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qiao (白云深处),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什麽叫大乘和小乘?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Jun 28 12:48:36 1999), 转信
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别什麽大乘和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於说
法的对象不同,所说的内容和境界也有不同罢了。
佛对根器浅薄的听众,说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称为人天乘;对
於厌世观念很浓的人,便说解脱生死的方法,称为声闻的小乘;对於根器深厚而有
悲愿化世的听众,便是菩萨大乘。
事实上,佛法共分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修上品五戒
十善的生天,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综合五戒十善,称人天道;声闻是由於听法修
行而得解脱生死的,独觉是不由听法无师自觉而解脱生死的,综合声闻独觉,称为
解脱道;菩萨道是既求取解脱道而又不舍人天行的一种法门,所以大乘的菩萨道是
解脱道与人天道的综合。
仅在人天道修持五戒十善的人,尚是凡夫。证了解脱道,不再受生死的人才是
圣人,因他们只顾自己乘著佛法而解脱,不愿回头过来救度其他的众生,所以称为
小乘。菩萨是上求无上佛道而自己解脱生死,下化无量众生同离生死苦海,所以称
为大乘。
从佛教的分布来说,通常说北传的梵文系佛教──以中国为中心而至日本、韩
国、蒙、藏的佛教,是大乘佛教;南传的巴利文系佛教──以锡兰为中心而至泰、
缅等国的佛教是小乘佛教。其实,这是出於北传佛教徒的区分法,南传佛教徒根本
否认这种区分法的正确性,因在根本有部律卷四十五及杂阿含二八·七六九均
有大
乘之名,那是指八正道的修持者;杂阿含二六·六○四以行四摄法为大士,增
一阿
含卷十九明白载有大乘的六度。除了理论境界上的发挥,北传佛教,超过了南传佛
教,在佛教的生活实践上,北传地区未必全是大乘的,南传地区也未必全是小乘的
;北传的中国佛教,除了素食而外,没有什麽比南传佛教更出色,尤其在中国大乘
佛学的成就,因了中国老庄思想所形成的玄学清谈,在魏晋时代特别风行,所以上
流社会的士君子们,也把佛学当做消遣及清谈的玄理,中国的天台宗及华严宗的理
路,确也受有这一风尚的若干暗示,所以近代有一位日本学者木村泰贤,批评中国
的佛教是属於学问的佛教,而非实践的佛教,实亦不无理由,事实上,天台华严的
思想架构,也多出於中国高僧的自悟境界,在印度的佛教思想方面,并没有足够的
依据。因此,中国真正的大乘精神,从未普及到民间去过,更说不上成为中国民间
生活信仰的依归了。所以也有人说∶中国的佛教乃是大乘的思想小乘的行为。
--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 来源:.听涛站 bbs.foundernet.edu.[FROM: bbs.founderne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8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