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epon ( 好东东),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第十四章 洛克的政治哲学
发信站: 听涛站 (Wed Jul 26 00:36:09 2000), 转信
西方哲学史
第十四章 洛克的政治哲学
-------------------------------------------------------------------------
---
----
第一节 世袭主义
1688年英国革命刚过后,在1689年和1690年,洛克写了他的两篇《政治论》,
其中
特别第二篇在政治思想史上非常重要。
这两篇论著中头一篇是对世袭权力说的批评。它是给罗伯特·费尔默爵士的《
先祖
论即论国王之自然权》(PatriarA cha:orTheNaturalPowerof Kings)一书作的答
辩,
那本书出版于1680年,不过是在查理一世治下写成的。罗伯特·费尔默爵士是一位
王权
神授说的赤诚拥护者,殊不幸活到了1653年,因为处决查理一世和克伦威尔的胜利
,他
想必感到刻骨伤心。但是,《先祖论》的撰写虽说不比内战早,倒还在这些惨痛事
以前
,
所以书中自然要表现理会到颠覆性学说的存在。那种学说,如费尔默所说,在1640
年就
不新鲜。事实上,新教的和旧教的神学家们,双方在各别跟旧教徒君主及新教徒君
主的
争执中,都曾经激烈主张臣民有反抗无道昏君的权利,他们写的东西供给了罗伯特
爵士
丰富的论战材料。
罗伯特·费尔默爵士的爵士封号是查理一世授予的,他的家宅据说遭国会党人
抢掠
过十次。他以为挪亚上航地中海,将非洲、亚洲和欧洲各分派给含、闪和雅弗,未
见得
不实有其事。他主张,依照英国宪法说,上院无非是向国王进忠言,下院的权限更
小;
他讲,独有国王制定法律,因为法律全然是由他的意志发出来的。据费尔默说,为
王的
完全不受一切人间的管制,而且不能以他的先人的法令束缚他,甚至不能以他自己
的法
令束缚他,因为“人给自身定法律,是万不可能有的事。”
这些见解表明,费尔默属于神授权说派中顶极端的一流人物。
《先祖论》开篇是驳击这样一种“俗见”:“人类禀受天赋,生来就有免于一
切隶
属的自由,得随意选择自己所好的政治形式,任何一个人对他人的支配权,最初都
是按
照群众的裁夺授予的。”费尔默说,“这一说起初是在讲所中谋划出来的。”依他
说,
真相全非如此;那是这样:原来神把王权授给了亚当,王权由亚当下传给他的历代
继承
人,最后到了近世各个君主手里。他确断地说,现不当国王的“或者就是、或者该
看成
是,最初为全人类生身父母的那两位元始先祖的隔代继承人。”看来,我们的元祖
并未
充分欣赏他作世间一统王的特权,因为“求自由的欲望乃是亚当堕落的第一个原因
。”
求自由的欲望是罗伯特·费尔默爵士认为邪恶的一种感情。
查理一世的要求,他那一方的大轴主角们的要求,比以前的时代会容许给国王
的还
有过之而无不及。费尔默指出,英格兰耶稣会士帕森斯(Parsons)和苏格兰加尔文
派信
徒布凯南(Buchanan),虽然在旁的事情上几乎意见从不一致,却双双主张君王乱
政可
以由臣民废黜。不用说,帕森斯心里想着奉新教的伊丽莎白女王,布凯南心里想着
苏格
兰的旧教徒女王玛利。布凯南的学说由成功认可了,但是帕森斯的学说由于他的同
僚坎
平处死刑而被驳倒。
还在宗教改革以前,神学家们就往往相信限制王权是好事。这是大半个中世纪
内,
遍欧洲如火如荼的教会与国家的斗争的一部分。在这场斗争中,国家靠武装力量,
教会
凭仗聪明和神圣。教会在兼有这两美的其间,斗争胜利;等它一闹得只有聪明时,
就落
了败局。但是虔心深诚的名士们所发的反对国王权力的言论,在记载上还留着,那
固然
本意是为了教皇的利益,用来支持臣民的自治权也无不可。费尔默说:
“阴险狡猾的经院学者们,定要把国王猛贬到教皇的下位,认为最稳妥的手段
莫过
于将臣民抬举到国王之上,好让教皇权代替王权。”他引征神学家贝拉民(Bellarm
ine
)
的话,贝拉民讲俗权是由人授给的(即是说,非由神授给的),“只要臣民不把它
授给
国君,这权力就在臣民中间”;依费尔默说,这一来贝拉民“让神成了一个民主阶
层的
一手创造者。”这在他觉得颇荒谬绝伦,有如说神是布尔什维主义的一手创造者,
让现
代的富豪财阀听来的感觉一样。
费尔默讲政治权力的由来本末,不从任何契约讲起,更不从关于公益的什么理
由出
发,却完全追溯到父亲对儿女的威权。他的见解是:帝王威权的本源在儿女服从父
母;
《创世记》中的那些先祖们就是君主;作国王的是亚当的后代继承人,最低限度也
该把
他们以这等人看待;国王的当然权利与父亲的当然权利一样;在本性上,儿子永远
脱不
开父权,即便儿子长大成人,而父亲已老朽不堪。
整个这套说法,在现代人想来,觉得真荒诞离奇,难相信它还是郑重主张的说
法。
我们不习惯从亚当与夏娃的故事追政治权利的老根。我们认为,儿子或女儿够二十
一岁
时,亲权应该完全终止,这之前亲权必须受国家以及儿辈们渐次获得的独立发言权
很严
格的限制,这都是明白的道理。我们承认,作母亲的和父亲至少有相等的权利。但
是,
撇开这种种理由不谈,除了在日本外,现代人哪个也不会想起来假定政治权力在什
么地
方应当和父母对儿女的支配权等量齐观。确实,在日本仍然信奉着和费尔默学说酷
似的
一说,所有教授及中小学教师必须讲授这说法。天皇的血统可以上溯到太阳女神,
他便
是这女神的后代继承人;其他日本人也是女神的苗裔,然而属于她的家系里的末支
。因
此天皇是神,凡违抗天皇就叫渎神。这一说大体上是1868年的杜撰,但现下在日本
托称
是自从开天辟地口传下来的。
硬栽给欧洲一个同样的说法,这个打算——费尔默的《先祖论》即其中一部分
——
失败了。什么缘故?承认这种说法,是绝不违反人性的事;例如,除日本而外,古
代的
埃及人,被西班牙征服以前的墨西哥人、秘鲁人,都信奉过这说法。在人类演进的
某个
阶段,这种说法自然而然。斯图亚特朝的英国已经过了这个阶段,但是现代的日本
没有
过。
在英国神授权学说的失败,由于两大原因。一是教派杂多;二是君主、贵族和
上层
资产阶级之间的权力争斗。谈到宗教,从亨利八世在位的时代以后,英王为英国教
会的
首脑,这教会既反对天主教,又反对大部分新教宗派。英国教会自夸是折衷派;钦
定英
译本圣经的序文开头是:“我英伦教会自从最初编纂通用祈祷书以来,一向在两极
端之
间保守中庸,是为其英明所在。”总的说来,这个折衷投合了大多数人的心意。
玛利女王和詹姆士二世国王竭力要把国民拖向罗马一边,内战中的胜利者们竭
力要
把国民拖到日内瓦去,但是这些个打算都终于失败,到1688年以后,英国教会的势
力就
不可动摇了。然而,它的反对派也存留下来。尤其是,非国教派信徒们是一些锐气
勃勃
的人,而且在势力正不断增长的富商与银行家中间为数很多。
国王的神学立场有些独特,因为他不但是英国国教会的首领,也是苏格兰教会
的首
领。在英格兰,他得信赖主教,排斥加尔文派教义;在苏格兰,他得排斥主教,信
仰加
尔文派教义。斯图亚特朝的国王们有纯正坚定的宗教信仰,因此他们便不可能抱这
种阴
阳两面的态度,让他们在苏格兰比在英格兰更伤脑筋。但是从1688年以后,为了政
治上
的便宜,国王们默许同时奉两种宗教。这有碍宗教热忱,也使人难以把他们看成神
化的
人物了。反正,无论天主教徒或非国教派信徒,都不能默认代表君主政治的任何宗
教主
张。
国王、贵族和富裕中产阶级三方面,在不同时代结成不同的联盟。在爱德华四
世和
路易十一世治下,国王与中产阶级联合反对贵族;在路易十四时代,国王联贵族对
抗中
产阶级;在1688年的英国,贵族跟中产阶级合起来反国王。国王若有另外两派之一
和他
一起,他势力强大;如果两派联合起来反对他,他就势孤力薄了。
特别因为以上种种缘故,洛克要摧毁费尔默的议论毫无困难。
在说理方面,洛克当然是轻而易举的。他指出,即便要讲的是亲权,那么母亲
的权
力也应当和父亲的相等。他力言长子继承法的不公道,可是假使要拿世袭作君主制
的基
础,那是避免不了的。所谓现存的君主们从某种实际意义上讲是亚当的后代继承人
,洛
克嘲弄这种说法的无知可笑。亚当只能有一个后代继承人,可是谁也不晓得是哪一
个。
他问道,费尔默是不是要主张,假若能发现那个真继承人,现有的全体君主都该把
王冠
奉置在他的足前?倘若承认了费尔默讲的君主制基础,所有国王,至多除一个而外
,全
成了篡位者,完全无资格要求现实治下的臣民服从。他说,何况父权也是一时的权
力,
而且不及于生命和财产。
照洛克讲,其余的基本根据且不谈,即其以上这种理由,就不能承认世袭制为
合法
政治权力的基础。因而在第二篇政治论中,他要寻求比较守得住的基础。
世袭主义在政治里差不多已成泡影。在我一生当中,巴西、中国、俄国、德国
和奥
地利的皇帝绝踪了,换上一些不志在建立世袭朝代的独裁者。贵族阶级除在英国而
外,
在欧洲各处都丧失了特权,在英国也无非一种历史性的形式罢了。
在大多数国家,这一切还是很近的事,而且和各种独裁制的抬头大有关系,因
为传
统的权力体制已被一扫而光,为成功地实行民主所必需的习性还未暇成长起来。倒
有一
个大组织从来不带一点世袭因素,就是天主教会。各种独裁制假若存留下去,可以
逆料
要逐渐发展一种政治形式,和教会的类似。
就美国的大公司说已经发生了这种情况,那些大公司拥有和政府的权力几乎相
埒的
权力,或者说在珍珠港事变以前一直是拥有的。
奇怪的是,民主国家政治上摒弃世袭主义,这在经济范围内几乎没有起丝毫影
响。
(在极权主义国家,经济权力已并入政治权力中。)我们仍旧认为理所当然,人应
该把
财产遗留给儿女;换句话说,虽然关于政治权力我们摒弃世袭主义,在经济权力方
面却
承认世袭主义。政治朝代消灭了,但是经济朝代活下去。现下我既不是发议论赞成
、也
不是发议论反对这样地不同对待这两种权力;我仅仅是指出存在着这事情,而且大
多数
人都没有察觉。读者试想一想,由大宗财富产生的对他人生命的支配权要世袭,这
在我
们觉得多么自然,你就更能了解,像罗伯特·费尔默爵士那种人在国王权力问题上
如何
会采取同样的看法,而和洛克抱一致思想的人们所代表的革新又是如何之重大了。
要想了解费尔默的理论如何会得到人的相信,洛克的反对理论如何会显得有革
命性
,
我们只消细想一下当时对王国的看法和现在对地产的看法是一样的。土地所有主持
有种
种重要的法权,主要的是选定谁待在该土地上的权力。所有权可以通过继承来传让
,我
们觉得继承到了地产的人,便对法律因而容许给他的一切特权有了正当要求资格。
然而
究其实这人的地位同罗伯特·费尔默爵士为其要求而辩护的那些君主们的地位一样
。如
今在加利福尼亚州有许多庞大地产,其所有权是西班牙王所实际赐予,或伪托是他
所赐
予。他所以有资格作出那样的赐予,无非是(一)因为西班牙信奉和费尔默的见解
类似
的见解,(二)因为西班牙人在交战中能够打败印地安人。然而我们还是认为受到
他的
赐予的那些人的后代继承人有正当的所有权。恐怕到将来,这事情会跟费尔默在今
天显
得一样荒诞吧。
第二节 自然状态与自然法
在第二篇《政治论》一开始,洛克说他既然说明了从父亲的威权追寻政治威权
的由
来行不通,现在要提出他所认为的统治权的真根源。
他假定在人间的一切政治之先,有一个他所谓的“自然状态”,由此说起。在
这个
状态中有一种“自然法”,但是自然法系由一些神命组成,并不是人间的哪个立法
者加
给人的。
至于在洛克看来,自然状态到底有几分只是一个说明性的假说,究竟他有几分
设想
它曾经在历史上存在过,不得而知;但是我觉得好像他每每把这状态认成是实际出
现过
的一个时代。有个社会契约设立了民政政治,人类借助于该契约脱出了自然状态。
这事
情他也看成或多或少是历史事实。但是目下我们要说的是自然状态。
关于自然状态及自然法,洛克要讲的话大多并不新颖,不过是中世纪经院派学
说的
旧调重弹。圣托马斯·阿奎那这样讲:
“人制定的每一宗法律,有几成出于自然法,便恰带有几成法律性质。但是它
若在
哪一点上与自然法抵触,它立即不成其为法律;那纯粹是对法律的歪曲。”
在整个中世纪,大家认为自然法谴责“高利贷”,即有息放款。当时教会的产
业差
不多全在于土地,土地所有主向来总是借债的人,不是放债的人。但是等新教一兴
起,
新教所得的支援——特别是加尔文派得到的支援——主要来自富裕中产阶级,这班
人却
是放债的,不是借债的。因此,首先加尔文,然后旁的新教宗派,最后天主教会,
都认
可了“高利贷”。这一来,对自然法也有了另一种理解,但是谁也不怀疑存在这种
东西
。
自然法的信仰消灭后仍存在的许多学说,是从这个信仰发源的;例如,自由放
任主
义和人权说。这两个学说彼此有关系,二者都起源于清教徒主义。有陶奈所引证的
两段
话可以说明这点。1604年英国下院的一个委员会发表:
“全体自由臣民,关于自己的土地,又关于在自己所专务而赖以为生的职业中
自由
发挥勤奋一事,天生持有继承权。”
又在1656年约瑟·李写道:
“每人借自然与理性之光的烛照,都要做有利于个人最大利益的事,这是无法
否认
的金科玉律。……私人的腾达向上就会是公众的利益。”
若不是因为有“借自然与理性之光的烛照”几个字,这满可说是十九世纪时写
的呢
。
我重说一遍,洛克的政治论中新颖的东西绝无仅有。在这点上,洛克和凭思想
而博
得了名声的人大都相似。一般讲,最早想出新颖见解的人,远远走在时代前面,以
致人
人以为他无知,结果他一直湮没无闻,不久就被人忘记了。后来,世间的人逐渐有
了接
受这个见解的心理准备,在此幸运的时机发表它的那个人便独揽全功。例如,达尔
文就
是如此;可怜的孟伯窦勋爵成为笑柄。
关于自然状态,洛克还不及霍布士有创见;霍布士把它看成是这样一种状态:
里面
存在着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人生是险恶、粗卑而短促的。但是霍布士被人认为
是个
无神论者。洛克由前人接受下来的自然状态与自然法之说,脱不开它的神学根据;
现代
的自由主义多除掉神学根据来讲这一说,这样它就欠缺清晰的逻辑基础。
相信太古时候曾有个幸福的“自然状态”这种信念,一部分来自关于先祖时代
的圣
经故事,一部分来自所谓黄金时代这个古典神话。一般人相信太古坏的信念,是随
着进
化论才有的。
以下是洛克著作中见得到的最近乎是自然状态的定义的一段话:
“众人遵循理性一起生活,在人世间无有共同的长上秉威权在他们之间裁决,
这真
正是自然状态。”
这不是写蛮民的生活,这是写有德行的无政府主义者们组成的空想社会,这帮
人是
绝不需要警察和法院的,那是因为他们永远遵从“理性”,理性跟“自然法”就是
一个
东西,而自然法本身又是由那些大家认为发源于神的行为规律组成的。(例如,“
不可
杀人”是自然法的一部分,而交通规则却不是。)
再引证一些话,可以使洛克的意思显得更清楚些。
“〔他说〕为正确地理解政治权力,并且追溯到它的本源,我们必须考察人类
天然
处于何种状态;那状态即是:在自然法的限度内,人有完全自由规定自己的行动,
处理
自己的财物和人身;不请求许可,也不依从任何旁人的意志。
“那也是平等的状态,其中一切权力和支配权都是相互的,谁也不比谁多持有
;有
件事最明白不过:同样品类的被造物,无分彼此地生来就沐浴着完全同样的自然恩
惠、
就运用同样的官能,那么相互之间也应当平等,无隶属服从关系;
除非他们全体人的上神主宰明显宣示意志,将其中一人拔举在他人之上,作出
明白
清楚的任命,授予他对统治与主权的不容置疑的权利。
“但是尽管这〔自然状态〕是自由的状态,却并非狂纵状态:该状态下的人虽
持有
处理自己的人身或财物的难抑制的自由,然而他却没有自由戕害自身,甚至没有自
由杀
害他所占有的任何被造物,除非有比单纯保存它更高尚的某种用途要求这样做。自
然状
态有自然法支配它,这自然法强制人人服从;人类总是要向理性求教的,而理性即
该自
然法,理性教导全人类:因为人人平等独立,任何人不该损害他人的生命、健康、
自由
或财物”(因为我们全是神的财产)。
不过,情况马上显出来好像这样:大多数人处于自然状态时,仍会有若干人是
不依
照自然法生活的,于是自然法在一定限度内提供抵制这般罪犯的可行手段。据他讲
,在
自然状态下,每个人可以保卫他自己以及为他所有的东西。“凡流人血的,他的血
也必
被人所流”是自然法的一部分。一个贼正动手偷我的财物时,我甚至可以把他杀死
,这
个权利在设立政治之后还是存在的,固然,若存在政治,假如贼跑掉,我必须舍弃
私自
报复而诉之于法律。
自然状态有个重大缺陷,当存在这种状态期间,人要保卫他的权利必须依赖自
己,
所以人人是自己的讼案中的法官。
对这个弊害,政治正是救治手段,但它不是·自·然·的手段。据洛克说,人
脱离
自然状态,是靠一个创立政府的契约。并不是任何契约都结束自然状态,唯有组成
一个
政治统一体的契约如此。各独立国政府现下彼此间正处于自然状态之中。
在一段大概针对着霍布士的文字中,洛克讲自然状态和战争状态不是一回事,
倒比
较近乎它的反面。洛克在以盗贼可视为对人开战为根据,说明了杀贼的权利之后,
说道
:
“于此就看到一种明白的区别,‘自然状态与战争状态的区别,’这两个状态
尽管
有些人把它们混为一谈,但是相去之远犹如一个和平、亲善、相互扶助和保护的状
态,
与一个敌对、仇恶、暴力和相互破坏的状态彼此相去之远一样。”
大概自然·法应该看成比自然·状·态范围要广,因为前者管得着盗贼和凶杀
犯,
而在后者里面却没有那种罪犯。至少说,这看法指出了一条路子,解决洛克的一个
显明
的矛盾,那就是他有时候把自然状态描绘成人人有德的状态,又有些时候讨论在自
然状
态下为抵御恶人侵犯,依正理可采取什么作法。
洛克所说的自然法有些部分真令人惊讶。例如,他说正义战争中的俘虏依自然
法为
奴隶。他还说,天生来每人有权惩罚对他本身或他的财产的侵袭,甚至为此可以伤
人性
命。洛克没附加任何限制,所以我如果抓到一个干偷鸡摸狗之事的人,依自然法显
然我
有理由把他枪毙。
在洛克的政治哲学中,财产占非常显著的地位,而且据他讲,财产是设立民政
政治
的主要原因:
“人类结合成国家,把自己置于政治之下,其伟大的主要目的是保全他们的财
产;
在自然状态中,为保全财产,有许多事情阙如。”
这套自然状态与自然法之说,全部是在某个意义上清楚明了,但在另一个意义
上甚
是莫明其妙。洛克所想的是什么,这倒明了;但是他如何会有了这种想法,那就不
清楚
了。由前文知道,洛克的伦理学是功利主义的伦理学,但是当他考察“权利”问题
的时
候,他却不提出功利主义的意见。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法学家们所讲授的全部法哲学
中俯
拾即是。·法权可以下定义:笼统说来,一个人若能够求法律保护不受损害,就谓
之享
有法权。人对自己的财产一般讲有法权,但他假若持有(譬如说)违禁的大量可卡
因,
他对偷他的可卡因的人没有法律救济权。但是立法者总得决定创立什么法权,于是
自然
就倚赖“自然”权利的概念,把这种权利作为法律应确保的权利。
现在我打算尽可能地用非神学的语言讲一讲类似洛克的那种理论。如果假定伦
理学
以及把行为分成“是”与“非”的分类,从逻辑上讲先于现实法律,那么便可能用
不包
含神话性历史的说法来重新叙述这理论。为把自然法推论出来,我们不妨这样提问
题:
在不存在法律和政治的情况下,某甲做了哪些类反对某乙的事,某乙便有正当理由
对某
甲报复?又在各种具体情况下,哪类报复算得正当?一般认为,任何人为对抗旁人
的怀
有杀心的袭击而自卫,必要时甚而至于把袭击者杀死,也无可指责。他可以同样保
卫他
的其子儿女,或者简直可以保卫一般大众里的任何一员。在这种事情上,假使尚未
召来
警察的援助以前,被袭击者会死掉(这也是多半会发生的事),那么,存在着禁杀
人的
法律与题毫不相干。所以我们就得仰赖“自然”权利。人也有权保卫个人的财产,
虽然
关于在正当范围内可以加给盗贼如何程度的伤害,意见不一。
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就像洛克所说的,“自然”法是适用的。在什么情势
下战
争谓之正当?只要任何国际政府还不存在,这问题的答案就不是法学上的答案,而
纯粹
是伦理上的答案。回答这个问题,必定要和就无政府状态下的个人说来一样回答法
。
法的理论总要以个人的“权利”应受国家保护这种见解作依据。换句话说,人
如果
蒙受据自然法的原则有正当理由进行报复的那类伤害,成文法应当规定报复该由国
家来
实行。
假如你见某人袭击你的弟兄,要杀害他,如果用其它办法救不了你的弟兄,你
有权
把这人杀死。在自然状态下,若有人杀害你的弟兄已遂,你有权杀死他——至少洛
克认
为如此。但是如果有法律在,你丧失这个权利,因为它由国家接过去了。
假如你为了自卫或保卫旁人而杀人,你总得向法庭证明这是杀人的理由。
那么,仅就道德律独立在成文法规之外来说,不妨把“自然法”看作就等于道
德律
。
好法律同坏法律假如要有什么区别,非有这种道德律不可。对洛克来说,问题简单
,因
为道德律已由神制定下了,在《圣经》里找得到。这个神学根据一撤掉,问题就比
较棘
手。但是只要认为正当行为与不正当行为之间有道德上的区别,我们可以这样讲:
在没
有政府的社会里,由自然法来决定哪种行为在道德上算正当,哪种行为不正当;成
文法
在可能范围内应该以自然法为指针,传自然法的精神。
个人有某种不可侵夺的权利之说,按其绝对形式讲,与功利主义是矛盾的,那
就是
,
与所谓正当行为即最有助于促进总体幸福的行为这个学说是矛盾的。但是为了要某
个学
说成为法的适当依据,它并不是非在一切可能有的情况下都正确不可,只需要在极
大多
数的场合是对的。我们都能够设想一些场合,那时杀人可说是正当的,但这种场合
究属
罕见,不能成为反对杀人犯法的理由。同样,从功利主义的观点看,给每个人保留
一定
的个人自由范围,也许是要得的(我并不说一定要得)。假若如此,纵然人权难免
有例
外情况,人权说也是相应法律的适当根据。功利主义者总得从人权说的实际效果着
眼,
来研讨看成是法的根据的人权说,不能够自始便非难人权说违反自己的伦理学。
第三节 社会契约
在十七世纪的政治思想中,关于政府的起源,主要有两类理论。一类理论我们
已有
罗伯特·费尔默爵士为实例:这类理论主张,神把权力赋给了某些人,这些人或他
们的
后代继承人构成合法政府,所以反抗它不仅是大逆,而且是渎神。
这种见解是远古以来人心所认可的:差不多在一切初起的文明各国中,为王的
都是
神圣人物。国王们自然把它看成是个绝妙的好理论。贵族们有支持它的动机,也有
反对
它的动机。
于这理论有利的是,它强调世袭主义,而且对抵制骤然兴起的商人阶级这件事
给予
庄严的支持。若中产阶级比起国王来,是贵族所更为惧怕或憎恨的,这种动机便占
优势
。
如果事情适相反,尤其是假若贵族自己有获得大权的希望,他们就往往反对国王,
因而
排斥各种王权神授说。
另一类主要理论——洛克是其代表者——主张民政政治是契约的结果,并非由
神权
确立的东西,而是纯粹现世的事情。有的著述家把社会契约看成是历史事实,有的
看成
法律拟制;对所有这些人来说,重要的问题是为统治权力找出一个现世的起源。事
实上
,
除这个想像的契约外,他们再想不出什么可替代神授权说的东西。除谋反者而外,
人人
感觉必须为服从政府这件事找出·某·种根据,他们认为只是说对大多数人来说政
治的
权力有方便是不够的。政治在某个意义上必须有一种强人服从的·权·利,若不说
那是
神命,似乎只好说是契约授予的权利了。因此,政治是由契约设立的这个学说,几
乎在
所有反对王权神授说的人当中都得人心。在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中这个理论略露
眉目
,
但是在格老修斯的著作里见得到最早对它的郑重发挥。
契约论可能成为一种为专制政治辩解的理论。例如,霍布士认为公民之间有一
个契
约,把全部权力移交给选定的主权者,但是该主权者并非契约的一方,因此势必获
得无
限制的权力。这种理论起初本来就可以成为克伦威尔极权国家的口实;王政复辟之
后,
它给查理二世找到根据。然而在洛克讲的那种契约论中,政府为契约的一方,如果
不履
行这契约中的义务,可以有正当理由反对它。洛克学说在本质上或多或少是民主的
,但
是民主成分受到一个(暗示而未明言的)见解的限制,那就是没有财产的人不应当
算公
民。
现在我们看关于当前这个问题,洛克是要讲些什么。
首先有一个政治权力的定义:
“所谓政治权力,我以为即制定法律的权利,为了规定与保护财产而制定法律
,附
带着死刑、下而至于一切轻缓刑罚,以及为执行这种法律和为防御国家不受外侮而
运用
社会力量的权利,而这一切无非为了公益。”
据他讲,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是自己的讼案中的法官,由此生出种种不便当
,政
治是其救治手段。但是若君主是争执的当事者,这就不成其为救治手段,因为君主
既是
法官又是原告。为了这些理由,所以产生一个意见,认为政府不可是专制的政府,
而且
司法部门应该独立在行政部门以外。这种议论在英国在美国都有了远大前途,但是
目前
我们暂且不谈。
洛克说,每人天生就有权惩治对他本身或他的财产的侵袭,甚至致人死命。在
人们
把这个权利转移给社会或法律的场合,而且只在这种场合,才有政治社会。
君主专制不算是一种民政政治,因为不存在中立威权,裁定君主和臣民之间的
争执
;
实际上,君主在对臣民的关系上依然处于自然状态。希望一个生性粗暴的人因为作
国王
就会有道德,是没有用的。
“在美洲森林里要骄横为害的人,在王座上大概也不会善良很多;在王座上,
恐怕
他将找出学问、宗教为他对臣民所做的一切事情辩护,凡有胆敢提出怀疑的人,利
剑立
刻叫他们噤声。”
君主专制正好像人们对臭猫和狐狸有了防护,“却甘心被狮子吞噬,甚至可以
说以
此为安全。”
市民社会势必要服从过半数,除非大家同意需要更多的人数(例如,就像在美
国,
要修改宪法或批准条约时。)这听起来好像民主,但是必须牢记洛克首先认为妇女
和穷
人是被排斥在公民权利以外的。
“政治社会的发端有赖于各个人同意联合组成单一的社会。”据他(有些不大
认真
地)主张,这种同意必是在某个时代实际有过的,虽然他承认除了在犹太人中间,
各处
政治的起源都在有史以前。
设立政治的市民契约只约束订立这契约的那些人;父亲所订的契约,儿子必得
重新
承认。(由洛克的原则如何推出来这点,显而易见,但此话却不太现实。有哪个美
国青
年到了二十一岁,宣称“我不要受创建这合众国的那个契约的约束”,他就会惹来
一身
麻烦。)
据他讲,依据契约的政府,其权力决不越出公益范围以外。方才我引证了一句
关于
政治权力的话,话尾是“而这一切无非为了公益。”洛克好像没想起来问一问,这
公益
是要谁来判定的。显然,如果由政府判定,政府就总下有利于自己的决定。大概洛
克会
说,该让公民中过半数人判定。但是有许多问题得迅速决定,不容先查明选民的意
见;
其中和战问题或许是最重要的了。在这样的事情上,唯一的救治手段是给予舆论或
舆论
代表者们某种权限(例如弹劾权),有权事后惩办那些做出不孚人望的行为的行政
官吏
。
但是这常常是个很不够的手段。
我在上文引证了一句话这里必须再引一遍:
“人类结合成国家,把自己置于政治之下,其伟大的主要目的是保全他们的财
产。
”
和这个原则取一致,洛克宣称:
“最高权力若不经本人同意,不得从任何人取走其财产的任何部分。”
更让人惊诧的是这个讲法:军队长官对部下兵士们尽管操生杀大权,却没有拿
走金
钱的权。(据此说来,在任何军队里,惩办轻微的违犯军纪,处罚款是不对的,却
许可
通过鞭挞一类的体伤来惩罚。这说明洛克让他的财产崇拜带到了何等荒谬的地步。
)
课税问题依我们想总会给洛克作梗,他却丝毫无睹。他讲,政府的经费须由公
民负
担,但是要经公民同意,就是说有过半数人的同意。但请问,倒是为什么有过半数
人的
同意便够了?他说过,必须有个人的同意,政府才有正当理由拿走人的财产的任何
部分
。
据我想,各人默然同意照过半数人的决定课税,这一点被洛克假定为包含在各人的
公民
身分中,而公民身分又被假定是由己自愿的。不必说,这一切有的时候和事实完全
相反
。
关于自己应属于哪个国家,大部分人都没有有效的选择自由,至于想不属于任何国
家,
如今谁也没有这个自由。举个例,假使你是和平主义者,不赞成战争。随你住在什
么地
方,政府总要为军事用项拿走一些你的财产。有什么正当道理能使你不得不接受这
点呢
?
我可以想像许多个答案,但是我认为哪个答案和洛克的原则也不是一致的。他未经
适当
考虑就横加上服从过半数的准则,而且除神话性的社会契约外,他也没提出从他的
个人
主义的前提到这准则的任何过渡。
社会契约按这里所要求的意义讲,总是一种架空悬想的东西,即使在从前某个
时代
实际有过一个契约创建了我们说的那个政府。美国是一个切题的实例。当初制订美
国宪
法时,人们是有选择自由的。即使在当时,有不少人投了反对票,这些人因此便不
是契
约的当事者。当然,他们本来可以离开那个国家,由于留下没走,结果被视为就得
受他
们未曾同意的契约的约束。但是实际上离开自己的国家通常是难事。谈到宪法既制
订之
后出生的人,所谓他们的同意,更加不着边际了。
与政府相对抗的个人权利这个问题,是个很难讲的问题。
民主主义者认为如果政府代表着过半数人,它有权强制少数,这太轻率了。在
某个
限度以内,这话定然不假,因为强制乃是政治少不得的要素。但是多数派的权神授
说如
果强调得过分,会成为和王权神授说几乎一样暴虐的东西。洛克在《政治论》里关
于这
问题没有怎么谈论,但是在他的《论宽容的书简》中考察得相当详尽,他主张凡信
仰神
的人,决不该因为他的宗教见解的缘故而被治罪。
契约创立了政治之说,当然是进化论以前的讲法。政治如同麻疹和百日咳,必
是逐
渐发展起来的,固然它也和这两种病一样,可能突然传入像南洋群岛那样的新地域
。人
们没研究过人类学以前,完全不知道政治的萌芽里所涉及的那种种心理过程,完全
不知
道促成人们采纳后来才知有益的那些制度风习的种种离奇古怪的理由。但是社会契
约说
当作一个法律拟制,给政治·找·根·据,也有·几·分道理。
第四节 财产
由我们以上就洛克对财产的意见所讲的话看来,可能觉得仿佛洛克拥护大资本
家,
既反对比他们社会地位高的人,也反对比他们社会地位低的人,然而这可说只是部
分真
实。在洛克的著作中,见得到预兆高度资本主义的学说的论调,也见得到隐隐预示
较近
乎社会主义的见解的论调,不调和地并存着。和在大部分其它问题上一样,在这个
问题
上单方面引证他的话容易歪曲他的意思。
下面我写出关于财产问题洛克的一些主要论断,以在书中出现的先后为序。
首先,据他讲每个人对他个人劳力的产品持有私人所有权,或者至少说,应当
持有
这种权。在工业生产前时代,这准则还不像到后来那么不现实。城市生产在当时主
要是
自己保有工具、自售产品的手艺人干的。至于农业生产,洛克所隶属的那个学派认
为
“小农自耕制”算是最好的制度。他讲,人能够耕多少田地,他就可以保有多少田
地,
但不得更多。他好像随随便便地不理会在欧洲的所有国家,若不经一次流血革命,
这个
方案可说简直就没有实现的可能。到处农田大部分属于贵族们所有,他们从农民那
里强
征固定一部分(往往一半)农产品,或强征可能随时变动的地租。前一种制度盛行
于法
国和意大利,后一种制度盛行于英国。比较靠东方,到俄国和普鲁士,劳动者是农
奴,
他们为地主干活,实际上没有一点权利。这种旧制度在法国因为法国大革命而结束
,在
北意大利和西德意志,由于法国革命军的侵略宣告终了。在普鲁士废止农奴制度,
是被
拿破仑战败的结果;在俄国,是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结果。但是在这两个国家,贵
族仍
保持了地产。在东普鲁士,这种制度虽然受到纳粹的严厉管制,一直存留到现在;
在俄国和现今的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由于俄国革命,贵族被剥夺了
土地
。
在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波兰,他们存留下来;在东波兰,贵族们在1940年被苏联政
府
“清算”。不过苏联政府竭尽了一切能事在俄国全境改行集体耕作制,不改行小农
自耕
制。
在英国,向来的发展比较复杂。在洛克的时代,农村劳动者的处境因为存在着
公有
地而有所缓和:农村劳动者对公有地保有重要的权利,因此便能够自产相当大一部
分粮
食。这种制度乃是中世纪的遗制,近代头脑的人是不以为然的,他们说从生产的观
点看
,
这种制度不经济。于是有了一个圈占公有地运动,从亨利八世年间开始,在克伦威
尔统
治时代继续下去,但是直到1750年左右才雷厉风行起来。从那时以后,大约九十年
之间
,
一块又一块的公有地被圈起来,移交给当地的地主。每圈一回,就需要国会有个法
令,
于是操纵国会两院的贵族们无情地运用他们的立法权肥己,而把农业劳动者推到饥
馑的
边缘。逐渐,由于工业的发达,农业劳动者的境况有了改善,因为否则防止不了他
们往
城市迁移。现在,由于有劳埃德-乔治所创立的税制,结果贵族迫不得已放弃了他
们的
大半农业财产。但是那些也拥有城市财产或工业财产的贵族们,却一直能够紧握住
他们
的不动产。迄今没发生急①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起。——译者
剧的革命,却有一种现今还在进行着的渐次过渡。目前,那些仍旧富有的贵族
们,
其财富来源都是仰赖城市财产或工业财产。
这段漫长的发展过程,除在俄国外,可以看作符合洛克的原则。事情怪的是,
他虽
然能够提出需要有那么多革命然后才可以付诸实施的学说,然而却没丝毫征象表现
出他
认为当时存在的制度不公平,或察觉这制度与他倡导的制度不同。
劳动价值说——即生产品的价值取决于耗费在该产品上的劳动之说——的创立
,有
人归之于马克思,有人归之于李嘉图;不过这种学说在洛克的思想中就有了,而洛
克所
以产生这种思想又是由于有上溯至阿奎那的一系列前人。陶奈总结经院派的学说时
讲:
“这种议论的精髓就是,制造货品的手艺人,或运输货品的商人,于理可以要
求报
酬,因为他们全在自己的职业中出劳力,满足公共的需要。万难容赦的罪过是投机
者和
经纪人的罪过,因为这般人是靠榨取公众必需品牟夺私利的。阿奎那教义的真传是
劳动
价值说,经院派学者中最末一人是卡尔·马克思。”
劳动价值说有两面,一是伦理的一面,另一面是经济的一面。换句话说,它可
以是
主张生产品的价值·应·当与耗费在这产品上的劳动成正比,也可以是主张·事·
实·
上这劳动规制着价格。后一说不过大致上正确,这是洛克所承认的。他讲,价值的
十分
之九由于劳动;但是关于其余十分之一,他毫无表示。他说,给一切东西加上价值
差异
的是劳动。他举印地安人所占据的美洲的土地为实例,这些土地因为印地安人不事
开垦
,
几乎不具有丝毫价值。他好像并不领会,土地这东西只要一有人·愿·意在它上面
劳动
,
尚未实际劳动之前,它就可以获得价值。假如你保有一块荒地,人家在上面发现石
油,
你没在这土地上干半点活也能卖一个好价钱。他不想这种情况,却只想到农业,在
他那
个时代自然如此。他赞成的小农自耕制对于像大规模开矿那样的事情是用不上的,
因为
这类事情需要高价设备和大批的工人。
人对自己劳动的产品持有权利这条原则,在工业文明里不管用。假定你在造福
特汽
车的一道工序里工作,那么总产额中哪一部分出于你的劳动,让人该如何估计呢?
又假
定你受铁道公司聘用管运输货物,有谁能断定你对生产这货物应视为有多大贡献?
由于
这种种理由,所以想防止剥削劳动的那班人才放弃了各自的产品各自有权的原则,
赞同
其社会主义化的组织生产与分配的方法。
向来倡导劳动价值说,通常是出于对某个被看成掠夺性的阶级的敌意。经院学
者只
要主张它,便是由于反对高利贷者,那种人大多是犹太人。李嘉图主张它以反对地
主,
马克思反对的是资本家。然而洛克好像是对任何阶级不抱敌意,在一种真空中主张
这理
论的。他唯一的敌意是对君主的,但是这跟他对于价值问题的意见没关系。
洛克的见解有的真古怪,我不知道怎么能把它说得近乎道理。他说,人不可有
自己
和家人尚未及吃完就非烂不可的那么多的李子;但是以合法手段能弄到多少黄金、
多少
块钻石,却是可以的,因为黄金和钻石是不腐烂的。他没想到持有李子的人,在李
子未
腐烂以前未尝不可把它卖掉。
洛克把贵金属的不腐坏性看得甚了不起,他讲,贵金属是货币的来源,也是财
产不
均的来源。他好像以一种空想的学究风度悲叹经济上的不平等,但是他当然并不认
为还
是以采取那种可能防止经济不平等的措置为明智。想必他和当时的所有人一样,深
深感
到富人主要作为艺术、文事的奖励者给文明带来的利益。在现代美国也存在着这种
态度
,
因为美国的科学和艺术大大依赖富豪的捐助。在一定程度上,文明是社会不公推进
的。
这件事实是保守主义中极其体面之处的根据。
第五节 约制与均衡说
政治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几种职权应分离之说,是自由主义的特色;这学说是
在英
国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44毫秒