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estat (黑眼珠~阿赖耶识),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威特根斯坦笔记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Jan 17 10:53:02 2003)
本来在读威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实在看的郁闷死了,转而看他的笔记,今天贴几
条我暂时看得懂的,明天贴我看不懂的。
为眼睛近视者指引道路是很费力的,因为你不能对他说:“看见十哩外的教堂吗?朝这个
方向走。”
人的目光具有赋予事物以价值的魅力,但它也抬高了事物的价格。
我背着鼓涨的哲学背包,只能缓慢的在数学山上攀爬。
我们所理解的世界前途通常指的是世界沿着我们目所能及的方向发展就能到达的目标。通
往将来的道路不一定不是坦途,不一定就是方向多变的羊肠小道。
讲真话比起讲假话来,只是经常的有点微微的不舒服,这就象喝苦咖啡比喝甜咖啡要困难
些一样。可是我强烈的倾向于讲假话。
只有非常不幸的人才有怜悯别人的权利。
今天,优秀建筑师与拙劣建筑师之间的区别在于,拙劣建筑师经不住任何诱惑,优秀建筑
师却能抵制它们。
使精神简洁的努力是一种巨大的诱惑。
哲学问题的答案可与神话故事的智慧相比较:他在魔幻般的城堡里显得妩媚动人;但在白
昼,他在户外看上去仅是一块普通的铁(或者类似的事物)。
如果说我的书是为一小群人(倘若能被称为一群)写的,这并不意味着我相信这一群人是
人类的精华。不过,他们的确实是我所瞩目的人,不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善或更恶,而
是因为他们形成我的文化背景,成为我的同伴,其他人对我却是陌生的。
你取得的成就对于他人不可能比对于你的意义更大。
宗教的疯狂产生于非宗教的疯狂。
人们读苏格拉底的对话时有这样的感觉:多可怕的时间浪费啊!这些什么都没有证明、什
么都没有澄清的论说的意图何在?
奇妙的比喻基于这样的事实上:甚至最大的望远镜都必须带一个不大于人眼的目镜。
基督教不是一种学说,我是说,他不是一种对人的灵魂已经或将要发生的事情的理论,他
是对于人的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情的描述。由于“悔罪”是一种真实的事件,因而绝望和
诉诸宗教信仰的拯救也同样是真实的。议论这些事件的人(如班扬)仅仅是在描述它们发
生的事情,而不管人们可能想给这类事件抹上什么光泽。
有时,思想也在未成熟之前就从树上掉下来。
--
《吾父家训》
越有智慧的人,他的心灵就越孤寂
世上最睿智的人,必然是最孤独的人
所以追求真理的人,必须视孤独为必然
※ 来源:.听涛站 http://tingtao.dhs.org [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