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qiao (白云深处),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佛教是厌世与出世的宗教吗?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Jun 28 12:52:45 1999), 转信
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答案:一是肯定的,一是否定的;从表面看,应该是肯
定的,从通体看,应该是否定的。
佛教的宗旨,是在解脱生死,有生有死是世间法,不生不死是出世间法;世间
法中有生死,所以苦多乐少,变幻无常,乃是不足贪恋的。佛教形容世人贪恋世间
的财色之乐,如同无知小儿贪吃刀锋之蜜,不足一餐之美,却有割舌之患(四十二
章经);五欲(财、色、名、食、睡)之乐,犹如手搔疥疮,正搔之时痒得快活,
刚搔过後痛苦即至。所以,世间的快乐是瞬间的,世间的痛苦是长久的。
为了厌离这个苦多乐少的世间,所以要求解脱生死。可见,佛教是厌世的,也
是出世的。
然而,佛教不是自私自利的宗教。除了自己出离,也要设法使得一切的众生都
能出离。所以,如人希望成佛,必须先行菩萨道,菩萨道的实践者,必须是更深入
更扩大地入世,唯有打入了世间的群众之中,才能化导群众,为了化导群众,必须
更积极地肯定人生的行为价值,并且发挥人生的道德价值,否则,自己在群众之中
没有过人的贡献,没有特殊的服务,没有卓越的表现,群众岂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化
导?所以,凡是正信的佛教徒,无有不以入世为手段的。可知,厌世是入世的启发
,出世是入世的目的。
虽然,小乘的圣者,有些是自了的罗汉,入了涅盘之後,也不打算再来世间。
但是法华经中又说,凡是真罗汉,终究必将回小向大,发大乘心,行菩萨道。
--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 来源:.听涛站 bbs.foundernet.edu.[FROM: bbs.founderne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6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