伤害之外,更重要的是弘忍判断未来禅学得发展,南方
将盛于北方。
弘忍送慧能外出,师徒到了一条河边,弘忍要亲自渡慧能过河,慧能表示:"迷的时
候,师父渡我,悟了以后,我渡自己。"
弘忍点头称许。
第二天,弘忍向弟子宣布:"我的衣钵已经南传,能者得之。"
这句话已经明白指出是慧能,自然立刻引起拥护神秀派弟子强烈抗议,甚至派人追踪
,想夺回衣钵。
慧能更因此隐身在渔夫樵人中数年,直到印宗法师在广州法性寺讲《涅槃经》,才又
现身。"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
Rose are red,
Violets are blue,
The weather is lovely,
And so are you.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158.132.127.10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2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